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方程)一詞的出處??
與現今不同,線性方程組在古代稱為方程,其解法稱為方程術。首見於《九章算術》。「方」的本義是並,將兩條船並起來,船頭拴在一起,謂之方;「程」是求其標準。劉徽說:「群物總雜,各列有數,總言其實。令每行為率,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數程之。並列為行,故謂之方程。」這是方程的嚴格定義。方程按分離係數法和位置值制表示,每行自上而下,各行自右向左排列。如《九章算術》方程章第一問:「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實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實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實二十六斗。問上、中、下禾實一秉各幾何?」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便是:
圖片參考:
http://hk.chiculture.net/0803/html/c61/images/1x1.gif
1
2
3
2
3
2
3
1
1
26
34
39
就是線性方程組
圖片參考:
http://hk.chiculture.net/0803/html/c61/images/word1.gif
《九章算術》採用直除法即以一行首項係數乘另一行再對減消元。劉徽以齊同原理證明了直除法的正確性,並提出「舉率以相減,不害餘數之課」作為其理論基礎。劉徽還創造互乘相消法和方程新術。後者是通過消元求出諸物的率,用衰分術或今有術求解。
由具體問題列方程要應用損益術。《九章算術》說:「損之曰益,益之曰損。」這是說:在等式的一端減,相當於在另一端加;在一端加,相當於在另一端減。損益的對象既有常數項,也有未知數,還有合併同類項。數學史界一般認為,algebra(代數學)源於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米(約783-850)的著作《還原與對消計算概要》的簡稱al-jabr,「還原與對消」實際上是《九章算術》的「損益」的同義語。
咩叫(方程)??
方程是一些未知數的關係式,並且當未知數取某些特定值時,關係式才成立。例如 x - 8 = 0 ,當 x = 8 時成立。
x^2 - 1 = 0 , 當 x = - 1 或 1 時成立。
注意『方程式』與『恒等式』之區別,對於方程式,未知數取特定值才成立,而對於恒等式,未知數取任何值皆成立,例如 a+b = b+a ,
a^2 - b^2 = (a-b)(a+b)等。
咩叫(解方程)??
求出方程式的所有未知數的可能值叫解方程。
(根)係咩??
根即方程式的解,例如 x - 8 = 0的解是 8,
也可說成 x - 8 = 0 的根是 8,意思一樣。
又如 3 次方程式有 3 個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