語譯::
口技 蒲松齡
村中來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攜一藥囊,售其醫。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為方,俟暮夜問諸神。
晚潔斗室,閉置其中。眾遶門窗,傾耳寂聽,但竊竊語,莫敢咳。內外動息俱冥。
至半更許,忽聞簾聲。女在內曰:“九姑來耶?”一女子答云:“來矣。”又曰:“臘梅從九姑來耶?”似一婢答云:“來矣。”三人絮語間雜,刺刺不休。俄聞簾鉤複動,女曰:“六姑至矣。”亂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來耶?”一女曰:“拗哥子!嗚之不睡,定要從娘子來。身如百鈞重,負累煞人!”旋聞女子殷勤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喜笑聲,貓子聲,一齊嘈雜。即聞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遠迢迢抱貓兒來。”既而聲漸疏,簾又響,滿室俱嘩,曰:“四姑來何遲也?”有一小女子細聲笑曰:“路有千里且隘,與阿姑走爾許時始至。阿姑行且緩。”遂各道溫涼聲,並移坐聲,喚添坐聲,參差並作,喧繁滿室,食頃始定。
即聞女子問病。九姑以為宜得參,六姑以為宜得芪,四姑以為宜得朮。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無何,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筆觸几,震筆作響,便聞撮藥包裹蘇蘇然。頃之,女子推簾,呼病者授藥並方,反身入室。
即聞三姑作別,三婢作別,小兒啞啞,貓兒唔唔,又一時並起。九姑之聲清以越,六姑之聲緩以蒼,四姑之聲嬌以婉,以及三婢之聲,各有態響,聽之了了可辨。
群訝以為真神。而試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謂口技,特借之以售其術耳,然亦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