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怎么形成的?

2009-08-17 11:12 pm
最近的颱風太厲害了,造成這么大的損失,那么颱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啊?請教知道的高人指點啊!!

回答 (4)

2009-08-17 11:18 pm
✔ 最佳答案
颱風是如何形成?

圖片參考:http://www.rainbow.org.hk/rainbow/life/science/images/060811e.gif
颱風的形成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我們知道空氣之流動是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如同水流往低處流現象。所以「風」就是由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流向氣壓較低處而形成。
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
加上兩者風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而不斷持續的對流,致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 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2009-08-17 15:27:10 補充:
简体字板

台风是如何形成?

台风的形成是由热带大气内的扰动发展而来的。我们知道空气之流动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如同水流往低处流现象。所以「风」就是由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流向气压较低处而形成。

在夏季,因为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侵入北半球,和原来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更迫挤此空气上升,增加对流作用。

加上两者风向不同,相遇时常造成波动和旋涡;而不断持续的对流,致使已形成为低气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气加快向旋涡中心流,流入愈快时,其风速就愈大。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 2公尺时,我们就称它为台风。
2009-08-18 1:21 am
Hello, this is the answer:


颱風的形成



在熱帶海洋的海面上, 當海水受太陽照射, 氣溫逐漸升高, 而容易蒸發為溫度高, 溼度高的水氣, 散布到空氣中. 熱空氣上升以後, 四周的冷空氣便向這個空間填補, 然後, 冷空氣又因太陽照射變成熱空氣, 再度向上升高. 如此循環不已的結果, 就形成了一個 " 熱帶低氣壓 " . 低氣壓形成後, 四周的高氣壓網低氣壓流動, 便如此形成了風, 接著再與季風, 信風相遇, 產生一個猛烈的旋渦, 再加上地球的自轉, 低氣壓就形成一個熱帶風暴. 於是, 旋渦越來越深, 風越來越大, 而達到每秒17.2公尺的風速 ( 相當於8級風 )時, 終於達到了颱風的標準 ( 輕度颱風 ). 這時, 廣大的洋面繼續供給充分的水氣, 形成組織的螺旋雲帶, 颱風的威力不斷增強, 開始對地球上的動, 植物構成威脅. 所以, 颱風除了各地的俗稱以外, 還有個正式學名 " 熱帶氣旋 ", 因為它通常發生在夏天的赤道附近



颱風的結構



從高空俯瞰颱風, 可以看出它是一個大規模的空氣旋渦, 直徑大約數百公里, 有的可達一千公里以上, 雲層成螺旋狀, 以逆時鐘方向往中心匯成, 而沒有雲層的中心成圓形或橢圓形, 這就是 " 颱風眼 " , 颱風強度越強, 颱風眼越清楚



颱風眼氣壓比周圍低很多, 而且氣壓越低, 颱風強度越強. 因為氣流快速旋轉產生強大離心力, 所以颱風眼內一片寧靜, 沒有暴風雨, 夜晚甚至能見到天上的星星. 颱風強度減弱時, 颱風眼就遂漸模糊, 因此, 從颱風眼的變化可以察覺颱風強度的改變. 觀察氣象衛星雲圖或雷達觀測的降雨回波圖, 會發現颱風中的與雲呈螺旋狀中心向外發展. 當颱風接近某地時, 該地會下很大的陣雨, 那時因為該地正好位於螺旋雲代的雲層下



颱風尚在遠方時, 陣雨與陣風的發生間隔較長, 下雨的時間也較短. 等到颱風遂漸接近後, 陣雨的發生間隔會慢慢縮短, 強度也遂漸增強, 不久即成為暴風雨. 颱風中心附近是風雨最強的地方, 了解這種情形, 便能分辨颱風的動態



颱風的命名



依照世界氣象組織於198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第三十一屆颱風委員會決議, 自西元2000年元月一日起, 在國際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 除編號維持現狀外 ( 例如西元2000年第一個颱風編號為0001 ) , 颱風名稱將由現行4組92個名字全部更換, 編列為140個, 共分五組, 每組28個, 這些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 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所提供 ( 每個成員提供10個 ). 此名稱將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 ( RSMC ) 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 至於各國 ( 或地區 ) 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 則由各國 ( 或地區 )自行決定



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颱風自1947年開始由設於關島的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JTWC )統一命名, 早期命名方式全以女姓名字依英文字母排列命名, 1979年開始改以男女名字相間的順序命名, 沿用迄今



由於新的140個颱風名字原文來自不同的國家, 不是慣用的人名, 而是包括動物, 植物, 星象, 地名, 人名, 神話人物, 珠寶等名詞, 且非按英文A至Z的排序, 十分複雜而不規律. 中央氣象局為了慎重起見, 做了民意調查, 超過七成四的民眾認為颱風消息報導以颱風編號為主, 輔以國際颱風命名較為合適


以上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啦

2009-08-17 17:22:07 補充:
颱風形成的條件須有:

1.寬廣的海面,海溫在26度以上。

2.緯度5~8度以外。

3.要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2009-08-17 17:22:43 補充:
颱風是什麼?

