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惠帝削藩不成功,明成祖卻可以成功削藩?

2009-07-05 5:43 am
為什麼明惠帝削藩不成功,但明成祖卻可以成功削藩?
更新1:

zongfangming: 在下已多次細心閱讀貴回答的內容。只是找不到有關明惠帝削藩不成功,明成祖卻可成功的資料。希望閣下再作補充! s997399 : 可否提供資料來源? 再者,閣下可否就兩人的削藩方法加以比較?一句「只是手段上緩急之別而已」未免太隨便了吧? 「他密切監視諸王行動,並在較長的時間裡,逐個削奪塞王護衛軍,收取軍權。」 塞王護衛軍是甚麼東西?為什麼明成祖遂個逐個削奪塞王護衛軍,又不會受到反抗? 按理,他「奪位後為被削奪的周王、岷王、代王、齊王、湘王等恢復王位」,然後又削藩,不是更困難嗎?怎麼他卻會成功了?是不是因為明成祖有其他過人之處? 請閣下指教!

更新2:

如欲補充回答請以意見發表! 知識+近日神神化化,令人看不見補充內容!

更新3:

各位如要補充回答,請以意見發表。 知識+現在又神神化化,看不見補充的內容=="

回答 (5)

2009-07-11 1:46 am
✔ 最佳答案
明成祖朱棣削藩成功具以下主要優勢:
成長背景
朱棣十一岁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于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他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
名聲顯克
朱棣在北京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公元1390年,朱棣出兵攻伐元朝残余势力乃儿不花而获得全胜,得到朱元璋的嘉奖,命其节制北部边境兵马,使朱棣的军事实力大大加强。并屡次统帅诸将出征,威名大振。到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大的一镇诸侯。
政策得宜
朱棣虽然对建文帝的削藩决定不满,但他执政后也认为藩王势力太盛,尾大不掉,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也决定削藩。朱棣凭持重兵在手,将众藩王或迁南方,或废为庶人,分别解除了各藩王的兵权。巩固了中央集权。朱棣又设置了奴儿干都指挥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乌弟河、库页岛等地。使上述地区归属于明中央政府。
明惠帝朱允炆削藩失敗之主要原因
性格柔弱
明太祖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年号为建文。从年号上不难看出,一个建文,一个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愿立皇太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亲一样,过于柔弱,过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严重,恐怕日后驾御不住众臣。
宦官造反
朱允炆即位之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文人,一反明太祖的做法,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在朝廷内,建文帝对宦官管教甚严,同时又诏谕地方官,一旦发现宦官奉使横暴,虐害士民即擒送京师,加以严惩。这也引起了不法宦官的怨恨,在日后靖难之役中或投靠燕王朱棣,或是做为内应。
政策失當
正当建文帝行新政之际,大明王朝却祸起萧墙。原因是建文帝登基之后,见于各地藩王(即他的各位叔父)“拥重兵,多不法”的状况,担心会造成西汉时的七国之乱,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蕃。但朱允炆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并没有先削实力最为强劲的燕王朱棣,而是从其他藩王下手,先后废了周王朱肃、齐王朱福等五王为庶人,这样即引起了藩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加紧做出准备。当朱允炆决定向朱棣开刀时,却为时以晚。
參考: 中国帝王列传
2009-07-06 11:00 am
因為明祖有軍功, 軍隊又強.
2009-07-05 11:40 pm
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後,立即所著手的就是削奪藩王權勢,以減除對朝廷的威脅。他的動作非常快,即位不過月餘,還在洪武三十一年(皇帝即位當年仍用舊年號,翌年才改年號),他立即派遣曹國公李景隆領兵去開封,圍周王府擒捕朱橚審訊,坐實謀反罪。將周王橚貶爲庶人,革去王爵,遷置雲南。

翌年有人告岷王朱楩(太祖十八子)不法,廢爲庶人,徒置漳州。湘王朱柏(太祖十二子),封藩荊州,被告製造偽鈔,湘王懼禍,合家自焚死。又有人告齊王朱槫(太祖七子)謀變,廢爲庶人。又囚代王朱桂(太祖十三子)於大同,削王封,貶爲庶人。

