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香港邊度仲有木屋區...THX...急***

2009-09-05 8:11 am
請問香港邊度仲有木屋區...THX...急***

回答 (2)

2009-09-06 7:56 am
✔ 最佳答案
茶果嶺村
位於觀塘東隧出口附近的茶果嶺村,是市區少有的寮屋區,人口約有二千多人。現時居民除了住了幾十年的老村民外,由於租金便宜,近年很多低收入的新移民都遷進茶果嶺村,老居民因此稱茶果嶺村為『大陸新村』。
2006年農曆新年前夕,茶果嶺村發生多宗嚴重火災,令數百村民家園盡毀,更令香港人久遺的木屋區大火重現眼前。而茶果嶺村的衛生環境也不佳,也經常有癮君子在空置寮屋中吸毒。但因此而遷出茶果嶺村的大多是年輕人,老一輩的村民卻認為茶果嶺村鄰舍間守望相助,有一份其他新社區找不到的人情味,故仍視茶果嶺為安樂窩。


2006年火災後的茶果嶺村



圖片參考:http://www.com.cuhk.edu.hk/ubeat/060474/images/village_03.gif



鯉魚門


距離茶果嶺村不遠的鯉魚門,除了可以食海鮮,鯉魚門沿海,也是香港一個寮屋區。
圖片參考:http://images.tuniu.com/images/2006-06-06/Y/Y3H9gBpTHk86qe0l.jpg







圖片參考: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044/2154228518_b3643d3407.jpg?v=0



原來鯉魚門村已有150年歷史,以下是一位老村民記述鯉魚門村近數十年的歷史:


『1962年來到香港,及後遷入鯉魚門的黃華強(強叔),就親眼見證着這條漁村的變遷。他記得,由於當年還未有填海,由油塘進入鯉魚門,還要乘坐小舢舨渡海。至70年代發生一場寮屋大火後,才有現在的海旁公園。
不過,最能夠代表鯉魚門的,原來是寮屋的木門。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寮屋也像高樓大廈內的單位一樣,大門上貼上了一些英文字和數字。追溯歷史,其實在1982年,政府為減少寮屋數目,進行了一項全港的寮屋普查,已建成的寮屋會獲發編號,日後清拆時可獲安排上樓。在這條「分水嶺線」後建造的寮屋,均不會獲得承認,並會即時清拆。
強叔憶述,跟大城市的人們不一樣,他們的大門絕不是作防盜用途,因為鯉魚門村內的居民,每晚都是「中門大開」,儼如「一家人」一樣,「晚上大家都會一起開門,一起聊天,根本不用關上門,因為治安很好」。


薄扶林村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f/Pok_Fu_Lam_Village.JPG/800px-Pok_Fu_Lam_Village.JPG





薄扶林村是香港島最有歷史的村落,據說康熙年間有二千多名村民因逃避三藩之亂南下香港島建立此村。然而,當地居民過去曾多次要求政府給予跟新界原居民等同的權益,但被政府拒絕之餘,還面臨被清拆的命運。戰後,也有大量來自大陸的新移民遷入薄扶林村,令該村戶數由二十戶增加至超過一百戶。雖然不少年輕村民已遷離,但薄扶林村仍有不少居民。


深井村


深井給大家的印象是吃燒鵝,而在近海的地區也建了不少新型住宅,但在屯門公路高架橋另一邊的山坡上,卻是充滿著寮屋。



圖片參考:http://www.epd.gov.hk/epd/misc/ehk06/images/11/u11.14.jpg



此外,元朗的牛潭尾、鄰近呈祥道的梅岡村、荃灣的芙蓉山、上水的石湖新村、馬屎埔村、靈山村及芬園村,都存在有寮屋。

2009-09-06 00:02:53 補充:
所謂木屋,未必全是木造的,有些是鐵皮屋,故稱為木屋似乎未必適切。『寮』解作小屋(如茶寮),故將有大量小型自建屋的地方稱為寮屋區比較合適
參考: 本人之前的最佳回答
2009-09-07 6:54 am

1970’s
徙置計劃及政府廉租屋計劃,提供了大量居住單位給予有需要人仕,解決了居住需要。但徙置區居住環境擠迫,人口密集,產生大量青少年問題,更成為社會不安的源頭。這些問題,更為六七年暴動其中一個間接起因。政府意識到居住環境嚴重影響社會安寧,從頭做起,希望改善居住環境,不但有助安定社會,亦能製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
一九七一年,麥理浩爵士來港履新,亦注意到香港居住問題。麥理浩爵士在一九七二年發表了「十年建屋大計」,希望在一九七三年至八二年的十年內為一百八十萬香港居民提供設備齊全及合理環境的居所。為了落實這計劃,政府將徙置事務處、屋宇建設委員會及部份小型興建公共房屋組織合併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徙置區、廉租屋村及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屋村外,還負責興建超過十個屋村,為一百八十萬居民提供住所。
1980’s
八十年代公共屋村數量大幅上升,除了因為實行麥理浩爵
士的「十年建屋大計」外,需求量增加亦促成大量屋村落成,
其中大部份屋村皆位於新市鎮區域。