  在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 海洋上發生的低氣壓。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 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至於颱風這 個名字的來源,一般認為是從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但據林紹豪 教授的考據,可能是從閩南語「風篩」演變而來,於魯鼎梅重修台灣 縣志云:「所云颱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 ,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颱風也,臺音篩同台,加風作颱, 諸書承誤。至今閩南語稱颱風為風颱,所以這一說法頗為可信。但無 論「大風」也好,「風篩」也好,總之颱風就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 一種非常猛烈的風暴。

2009-08-17 17:23:11 補充:
為何颱風多發生在夏、秋之際,而冬、春二季較少?

  在前面曾談到颱風發生的環境,必須有較高的氣溫和大量的水汽 ,發生對流作用,以及不同方向不同秉性的風,且發生波動而造成旋 渦等,此均以夏、秋環境較為適合。過了秋季,太陽直射部分往南移 ,南半球之東南信風不能侵入北半球,能形成颱風的機會較少,所以 在北半球颱風多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十二月至翌年四月間則極 少發生。

2009-08-17 17:23:26 補充:
颱風是怎樣發生的,至今為大眾普遍所接受的觀點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熱帶海洋受到強烈陽光的照射,海水容易蒸發,使得海面上的空氣又暖又濕。這樣的空氣比較輕,容易上升發展成為雨雲,形成低氣壓區。暖空氣上升的同時,周圍較冷的空氣會流過來補充,因此產生了風。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風會偏轉而產生旋渦,如果海面上旺盛的對流作用持續進行,雨雲的範圍會不斷擴大,四周的空氣也加速向旋渦中心流入,使得氣壓愈來愈低,風速也變得愈來愈快,當氣旋中心附近的風速超過每秒17.2公尺(相當於8級風)以上,就稱為颱風。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

2009-08-17 17:25:06 補充:
颱風的形成條件
颱風的形成皆發生於熱帶的海洋上,因此,在熱帶海洋上一定有利於形成颱風的有利發生的氣象條件,根據氣象學家從各種調查結果發現有幾項是颱風形成的條件:(1)海水表面溫度在26.5℃以上,因為颱風能量的來源是水氣凝結時所釋放的潛熱,而潛熱的釋放是由發展很高的對流雲內所引起的。陽光照射在海洋上,海面溫度升高時,海水蒸發旺盛,大量蒸發的水汽進入空中,如果加上大氣層的條件不穩定,就可以發展形成很高的對流雲。

2009-08-17 17:25:17 補充:
(2)在高空也要有適合空氣向外流的輻散區,使上升的高空氣流能順利向四周散開,並加強上升氣流的流動及強度。(3)在垂直高度方面在高地空的風速不能相差太大,否則暖空氣上升到高空時會被強風吹走,不能形成溫暖的空氣駐及大量的雲層。(4)颱風形成的位置要距赤道南北約5℃以上,這樣才有夠大的科氏力(因為在赤道上科氏力為零)。所有大部分颱風的形成通常緯度在50至200 之間。由此可知,要形成颱風必須有許多的條件配合才行。

2009-08-17 17:25:33 補充:
全球颱風生成的地區共有七個區,如下圖二所示。依照生成次數多寡分別為(1)北太平洋西部(2)太平洋東部(3)南太平洋(4)北印度洋(5)南印度洋(6)大西洋西部(7)澳洲西部及北部海域等。

2009-08-17 17:25:48 補充:
颱風的發展





颱風形成後,如果持續從溫暖的海面上吸收更多水汽,就有可能發展成為更強的颱風,一旦颱風移到陸地或溫度較低的海面上,強度就會減弱,或逐漸消失。颱風的風速愈快,風力也愈強,因此颱風的強度是以中心附近的風速做為標準,可以劃分為三級。

2009-08-17 17:26:32 補充:
颱風強度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
每秒公尺
風力級數
輕度颱風
17.2 ~32.6
8~11

2009-08-17 17:26:54 補充:
中度颱風





32.7 ~50.9





12~15
2009-08-17 11:18 pm
颱風係由低氣壓形成.

天文台網頁 : http://www.hko.gov.hk/informtc/naturec.htm 已解釋有關資料
2009-08-17 11:17 pm
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係一種低氣壓天氣系統,喺熱帶或亞熱帶海域(例如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佢嘅能量嚟自水蒸氣冷卻凝固嗰陣放出嘅潛熱。移動就主要係受到科氏力同其他大尺度天氣系統嘅影響,最終會喺海上消散、轉化做溫帶氣旋或者登陸後喺陸上消散。登陸嘅熱帶氣旋可以造成嚴重嘅財產或者人命傷亡,係由天氣引發嘅天災之一。不過熱帶氣旋亦係大氣循環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將熱能由赤道地區帶去高緯度。

熱帶氣旋嘅環流受科氏力影響而圍住中心旋轉。喺北半球,熱帶氣旋沿逆時針方向轉,而喺南半球就順時針咁轉。

喺西北太平洋,一啲比較強嘅熱帶氣旋叫颱風,而喺東北太平洋同北大西洋就叫颶風,印度洋就叫旋風。廣東話入面,受熱帶氣旋吹襲俗稱打風。

2009-08-17 15:43:02 補充:
颱風係熱帶氣旋嘅一種。氣象學嚟講,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去到 12 級或以上(即係每秒 32.7 米)叫做颶風(hurricane)或者本地近似意思嘅名(local synonym),其中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用緊嘅近似嘅名就係颱風(typhoon)。

據美國軍方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由 1959年到 2004年,喺西太平洋同中國南海海域,平均每年有 17.7 個颱風,最多喺八月出現,其次就係九月同十月。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23 18:21: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817000051KK011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