換句話說,朱允炆即位短短一年多時間,已經下手收拾了五個王,削藩之勢已成,諸王當然不能自安。據《明史˙卷第一四一》所載,朱允炆雖然以削藩為要務,但對削藩動作如此之大,也感到不安;甚至「燕王上書申救(各王),帝覽書惻然,謂事宜且止。」但黃子澄與齊泰認為事已至此,絕不可中止;而且值得擔心的不過只是燕王朱棣而已,就更應該趁燕王生病時下手。

朱允炆說:「朕即位未久,連黜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於天下?」而黃子澄認為在這敏感時刻,應該先發制人,不該後發而制於人。但朱允炆顯然擔心,說:「燕王智勇,善用兵。雖病,恐猝難圖。」於是削藩動作暫時停止。

諸王當中以燕王朱棣年輩最長、權勢最大、軍功最高。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傳孫而不傳子,朱棣早已心懷不滿。惠帝削藩動作密集、快速,更使朱棣惴惴不安。而朱元璋過去曾命僧人道衍入侍燕王府誦經,主持北平慶壽寺,與朱棣過從甚密。這時,他便與道衍在王府後苑鑄造軍器、訓練士卒,密謀起事。還為了掩蓋鑄造軍器、訓練士卒所產生的噪音,在王府中養了一大群鴨鵝;藉鴨鵝的嘎嘎聲,掩蓋打鐵聲。

建文元年二月,燕王曾奉召入京師朝覲,四月返回北平,稱病家居。惠帝得密告,逮捕燕王府訓練士卒的官校于諒、周鐸處死。朱棣只好裝瘋避禍;我們又見生而為皇族之一者,所背負的原罪。且早在前一年年底,惠帝就命張昺、謝貴駐北平,密察燕王動靜。朱棣裝瘋後,惠帝密令張昺、謝貴逮捕燕王;兩人派出張信率兵執行命令,卻不料張信投附燕王,告以密謀。朱棣即調護衛軍八百人入衛。然後計誘張昺、謝貴入王府飲宴,在席間殺張、謝,起兵反。

朱元璋才病逝一年,原來用以夾輔王室的燕王,成爲謀奪皇權的主將。明朝宗室間的一場皇位爭奪戰於焉開始。

燕王起兵誓師,發佈文告,以除奸臣齊泰、黃子澄爲名,說他這是效法周公輔佐成王故事。但事實,朱棣起兵就同時宣告廢除建文年號,這等於否認惠帝的皇位;所謂周公輔成王,遂成為謊言。總之,惠帝想削藩,卻不敢連採動作;而朱棣要奪帝位,卻說要清君側。全都意在言外,十足「行為與行為規範相悖離」。惠帝得報,削去燕王屬籍,以老將長興侯耿炳文爲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爲左副將軍,領大兵號稱三十萬伐燕。

雙方前後戰鬥三年,互有勝敗,綿延到建文四年六月。總之,朱棣攻下金陵,而朱允炆下令宮中縱火,從此下落不明。而繼朱元璋大肆誅殺群臣之後,明成祖朱棣又一次殘酷屠殺惠帝群臣,在血泊中登上皇位;倘若,成功的是朱允炆,他對其餘諸藩王的持續鎮壓,相信也不會更寬容。總之,這樣的權力鬥爭,是不死不休,當然斬草除根的。

惠帝削藩失敗,而成祖奪位成功。明成祖即位後,同樣面臨削藩問題;與明惠帝境遇完全相同。邊地藩王通稱「塞王」,有權指揮邊軍,塞王的護衛軍可多至二十萬人以上。明成祖起兵篡位時,爲號召各藩王相助,指稱削藩是出自奸逆的主意;所以他奪位後不得不爲被削奪的周王、岷王、代王、齊王、湘王等恢復王位。等於各藩王的勢力又恢復到朱元璋晚年。

