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冒」字有好多意思。你慢慢睇。
冒
mo
ㄇㄠˋ
〔《廣韻》莫報切,去號,明。〕
〔《廣韻》莫北切,入德,明。〕
1.“帽”的古字。帽子。
《漢書‧雋不疑傳》:“有一男子……衣黃襜褕,著黃冒,詣北闕,自謂衛太子。”
顏師古注:“冒,所以覆冒其首。”
清龔自珍《飲少宰至定九丈宅少宰命賦詩》:“主人佩珠百有八,珊瑚在冒凝紅光。”
2.指戴帽。
《戰國策‧韓策一》:“山東之卒被甲冒冑以會戰。”
《後漢書‧輿服志下》:“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
3.古代殮屍的布囊,由上下兩截合成。
《禮記‧王制》:“六十歲制,七十時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唯絞、紟、衾、冒,死而后制。”
4.指斂屍。
《釋名‧釋喪制》:“以囊韜其形曰冒,覆其形使人勿惡也。”
唐蘇頲《壟上記‧紺單衣》:“舜葬零陵,葬時冒以紺單衣。”
5.覆蓋,籠罩。
《詩‧邶風‧日月》:“日居月諸,下土是冒。”
《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謝莊“郊游”〉》:“涼葉照沙嶼,秋榮冒水潯。”
呂延濟注:“冒,覆也。”
唐馬戴《題吳發原南居》詩:“晴光分渚曲,綠氣冒原田。”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人謂《琵琶》一書為譏王四而設……何以知之?因‘琵琶’二享有四‘王’字冒於其上,則其寓意可知也。”
6.引申為掩護。
《左傳‧成公二年》:“狄卒皆抽戈楯冒之,以於入衛師,衛師免之。”
7.蒙住。
《周禮‧考工記‧韗人》:“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
鄭玄注:“冒,蒙鼓以革。”
《尉繚子‧兵教下》:“十曰陳車,謂接連前矛,馬冒其目也。”
前蜀朱希濟《妖妄傳‧周濟川》:“家人先備大木,空其中,如鼓墣。擁小兒於內,以大鐵葉冒其兩端而釘之。”
《水滸傳》第一○七回:“馬匹都帶重甲,冒面具,只露得四蹄懸地。”
8.包容,統括。
《易‧繫辭上》:“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高亨注:“冒,猶包也。”
清魏源《〈孫子集注〉序》:“經之《易》也,子之《老》也,兵家之《孫》也,其道皆冒萬有,其心皆照宇宙。”
9.漫溢;淹沒。
《漢書‧王商傳》:“自古無道之國,水猶不冒城郭。”
宋葉適《紹興府新置二莊記》:“越之西皆海也,水怒防失,冒寶盆,隳白楊市,兩縣間蕩為滄溟。”
明高啟《白田耕舍記》:“惟白田最下,嘗為水所冒。”
10.侵犯,沖犯。
《左傳‧成公十六年》:“且侵官,冒也;失官,慢也;離局,姦也。有三罪焉,不可犯也。”
《戰國策‧楚策三》:“麋知獵者張罔,前而驅己也,因還走而冒人。”
《史記‧秦本紀》:“於是岐下食善馬者三百人,馳冒晉軍,晉軍解圍。”
《新唐書‧馬燧傳》:“為戰車……行以載兵,止則為陣,遇險則制衝冒。”
11.違犯;冒犯。
《戰國策‧楚策一》:“﹝蒙穀﹞遂自棄於磨山之中,至今無冒。”
鮑彪注:“冒,謂犯法。”
晉陸機《豪士賦》序:“又況乎饕大名以冒道家之忌,運短才而易聖哲所難者哉!”