住屋歷史

圖﹕一九一五年九龍寨城
--1940
有部份香港人居住在唐樓和石屋(圍村)。

圖﹕街道旁的上居下鋪唐樓
1945-1950
木屋、寮屋
香港二戰以後,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全港人口由1945年的60多萬,激增至1950年的230萬。香港本地住宅數量有限,且遭戰爭破壞,因而房租高昂,房屋奇缺。許多居民只好在山坡或空地上用鐵皮、木板搭建木屋居住。當時就有約四分之一的港人居住在木屋區。可是,木屋區抵禦天災的能力極差,稍有不慎,便引來「火災」,時人亦謔稱火災為「無牙老虎」,喻其危險。木屋區尤以石硤尾及調景嶺的木屋區規模最大。木屋區的居住環境狹小差劣,沒有自來水,居民需要帶著大小水桶到街上的公眾水喉輪水。電力方面,居民自行駁電,但電線接駁時有問題發生,容易造成火警。

圖﹕木屋區和水上木屋
1951
11月21日,九龍城東頭村大火,一萬多人喪失家園。
1952
4月30日,九龍仔大坑西大火,焚毀木屋近2,000間,兩幼童酣睡中被燒死,災民達7,000餘人。
11月28日,九龍石硤尾村大火,燒毀民房 300多間,災民4,000多人。
1953
1月13日,九龍何文田村大火,兩小時燒毀木屋1,600多間,燒死嬰兒1人,災民16,000餘人。
1月26日,九龍塘萬香園木屋區大火,燒毀房屋200多間,災民2,000多人。
2月24日,九龍城東頭村木屋區大火,燒毀房屋300多間,2,000多人流離失所。

圖﹕寮屋區
12月24日,石峽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火災波及石硤尾村、白田村、窩仔村、百步梯村、白田村大街及大埔道村。大火令到五萬多人痛失家園。政府為了安置災民,在深水?興建了簡陋房舍,這些房舍後來以當時工務局局長命名:「鮑寧平房」。這些房舍只屬臨時性措施。


圖﹕石硤尾徙置區



1954
這是香港公型房屋重要的一年。

4月,香港政府設立了屋宇建設委員會(和現時房委會雷同-下稱屋建會),以為當時的「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如教師、記者、公務員及小文員等等人士,興建一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屋建會為當時的香港市政局的一個機構,負責屋村問題的決策工作,所有市政局議員都是該會的當然成員;而其執行工作,則由市政事務處屋宇建設處負責。屋建會的廉租屋村,一概由該會內部的樓宇設計部或聘請私人公司負責,這是因為當時的香港政府工務司署忙於應付徙置大廈的建設工作,而無暇為該會設計樓宇。該會屋村的入住資格,除了要自行申請外,申請人的入息也有上限和下限。初時規定申請人的入息須為四百元至九百元;及後放寬至四百元至一千二百五十元。基本上,初時該會之各個屋村是不同設計的,這和當時差不多一樣的徙置大廈和政府廉租屋相比,的確是很有特色。不過由馬頭圍村開始,不難發現屋建會屋村大廈的設計已走向一致的風格。
直至一九七三年該會被解散為止,一共興建了十個「屋建會廉租屋村」。分別是(依落成次序)﹕北角村、西環村、蘇屋村、彩虹村、馬頭圍村、和樂村、福來村、華富村、坪石村及愛民村。

7月22日,深水?大坑東木屋區大火,燒掉木屋約2,000所,燒死9人,災民約24,000人。



徙置區
第一座徙置大廈在石硤尾災場原址落成,安頓災民。由於這種第一型七層高的徙置大廈不設打?,興建時間只需八星期。最初的設備一般,只提供住屋,配套設施未見考慮,廁所和自來水都要在單位外與其他人共用,住戶要在屋外的走廊煮食和曬晾,防火設施更是不足。但當時只需每月十四元,就能有一個永久居所,十分受香港市民歡迎。之後,政府將第一型大廈改良為二至六型大廈,更設立「徙置事務處」,專為受天災及清拆行動影響的市民提供安置。現在這些徙置區已變成公共屋村了,很多還仍然存在。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49: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905000051KK000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