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指出如何讓自己更能欣賞古典音樂理解力的方法 .

2009-07-31 8:43 pm
我 酷愛 古典音樂 , 我不希望 只是 單純 的 "聽" 古典樂 ,
請各位 前輩先進專家 提供 ,
如何成為一位 真正 古典樂的 "聆賞者" .
請有序 條例地 說明 以供 我追求改進參考 .
我願以 最高可 酬謝 22 點 相贈 以回報 .
更新1:

1. 謝謝 AC 自己認知體驗的分享 . 2. 謝謝 Mercuryphd 豐富的經驗提供 . 你們的大作貼文 我閱讀了 , 然仍需 細嚼慢嚥地 去多次品味 體會 你們由衷所要告訴我的內涵 . 文中提供 的音樂 , 我會去找出 (我已收藏的 CD ) 聆聽 . 誠如 Mercuryphd 所言 : "拉雜一堆" 隨興而作 , 故我會如上所述 要再多次閱讀 . 仍然希望有更多 專家 經驗高手 前輩 提供更多的 分享 . 謝謝 !!!

更新2:

謝謝 Lilan 所提供的貼文 , 非常條例豐富 . 關鍵就是 要付出專心用心 的 "耳聽" , "眼看" . 雖然 不一定 要學會 樂器的演奏 , 我想 , 熟知 各樂器 的 音質與音色 是應該要有的 , 簡易 的音樂概論 曲譜閱讀 是有益 欣賞 . 當然能瞭解 樂曲的背景是最為優先的 . 我 "希望" 做個 "綜合型的音樂欣賞者" .

回答 (10)

2009-08-07 10:10 pm
✔ 最佳答案
請指出如何讓自己更能欣賞古典音樂理解力的方法
要讓自己具有 欣賞古典音樂理解力 的先決要件 應從下幾方向著手 :
1. 要專注地聽 : 對音樂的專注力是首要培養的項目 . 在欣賞音樂時 , 宜專心勿受任何的干擾 .
2. 要反覆地聽 : 沒有人能在只聽過一首音樂作品一次 , 就能瞭解全部的細節內容 . 反覆聆聽為我們帶來的效益是無法估計的 , 每個細節反覆聽 , 每次的聆聽都能帶給你不同的感受 .
3. 要聽的熟練 : 反覆聽時久自然就熟悉 , 我們自然的就會喜歡那些因反複聆聽而熟悉的樂曲 , 甚至從中能獲得更多的樂趣 . 但新的作品也不可忽略而降低了對音樂的接觸面 .
4. 要追求音樂背景常識 : 要能欣賞音樂就必需先瞭解音樂的背景 .
要知道很多音樂作品 , 且要具備音樂的常識 . 而音樂背景可分二類 : 1.一般背景 , 2. 特定背景 .
我們所有的音樂經驗構成了一般的音樂背景 . 這些經驗包括各種音樂活動 , 如參加音樂會 , 收聽廣播 或 CD , 參加樂團演奏等 . 同樣也包括研讀音樂課程與閱讀傳記 , 歷史和理論 (音樂結構的技巧 : 和聲 , 對位法 , 曲式 , 管弦樂作曲法) .
我們亦需透過對樂曲作品的認知 , 建立音樂欣賞的能力 . 每首作品都有其相關的特別背景 , 瞭解這些背景能加強我們的音樂欣賞能力 . 作品的特別背景包括曲式 , 風格 , 作曲家和歷史 (作品是在何時 , 何種原因 , 何種情況下完成的) . 這些有可經聆聽得知 , 有則是經閱讀而得知 .
5. 能參與 但非絕對必要 : 雖然主動參與音樂的創作或演出有助於音樂欣賞¸ 但卻不一定是必要的 . 我們不需要會演奏 , 演唱這些樂曲 . 有很多業餘演奏者只忙於曲中困難的技巧而忽視樂曲的表現 .
6. 耳到與眼到 : 這是有助於增進我們音樂欣賞能力的 “二到” .
耳到 就是 藉由聆聽來研究音樂 . 音樂是以聲音為媒介而存在的聽覺藝術 , 所以耳到對於欣賞音樂是非常重要的 .
眼到 就是藉由跟隨音樂讀譜的訓練 , 來培養音樂欣賞能力 . 因從樂譜上可看到耳朵無法捕捉的音樂演奏內容 . 一般人對眼到可能注視於演奏者 , 其實不然 , 單一演奏者的態度和表情 , 還不如音樂本身對我們具有影響力 . 喜愛看指揮家 , 演奏家的各種演出動作 , 但卻難完全看出音樂內容 . 又太過注意演奏者常使我們無法專注的聆聽音樂 .
總結 音樂欣賞有二最主要條件 : (1) 純熟的訓練 , (2) 專業的技巧 , 然而這對普通一般聽古典音樂人都是不容易培養的 .
所以 古典音樂欣賞者 可分 1.被動型欣賞者 , 2.感官型欣賞者 , 3.情感型欣賞者 , 4.理解型欣賞者 .
你是屬那一型呢 ??
參考: 音樂概論
2009-08-02 3:41 am
在發燒音響 鋼琴 CD 台灣進口 中文側標較會特別 標示 , 本 CD 鋼琴 是使用 貝森朵夫 帝王鋼琴 , 而 一般 古典音樂 CD 較不會 特別強調此點 , 而 在 CD 說明小冊子 裡 就會有使用鋼琴的廠牌型號 .
由於我鋼琴CD 太多 , 要一一打開查看小冊子實在過繁 , 我僅提供 發燒音響鋼琴 CD 有標使用 貝森朵夫 帝王鋼琴 的列 三片給妳參考 :

