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懸殊是否政府一手促成的?炒樓徵超重稅

2009-07-06 7:10 pm
貧富懸殊是否政府一手促成的?炒樓徵超重稅來濟貧好嗎?

回答 (6)

2009-07-13 8:55 am
點解對外工業會委縮:原因係政府在數年前已放棄工業對外經濟貿易的注重.只故投支金融及炒樓業的發展.尤以出自打杷曾之口的說話.令到更多廠商繼續北移.
餘下的地皮及舊廠址皆改成只發展居住單位,看上去似係每年發展8萬5單位都夠.很可惜係比地產商發展而不是興建公屋及居屋.這樣便做成壟斷於民生.
貧富懸殊的確是政府一手促成的.正所為姣婆遇上大支.炒樓便成徵稅的一條政府出的好路.但對中及下階層來說便是慢性毒藥.
來說炒樓徵超重稅來濟貧,的確係無錯.不單只由今天開始,還要追溯回1997年開始才對.還我血汗來!
參考: 梁天來
2009-07-11 1:30 am
貧富懸殊是資本主意之必然走向,而控制貧富懸殊則必是由政府去做。因香港政府讓財團助大,現在已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例如董建華當年之八萬五政策,如果成功實行,現在之貧富懸殊情況絕對能受控,但當時因香港人無法接受其衝擊(當時大財團在背後做了很多手腳),以至失敗告終。現在要控制,更是難上加難。
如果你定要話由政府一手促成,就是當年之高地價政策一手促成。
2009-07-11 1:08 am
貧富懸殊係由資本主義促成

政府只係將佢發展
2009-07-10 7:12 am
迷惘者讀書比較少,不能怪他,只能怪中共洗腦教育太成功。高地價政策是中央政府做出來。

97前,港英政府有7成按揭,穩定供應屋居,加上息口穩定和交易價格穩定,人民尚可安居安業。

97後,中共限制香港政府(包括港英時代) 每年只可供應50公頃,加上「八萬五」後永不供應居屋。香港政府造成9成按揭,加上息口極低和高通漲,令到「全民皆炒」的情形出現。

所以董建華和中共政府是千古罪人,應該凌遲處死,有生之年絕對不可以給他生活安定。

2009-07-09 23:21:30 補充:
香港步入後工業時期,沒有製造業是正常現象,更加不是因為後工業時期造成人力資源不協調。

中共政府不負責任照顧自己的市民,要香港政府承擔照顧新移民。

所有一切都是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造出來,他們應該一死以謝天下。
2009-07-07 7:27 pm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貧富懸殊呀~美國也不例外都是一樣

你們只看慣美麗的一面呢~所以現在就好難過了

資本主義社會就是這樣~人的素質問題~香港人現在懂得什麼?

除了(吃喝玩樂)之外?什麼叫做低下層?是個腦袋呀

想想?大學生末畢業就申請破產了~哈哈~哈哈

你想一想我在等你回復我這些問題

2009-07-07 11:29:54 補充:
先知先覺?最慘他們連後知都唔覺

2009-07-07 11:34:16 補充:
人系主觀咔~你要學會多角度去看一件事情~這樣你以后就會明白很多事情了
2009-07-07 1:30 am
「政府轉營,獨裁欺凌,官商勾結,民望下跌,親疏有別,利益輸送,賤賣公產,慘慘慘!認真慘!領匯加租,中電裁員,壟斷剝削,無得好做。(放開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九七年前今非昔比,官辦事業私營化,政府職位外判制,基建發展就慢慢來,高官老化,失業年青化,人浮於事,懷才不遇,知青下鄉,收入下跌,在職貧窮,無立足之地。 (同熱愛這遍土地大家刻骨銘記 愁或喜生與死也是香港地 對于呢個地方我同你同一個同感)
高官厚祿,失德無能,肥上瘦下,同工不同酬,未與民共渡時艱,民不聊生,捱窮捱苦,有何良策?誰來作主。」(同舟人誓相隨 無畏更無懼同處中華大地 攜手踏平崎嶇)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民主與自由和平共享有!

2009-07-08 00:59:27 補充:
美國有社會保障福利制度,失業救濟金,中國貧富懸殊嚴重,共產不存

在,太子黨天下,以權謀私,貪贓枉法。1161你要對事實有真確認識。

2009-08-15 01:15:03 補充:
香港的貧富懸殊是世界知名的,反映本港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高達零點五三三,是自七一年有紀錄以來的歷史高位,比加拿大、新加坡、英國等國家更高。有財經學者提出警告,數字已反映本港出現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若政府不小心處理,會造成社會不穩定。特區政府面對這種現象,竟然可以睜大眼對傳媒說,堅尼系數惡化並不代表是壞事,只是反映不同行業的結構性情況。然而,勞動階層捱生捱死,傳媒、創作、文化行業嘔心瀝血,前線員工日曬雨淋,收入仍不足以餬口,工作朝不保夕;與此相反,地產、金融、炒賣等投機行業,以及十六萬政府公僕,卻可以養尊處優,享有超高的薪酬和優厚福利。難道這種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可以用一句「結構性情況」掩蓋嗎?

收錄日期: 2021-04-19 14:55: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706000051KK0059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