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約翰救傷隊及醫療輔助隊

2009-08-11 4:52 am
我想問【聖約翰救傷隊 及 醫療輔助隊】有咩分別
謝謝
更新1:

多謝你

回答 (2)

2009-08-16 12:23 am
✔ 最佳答案
問聖約翰救傷隊與醫療輔助隊的分別,相當年本人也在聖約翰救傷隊服務了九個年頭,差一點可獲頒發長期服務獎章啦!所以都要來吹下水,緬懷一下當年情先!
聖約翰救傷隊與醫療輔助隊的最大分別是,一個是志願機構,一個是政府轄下的民防組織。聖約翰救傷隊是根據聖約翰騎士精神而成立的組織,由名為聖約翰救傷會管理,在世界各地都有同樣的組織,包括聖約翰救傷會及聖約翰救傷隊。而醫療輔助隊與民眾安全服務隊都是政府分立的組織,原為支援民防任務而設。時至今天,兩個組織都有不同的發展,都是抄吓書先:
香港聖約翰救傷會創立於1884年,是香港一個歷史悠久的慈善團體。成立的目的是本著不分種族、階級、信仰的宗旨、竭誠為世人服務。自成立以來,香港聖約翰依據香港法例第1047章運作,並規範於倫敦聖約翰總部給予的指令和規例,奉英女皇為聖約翰組織最高領導。有見於1997年的香港主權移交,香港聖約翰須蛻變為一獨立團體,不再規範於英國聖約翰的指令,以確保香港聖約翰的服務及運作得以順利過渡。因此,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法團條例第1164章於1997年6月27日在立法局獲通過。新法例下,舊有的理事會,救傷會及救傷隊合併為法團以單一實體存在,並採用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的法團名稱,服務性質保持不變。
香港聖約翰救傷會負責教導市民從理論及實踐兩方面學習急救、家居護理及其他有關學科,並負責編製、刊印及分發課本及其他教材,以方便教學之用。此外,救傷會亦為學員舉行考試,合格的學員可獲頒發有關學科的証書。
香港聖約翰救傷隊負責組織、訓練年青人及成人,並配予裝備,使他們能夠單獨或以小組形式,在公共場所或其他地方執行急救、護理及有關工作,達到幫助別人,造福社會的目的,此類服務是完全免費的。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為公眾提供的服務包括為公眾人士提供急救及緊急救護車服務、為傷殘或智障人仕提供免費牙科醫療和教導市民學習急救、家居護理等服務。
香港聖約翰救傷會與救傷隊的成員主要是義務參與性質,除小部份受薪的行政人員外,大部份成員都是沒薪水領的!不過制服及裝備由會方及隊方提供。香港聖約翰救傷隊是以紀律部隊形式運作,分救傷支隊、護士支隊及見習支隊,隊員需每月出席指定的訓練及參與公眾服務,及每年接受考核,合格的隊員才可以繼續參與服務;而出席公眾服務是有交通及午膳津貼可領的。
詳情可參考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的網頁:http://www.stjohn.org.hk/b5/index.shtml
至於醫療輔助隊於1950年成立,現時已發展為一支擁有4,418名志願人員的隊伍。隊員來自各行各業,其中有於公營部門工作或以私人身分執業的專業醫療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藥劑師、配藥員、放射技師及醫療輔助人員。根據法例規定,衛生署署長為醫療輔助隊的當然總監。
醫療輔助隊的工作大致可分為應急及常規任務兩類。應急任務例如天災及緊急事故,醫療輔助隊會動員增援常規醫療衛生服務,包括在災場替傷者就地進行治療、運送傷者到醫院及料理急症醫院和療養院的病人。至於常規任務包括在公眾大型活動中派出救護車及受訓練的制服人員在活動中當值,提供急救服務。
醫療輔助隊當值時間是有薪水可領的,以時薪計算,不同職級的隊員時薪不同。而因為要應付民防事故,現職與民防事故有關的隊伍,如警察、消防及救護等隊伍的正職人員,是不獲接納成隊員的。
詳情可參考醫療輔助隊的網頁:http://www.ams.gov.hk/chi/main.htm
順帶一提聖約翰救傷會是國際機構,所以所發的証書(包括急救証書)是國際承認的。而醫療輔助隊所發的救護証書一般只是本地承認的。

而最簡單分別兩隊的方法當然是看制服啦!睇相先:

圖片參考:http://image.wenweipo.com/2004/09/20/ay0920e.jpg

香港聖約翰救傷隊隊員制服是以咔基黃色為主,護士支隊工作服是白恤衫黑色長褲,而見習支隊是灰色恤衫、黑色外套黑色長褲,見習護士支隊是灰色裙及黑色外套。

圖片參考:http://www.ams.gov.hk/graphics/role3.jpg

而醫療輔助隊隊員制服是灰黑色工作服為主。
參考: 天下文章一大抄!
2009-08-11 7:01 am
聖約翰救傷隊, 是無薪的義工, 而醫療輔助隊, 是受薪的.
如全職工作中, 簽了不可有受薪兼職者, 就與醫療輔助隊無緣了, 就入聖約翰.
聖約翰西區支隊現招募新隊員, 詳見以下網址
http://www.hkbu.edu.hk/~johnny/recruit/

收錄日期: 2021-04-18 15:12: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810000051KK0213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