2009-08-01 19:58:26 補充:
1. 頂極線王 [MIT] 鋼琴鑑聽盤 :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op.57 , op.111 .
Dynamic Piano 動態琴皇
CD 片號 : MIT-8001 ( MIT 限量發行)
10 年前購得 NTD.700.
2. 音響測試系列 : 貝森朵夫 "帝王" 的震撼 Edition E CD29 .
舒曼 , 李斯特 , 史卡拉第 , 孟德爾頌 , 拉威爾 , 貝多芬 , 蕭邦 , 杜南伊 等鋼琴名曲 .
CD 片號 : stereoplay CD697029
15 年前 購得 NTD.500

2009-08-01 20:11:09 補充:
3. 豐富多彩的融合爵士 , 貝森朵夫鋼琴王者風範的展現
片名 : Matter of Times (中文譯成 : 水到渠成)
鋼琴界的 肯尼吉 ----- 麥可哈里遜 作曲 演奏
廠牌 : Sheffield lab (發燒 CD 廠牌)
片號 : 10060-2-F
http://www.amazon.com/Matter-Michael-Allen-Harrison-Friends/dp/B0000009F0/ref=sr_1_9?ie=UTF8&s=music&qid=1248918681&sr=1-9
13 年前 購得 NTD. 400
音響 鋼琴音樂再生 真實 的測試片 .
2009-12-03 11:56 pm
回隔壁mercuryphd 網友的以下說詞:

"文學、美術、電影,都沒有要求欣賞者需具備某種修養才能接受......"

僅就我自己接觸美術的經驗和老師所談來做分享,

美術欣賞與欣賞者的美術經驗是成正比的.

受過了一定程度的訓練和培養, 眼界打開了, 才能真正的" 看見 ".

經驗的問題, 只可意會, 無法言傳.

希望大大不會介意我的意見.

2009-12-03 15:57:32 補充:
我只是好意喔!