《文選‧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晉氏初禁立碑,魏舒之亡,亦從班列,而阮略既泯,故首冒嚴科。”
李善注引《陳留志》:“齊人思略不已,遂共冒禁樹碑,然後詣闕待罪。”
宋秦觀《與蘇公先生簡》:“比緣杜門多暇,念嘉命不可以虛辱,輒冒不韙,撰成繕寫呈上。”參見“冒法”。
2009-09-05 12:59:01 補充:
12.貿然,冒昧。
《書‧顧命》:“爾無以釗冒貢于非幾。”
唐韓愈《為人求薦書》:“是以冒進其說以累於執事,亦不自量已。”
《金史‧梁襄傳》:“夫事知其不可猶冒為之,則有後難必矣。”
毛澤東《論十大關係》五:“黨中央辦事,總是同地方商量,不同地方商量從來不冒下命令。”
2009-09-05 13:00:35 補充:
13.假冒;冒充。
《史記‧游俠列傳》:“臨晉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關。”
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大者桀冒禹,紂冒湯,幽厲冒文武,以傲天下。”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一:“楊繼盛劾嚴嵩十惡,內有子孫冒邊功一事。”
沈從文《新與舊‧失業》:“一個逃兵,一個癟小子,就只那麼一個癟小子,不知打那兒發了順水,冒得兩杆盒子,回到家鄉來避風。”
2009-09-05 13:00:52 補充:
14.頂着;不顧。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張空拳,冒白刃。”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是以敢冒其醜,而獻其忠。”
唐韓愈《請上尊號表》:“天人合願,不謀而同,非臣之愚所敢隱蔽,輒冒死以聞。”
《紅樓夢》第一○四回:“﹝那衙役﹞沒等火滅,冒着火進去瞧那道士,那裏知他坐的地方兒都燒了。”
楊朔《雪花飄在滿洲》:“他所以冒着絕大的危險要回滿洲,無非想看看他的父親和母親。”
2009-09-05 13:01:14 補充:
15.向外透;往上升。
宋蘇軾《雨後行菜圃》詩:“白菘類羔豚,冒土出蹯掌。”
《老殘游記》第三回:“池子正中間有三股大泉,從地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沙汀《丁跛公》:“有的屋頂上,已經在冒着炊煙了。”
16.冒進。超過實際可能行事。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好、省我看沒有那個人反對,就是一個多、一個快,人家不喜歡,有些同志叫‘冒’了。”
2009-09-05 13:01:54 補充:
17.猶貪。
《左傳‧文公十八年》:“貪于飲食,冒于貨賄。”
漢賈誼《新書‧道術》:“厚人自薄謂之讓,反讓為冒。”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耒水》:“﹝橫流溪﹞俗亦謂之貪泉,飲者輒冒於財賄。”
宋洪邁《夷堅甲志‧陳大錄為犬》:“秀州華亭縣吏陳生者,為錄事,冒賄稔惡。”參見“冒色”。
18.中醫病症名。病者神智不清。
《素問‧玉機真藏論》:“﹝春脈﹞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巔疾。”
《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下〉》:“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集注引程知曰:“冒者,神識不清,如有物為之冒蒙也。”
2009-09-05 13:02:08 補充:
19.方言。沒有。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十六:“不過你冒細細一想,在抗戰以前這樣子行不行?”翟禹鐘等《彭大將軍回故鄉》上:“彭元帥,田裏谷還冒搶回來,又喊咯個大辦,那個大辦,不搞還挨打挨罵。未必咯就是搞共產主義?”
20.方言。表示行為未經深思熟慮,或無把握。
馬可《夫妻識字》:“劉:‘娃子媽,你看這兩個字,一個是學字,一個是習字,你說是不是?’妻:‘這算你冒說冒猜碰上了,不算!’”趙樹理《登記‧眼力》:“燕燕姐!我給你敬個禮!不論行不行,冒跟我爹提一提,不行也不過是吹了吧?”
2009-09-05 13:02:31 補充:
21.通“懋”。勉力。
《書‧康誥》:“我西土惟時怙冒,聞於上帝。”
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下》:“﹝冒、懋、勖﹞三字互通也……《傳》於冒字悉訓為覆,殊失本旨。”
王引之《經義述聞‧君奭》:“迪見冒,聞於上帝。”
孫星衍疏:“冒與懋音相近,義得為勉。”
22.通“媢”。妒忌。
《呂氏春秋‧明理》:“君臣相賊,長少相殺……夫妻相冒。”
高誘注:“冒,嫉。”參見“冒疾”。
2009-09-05 13:02:52 補充:
23.同“瑁”。玉製禮器。
《周禮‧考工記‧玉人》:“天子執冒四寸,以朝諸侯。”
鄭玄注:“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蓋天下也。”
孫詒讓正義:“《白虎通義‧文質篇》云:‘合符信者,謂天子執瑁以朝諸侯,諸侯執圭以覲天子。瑁之為言冒也,上有所覆,下有所冒也。’”
24.通“芼”。菜蔬。
《文選‧枚乘〈七發〉》:“犓牛之腴,菜以筍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膚。”
李善注引鄭玄《禮記》注:“芼,菜也,謂以菜調和之也。‘冒’與‘芼’古字通。”
25.姓。
明有冒政。見《明史》本傳。
2009-09-05 13:09:23 補充:
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