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先生選舉(Mr.Hong Kong)是香港無綫電視自2005年起舉辦的男士選美活動,總決賽將於每年7月或8月期間舉行,大會口號為「創造男人新主義」。參賽者經過不同形式的篩選而順利進入總決賽,勝出的香港先生將會代表香港參選世界先生選舉。
與香港小姐競選不同,香港先生選舉的獎項並非分為冠、亞、季軍。香港先生選舉按照參賽者年齡分為兩個組別,凡年滿廿二歲或以下的視為少年組(瀟灑組),廿二歲以上的則視為盛年組(健力組)。然而決賽當晚,大會安排一眾女性官方評判及現場六百至八百位公開招募的女性觀眾對參賽者進行評選,首先在兩組分別選出該組的冠軍,並在兩位組別冠軍中選出該屆的香港先生。不過自2007年的選舉起,場外觀眾可參加匯應通電話投票,在其餘落敗參賽者內選出一位復活繼續衝擊香港先生的殊榮。
香港小姐的歷史
香港小姐的由來 香港小姐(Miss HongKong )的選舉早在1946年就已開始,只是那時的香港老百姓衣食尚憂,根本沒有心思去關心誰是香港大美人。在1946年到1973年之間,香港小姐陸續評選出10位港姐。
1973年“港姐選舉”提出“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口號。這個口號的提出正是那個羞澀的時代的真實寫照。70年代港姐選舉,因引入泳裝展示被指大膽,但其評選標準仍體現評委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因此早期港姐一個個高貴端莊,堪稱女性楷模。
1973年到1983年10年間,港姐評選避免過度重視美貌,所以當選冠軍姿色往往不是最出色的。首屆港姐選舉,空中小姐趙雅芝只得第四。而成熟穩重的孫泳恩則有幸成為港姐冠軍。
從1984年開始,香港小姐的評選開始深入人心,進入極盛時期。香港人接受香港小姐作為香港女性美的代表,評委們也不再避諱重視選手的外貌。這個時期報名參選的佳麗人數眾多,不乏素質高者,出現眾望所歸的美女也就相對容易了。1987年港姐冠軍楊寶玲和亞軍李美鳳都是成熟嫵媚的“電眼”美女。1988年冠軍李嘉欣被認為最為明豔照人。1990年和1991年,港姐經歷了他最輝煌時代的兩步。袁詠儀和郭藹明豔壓群芳,贏得天經地義。
除冠、亞、季軍外,歷屆香港小姐選舉設有不同獎項:
1973年,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舉辦第一屆香港小姐選舉,設冠軍、亞軍、季軍、第4名及第5名
1975年,取消第4名及第5名,增設“最上鏡小姐”獎至今
1976年,增設“友誼小姐”獎,1988-92年改稱為“最受佳麗歡迎獎”,1993-96年改為“最受傳播媒介歡迎獎”
1981-86年,設“青春小姐”獎
1986年,設“才華小姐”獎
1987年至今,設“國際親善小姐”獎
1989年,設“最佳泳衣演繹獎”
1991年,設“最佳談吐幽默獎”
1992年,設“20周年金輝大獎”
1993-94年,設“最具演藝潛質獎”
1995年,設“標準體態獎”
1996年,設“才藝小姐”獎
1997年,設“東方美態大獎”、“都會魅力大獎”
1998年,設“動感都會大使”、“環球美態大獎”
1999年,設“千禧才智小姐”、“美腿小姐”
2000年,設“最具新世紀風采小姐”、“網上最奪目小姐”
圖片參考:
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1.gif
2009-08-28 00:42:54 補充:
2001年,設“網上最奪目小姐”、“最受歡迎佳麗”、“纖體美態獎”、“最甜美笑容佳麗”、“最修長美腿佳麗”、“突破原美小姐”、“才藝小姐”
2002年,設“新世代美態小姐”、“超越自然肌膚獎”、“纖體美態獎”、“卓越才藝小姐”
2003年,設“芙蓉美態小姐”、“鑽石肌膚獎”、“旅遊大使獎”、“才藝小姐”
2009-08-28 00:43:07 補充:
2004年,設“修身美態獎”、“旅遊大使獎”
2005年,設“完美愛心小姐獎”、“溫泉文化大使獎”、“旅遊大使獎”
2006年,設「國際親善小姐」、「最上鏡小姐」、「旅遊大使獎」
2009-08-28 00:43:16 補充:
2007年,設「國際親善小姐」、「最上鏡小姐」、「旅遊大使獎」、「活力動感大使」、「魅力美腿大獎」
2008年,設「國際親善小姐」、「最上鏡小姐」、「旅遊大使獎」、「時尚目光獎」
2009年,設「國際親善小姐」、「最上鏡小姐」、「旅遊大使獎」、「時尚目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