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氹仔大橋

2009-08-08 10:19 am
人地叫澳門氹仔大橋即是係邊條橋, 睇地圖有三條橋可以過氹仔, 邊條先係叫做"氹仔大橋".

回答 (3)

2009-08-08 6:55 pm
✔ 最佳答案
澳氹大橋係葡京口中間個條. 係最舊個條. 單線雙程行車. 好鬼窄 ka jar. 後來唔係好夠用 la ma. 澳門越黎越多人 lak. 咪起多條友誼大橋. 即碼頭側個條. 我地澳門人叫佢做新橋 ka jar. 約搭的士, 會話行新橋 / 舊橋呀唔該咁 lor. 而依家舊橋唔比私家車行 ka la. 只限巴士 / 的士行. 之前話舊橋承受唔到咁重壓力嘛. 政府咪拿拿臨起新橋 lor. 驚條舊既發生重大意外嘛. 又後來, 又起多條西灣大橋. 因氹仔起多左好多大型酒店嘛. 由個邊出市區.....行西灣岩 D. 但最多人用都係新橋.
2009-08-09 2:42 am
Hello, this is answer:


歷史簡介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國女神──天后,她又名娘媽。 據說,一艘漁船在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突遇狂風雷暴,漁民處於危難。危急關頭,一位少女站了出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裡,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而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



澳門的面積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亞洲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



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地理位置及面積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毗鄰廣東省,與香港相距60公里,距離廣州145公里。







澳門特別行政區由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兩個離島組成。總面積共28.2平方公里,其中澳門半島8.9平方公里、氹仔6.5平方公里、路環7.6平方公里、路氹填海區5.2平方公里。澳門半島與氹仔之間由三條澳氹大橋連接,包括:嘉樂庇總督大橋(2.5公里),友誼大橋(4.5公里),以及西灣大橋(2.2公里),當中最長的友誼大橋可直接通往位於氹仔的澳門國際機場。本澳首條斜拉橋 — 西灣大橋,已於二零零五年一月九日正式投入使用。雙層大橋上層有六條行車線,而下層則有四條行車線。 下層將於颱風期間開放供使用。氹仔和路環之間也有一條約2.2公里的路氹連貫公路相連。







旅客除可經澳門半島最北面的關閘到達中國的珠海市和中山市外,亦可經位於路氹城的蓮花大橋到達珠海的橫琴島。







* 橫琴/蓮花口岸旅客過境通道因進行維修,由2005年9月17日起暫停使用,為期暫定一年。





時間

澳門的時間比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早八小時。





人口

至2005年12月31日,澳門居民約有48.8萬人,其中大部份居民住在澳門半島,兩個離島人口較少。 澳門居民以華人為主,佔總人口的95%,葡籍及其他國籍人士只佔5%左右。





語言

中文和葡文是現行官方語言。居民日常溝通普遍使用廣州話,但許多居民也能聽懂普通話(國語)。英語在澳門也很通行,可在很多場合應用。





貨幣

澳門的官方貨幣單位是澳門幣(PATACA)。紙幣面額計有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及1000元六種;硬幣有1毫、2毫、5毫、1元、2元、5元和10元七種。



在澳門售賣的商品和所提供的服務收費一律以澳門幣計算,但也可使用港幣或其他流通貨幣。兌換率按市場浮動率釐定。



1美元約兌換澳門幣8元。港幣100元約兌換澳門幣103元。



銀行、酒店或銀號均提供兌換外幣和旅行支票的服務,而且地點適中,十分方便。另外,澳門國際機場和葡京酒店內提供二十四小時兌換外幣服務。



本地或外地貨幣可自由出入境,數量不限。此外,信用卡也可以在澳門部份商店流通使用。
2009-08-08 12:35 pm
澳門氹仔大橋即是地圖上三條橋中間果橋,因為歷史最久。正名為嘉樂庇大橋(葡萄牙文:Ponte Nobre de Carvalho);澳門回歸前稱嘉樂庇總督大橋,一般通稱澳氹大橋、舊澳氹大橋或舊大橋)是澳門第一條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的跨海橋,大橋從澳門半島葡京酒店對開海岸起到達氹仔小氹山北麓。

大橋1970年6月開始動工,1974年10月正式通車。並以當時葡萄牙管治時期在位的第121任澳門總督嘉樂庇命名。

大橋全長2,569.8米,寬9.2米,雙線行車。大橋中段突起成三角弧形,最高處距離海平面35米。落成時,曾是世界最長的跨海鋼筋混凝土連續樑橋。

大橋是澳氹三條橋中唯一可供行人步行使用,惟步行方向需與相鄰行車方向相反。

現時最高及最低行車速度60Km/h及30Km/h及禁止重量為15噸或15噸以上之重型貨車或重型客車在大橋上行駛。

第二條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之跨海大橋為友誼大橋(葡文名稱為Ponte de Amizade,一般稱新澳氹大橋)。

友誼大橋於1990年6月動工,建橋期間曾經中途停工,至1994年3月落成並正式通車。

澳門半島入口有2個,分別為友誼大馬路水塘東側和北區黑沙環近東方明珠處。而氹仔入口亦有2個,在北安(往澳門國際機場和路環方向)和高勵雅大馬路(往氹仔市區)。

友誼大橋屬鋼索斜拉吊橋,以柱樑及混凝土塊建成,呈波浪形。友誼大橋是澳門3條澳氹大橋中最長的一條,全長4,700米,包括800米的高架引橋;橋寬18米,四線行車。友誼大橋落成後,大大舒緩了舊澳氹大橋的負荷。

現時最高及最低行車速度80Km/h及40Km/h。

第三條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之跨海大橋為西灣大橋(葡文名稱為Ponte de Sai Van)。澳門半島的兩個入口位於澳門旅遊塔附近和媽閣對開新填海地區。氹仔入口位於海洋花園附近。
西灣大橋是澳門回歸後策劃和建造的,於2002年10月8日動工興建,並於2005年1月9日正式通車。

西灣大橋為豎琴斜拉式,全長約2,200米,寬度28米,六線行車,而主跨距離180米,成為世界上雙層混凝土橋樑的最大跨度,是三條澳氹跨海大橋中最短及最寬的一條。橋內有一下層行車通道,四線行車,使得車輛可在颱風襲澳時行經此橋,不過下層車道僅准許輕型客車通行。下層通道亦有預留位置興建澳門輕軌。

現時最高及最低行車速度為上層80Km/h及40Km/h,下層40Km/h及20Km/h。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11: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808000051KK002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