因為不好解釋......
2009-08-05 8:42 am
欣賞音樂本來就是很個人化的行為,沒有一個準則。有些人拿它來當閱讀或是工作、思考時的背景,有些人偏重於音響效果的層面,這些都無可厚非。不見得每個人都可以或想要聽懂作曲家的用意,尤其是藝術音樂(art music)不比流行音樂,是「學而知之」的東西。因此很多人脫開可以直接套用慣聽的流行音樂旋律欣賞方式之外,就無法接受古典音樂的其他部份了。
有些人認為要「聽懂」古典樂,必需接受樂理教育,並比照樂譜來聽。我認為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想法。就是這種固步自封的學院思考方式,才讓古典樂逐漸走入曲高和寡的死胡同。文學、美術、電影,都沒有要求欣賞者需具備某種修養才能接受,為什麼音樂要不同呢?當然學理的訓練會對欣賞音樂有更深一層的幫助,但這不是絕對必要的。經常有音樂訓練太深的人,反而容易陷入技巧上的批評,很難真正在欣賞音樂本身。
每個人喜好的音樂類型不同,所以不可能有標準的欣賞指南。我個人認為,要從被動的「聽」音樂,進而欣賞音樂,了解音樂,有幾個可行的方向。
首先,要跳脫個人的情感。這個作法乍聽之下很奇怪,我們喜歡音樂,不是正因為音樂會激發我們的共鳴、感情嗎?沒錯,但是我指的是對熟悉旋律的好惡,與憑直覺產生的感情等。以人際關係做比喻,和一個人相處久了,我們就會習慣他的面貌,無法從客觀角度來判斷、欣賞他的美。更進一步的,我們應該要暫時拋棄既有的審美觀,從不同的角度來探究熟悉或新奇的音樂。
還有一個重要的進階,是嘗試聽不是主旋律的部份。我們平日接觸的流行樂、廣告、商場播放的背景音樂等,都是植基於浪漫派的單一旋律作曲法。這也是符合人類最基本的樂器﹕歌唱的方式。我們聽音樂,很自然就會在心中跟著主旋律哼唱,甚至一些旋律不明顯,或是跳躍起伏大過我們可以跟唱範圍的音樂,我們就直覺的判斷「難聽」。要了解作曲家手法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找出非主旋律的部份,無論是和弦式的伴奏,或是複音、對位,從中可以體會作曲家怎樣將旋律豐富化、藝術化。我建議可以找構造簡單一些的音樂開始,例如巴爾托克的44首小提琴二重奏,兩聲部幾乎沒有所謂主、從之分,可以訓練耳力。文藝復興時期的複音音樂,也是讓耳朵能分辨追蹤不同聲部的好方法。例如Byrd的三聲部彌撒、Palestrina的簡易彌撒(Missa Brevis)等,都是脈絡清晰,對位簡明,聲部優美的好例子。除了同樣樂器的多聲部之外,還可以找不同樂器組合,以類似的方法訓練分辨、了解音樂家使用不同樂器的音色配合、互補、承接的巧妙。
了解樂曲的構造,也是幫助欣賞音樂的手段。你我都曉得各種曲式的主題、展開、再現等,但是有多少人實際上將這些名詞連到正在聽的音樂上?以淺顯的曲子著手,例如莫扎特的K525,一邊聽,一邊以手勢,甚至用紙筆描繪出聽到的結構部份,會對音樂建築般的構造更加了解。
反復聆聽,可以增進對音樂的深入。最好能夠連續聽兩三次,但是強迫自己每次聽的方式都不同。例如第一次當背景,一邊閱讀所附的樂曲解說,或和該曲有關的分析。第二次,可以用以上的方式,聽主旋律之外的聲部和結構,第三次,可以假想自己是指揮時,如何將這些聲部線條整理出來,並且在樂句轉折、強弱對比之處以手勢傳達提醒樂手。
還可以嘗試隨手作筆記,甚至評論。但是避免使用表象、籠統的字眼,例如「旋律好聽」、「感人」等。試試看用文字解釋自己為什麼會對音樂有以上的反應。
閱讀樂評,可以參考別人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聽到的音樂的。很遺憾國內很多唱片評論,多偏重音響效果的評比,或是僅用不著邊際的成語來套用,甚至以美食、美女等來比喻,最後丟一句「請讀者自行體會」!如果可以,建議找類似Gramophone等國外專業的評論來參考。裏面當然也偶而會有言不及義的文章,或過於偏演奏技巧分析的評論,但是大部份篇幅對音樂與文字表達之間的連結具有參考價值。
三人行,必有我師。能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欣賞、評論音樂,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有時來個blind test,不但增加欣賞的趣味,提供善意的競爭,更可檢視對自我訓練的成果!
拉雜一堆,略盡野人獻曝之意!

2015-05-10 11:39 a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5-04-29 8:03 a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5-04-10 8:28 a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4-10-17 11:38 am
下面網址應該對你有幫助
WWWTS777。NET
2014-09-14 9:15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5-19 1:04 am
參考下面的網址看看

http://phi008780508.pixnet.net/blog


收錄日期: 2021-04-26 18:35: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731000016KK040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