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還記得第一次看金庸的書是中二暑假的時候,那本書是碧血劍。剛開始看的時候,還沒有什麼,但看到接近幾十頁之後,便不由自主一直看下去。飯也不吃;功課也不做;連最重要的電腦遊戲也給遺忘了!我以兩天的速度看完兩冊的碧血劍,我從未試過如此沉迷著一本書!看完這本書後,我特登翻閱一次精彩和緊張的情節,就像電視劇一樣。自此,我便成為了金庸小說迷。
看了一次的小說,也會再次重新閱讀。翻看一次又一次的原由,正正是對書中角色的情感。我很認同作者的一句說話:「讀金庸小說,不能不對其中的人物有愛惡感觸,也不能不再三回味其中的款款深情。」其中以《連城訣》翻閱得最多,其中的原因是字數比較少,另一個原因當然是重新體驗主角的悲苦故事。
我所看過全部的金庸小說之中,以《天龍八部》最為好看。書中的主角:虛竹、段譽、蕭峰,他們的故事互相交織,成為一個可悲可泣的故事。書中的角色大多是悲慘的人,當中以蕭峰最為悲慘。為什麼不是葉二娘、段正淳、阿紫等人最為悲慘呢?葉二娘雖然與親兒子失散十多年,但最後也能找回親兒子。而段正淳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一個一個死去,但也沒有對不住她們,因為他自己也為了她們而自殺了。阿紫一路以來有蕭峰的愛護(不是愛情方面),也有游坦之的愛慕,只是自己不好好珍惜。蕭峰的悲慘並不在於他的身世、被人冤枉等的事,而是親手殺死自己的愛人。試問有誰能夠原諒這樣子的錯呢?以《神鵰俠侶》為例,裘千印殺了周伯通與瑛姑的兒子,在幾十年後,得到瑛姑的原諒,最後得到解脫,安詳地離開人世。裘千印可以得到瑛姑,但蕭峰又可以得到誰人的原諒?一輩子也得不到解脫、原諒。回想起當初看到這段情節的時候,有不少的淚光...
《笑倣江湖》是一部帶有很重政治味道的小說,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係我從來不會由政治方面去看這部作品,反之我會用平常心去欣賞。書中的偽君子在生活中也遇過不少,有些人表面上說自己並沒有溫習,考試成績卻名列前茅。令狐沖不問世事的性格,也是我所喜愛的。正所謂「事不關己,已不勞心。」
近幾年《神鵰俠侶》做了電視劇,有很多人迷上了這部電視劇。就在那段時期,我在網上某論壇看見兩個投票主題,第一個是「金庸筆下那個角色最悲慘?」,第二個是「你認金庸那一部作品最為好看?」。在第一個主題,竟然大部份人給楊過投了一票,說什麼只餘下一隻手,又什麼與小龍女分開等。在第二個主題,又是大部份人給《神鵰俠侶》投下一票,雖然好不好看是靠自己的感覺,但我看得出大部份人就因為電視劇才投票的。老實說,我認為《神鵰俠侶》這部作品是比較仁慈,而仁慈的背後正正是「衰收尾」。在我心目中,假如小龍女真的死去,讓楊過苦等十六年,這部作品就是完美的了。可能是我自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對於小龍女因長期食用玉蜂蜂蜜混以寒潭白魚,再加上寒玉床上逆運經脈,便醫治了世上無藥可治的極毒內傷,抱有極大疑惑。金庸的作品其中一個優點,就是情節曲折離奇,但對於小龍女與楊過的再次相遇,卻認為是敗筆之作。
我討厭人們把小說製成電視劇,尤其是經過改編的電視劇。小說好處在於一秒的動作,也可以有接近百多字的描寫,比起視像更為了解,更為深刻。而短短的幾秒的動作,心態上可以有不同的變化,這些可以在文字上感受。可是,在視像方面,一秒的動作眨眼便過,看的人根本不知道這動作有何意義。沒什麼,看電視劇的人只在乎視覺上的享受,並不會為了一個動作而去思考。小說有很大的幻想和思考的空間;至於視像方面,人物的容貌,場景等等都鎖定了。現在我看見了一部由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我自自然然說會說出一句:「不自所謂」。
看完這本書後,我更加深入認識金庸筆下的角色。但作者所說的話,我對於小部分不太認同。不過每個人對於角色的看法一定有所不同,根本不能分辨錯或對。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就是金庸的小說是百看不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