這種藩國林立的情況,曾讓朱允炆感受威脅,自然也使朱棣如芒刺在背。所以,他密切監視諸王行動,並在較長的時間裡,逐個削奪塞王護衛軍,收取軍權。明成祖由抵制削藩、然後復藩,轉而一再削藩,與允炆沒什麼不同;只是手段上緩急之別而已。而皇室諸王普遍恃權不法,仍然是他在位期間始終存在的難題。


..
2009-07-05 5:17 pm
為什麼明惠帝削藩不成功?
明太祖為鞏固皇室,大封宗室為藩王,各擁私人護衛軍隊。對惠
帝來說,諸藩王大多為其叔輩,且在封地掌握兵權,心中由是不
安。惠帝為皇太孫時曾問黃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
法,奈何?」子澄回答說諸王軍力不足以抗衡朝廷。惠帝即位
後,下令各王國的地方文武官員聽朝廷節制,採取削藩政策,先
後废黜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及岷王。在部署對付年齡最長、
軍功最多、武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時,由於惠帝身邊的謀士多缺
乏實際的政治經驗,以致打草驚蛇,引發了燕王先發制人的念
頭。朱棣在權衡利害之後,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封地北
平起兵反叛。他以“靖难”為名,向京師進軍。
明成祖卻可以成功削藩?
朱棣在位期間進一步強化君主專制,他對建文時逆命諸臣,殘酷
屠殺,大肆株連,殺方孝孺十族。永樂初,曾先後復周、齊、
代、岷諸王舊封,但當其皇位較鞏固時,又繼續實行削藩。周、
齊、代、岷諸王再次遭到削奪;遷寧王於南昌;徙谷王於長沙,
旋廢為庶人;削遼王護衛。他還繼續實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
以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永樂初開始設置內閣,選資歷較淺的
官僚入閣參與機務,解決了廢罷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朱棣
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
互相告訐。他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
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廠衛合
勢,發展和強化了專制統治。
希望幫到你!!!!!!!!!!!!!!
你要細心閱讀才能知道其中的答案, 藍色字就是了!!!!!!!!!!!!!!!

2009-07-09 22:15:23 補充:
為什麼明惠帝削藩不成功?

其實他先後已經废黜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及岷王。但是還未徹底,

仲有朱棣, 而朱棣時由於惠帝身邊的謀士多缺乏實際的政治經驗,以致打

草驚蛇,引發了燕王先發制人的念頭。

所以最終削藩失敗.

2009-07-09 22:19:33 補充:
明成祖卻可以成功削藩?

朱棣在位期間進一步強化君主專制,復周、齊、代、岷諸王舊封,又繼

續實行削藩。周、齊、代、岷諸王再次遭到削奪;他還繼續實行朱元璋

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朱棣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

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互相告訐。他利用宦官出使、

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洪武

時廢罷的錦衣衛,廠衛合勢,發展和強化了專制統治。

因而成功.

2009-07-10 08:37:33 補充:
點解昨天補充的都無佐,

點解惠帝唔成功?

其實,惠帝即位後,下令各王國的地方文武官員聽朝廷節制,採取削

藩政策,先後废黜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及岷王。

只剩下朱棣沒給削藩,

因為燕王朱棣在部署對付年齡最長、軍功最多、武力最强大,而且

由於惠帝身邊的謀士多缺乏實際的政治經驗,以致打草驚蛇,引發

了燕王先發制人的念頭, 反遭反叛之禍, 因而削藩未能成功.

2009-07-10 08:41:22 補充:
明成祖卻可以成功削藩?

朱棣在位期間進一步強化君主專制,他對建文時逆命諸臣,殘酷

屠殺,大肆株連,殺方孝孺十族。

永樂初,曾先後復周、齊、

代、岷諸王舊封,但當其皇位較鞏固,又繼續實行削藩。周、

齊、代、岷諸王再次遭到削奪;他還繼續實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

策,以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永樂初開始設置內閣,選資歷較淺

官僚入閣參與機務,解決了廢罷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朱棣

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

互相告訐。他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

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廠衛合

勢,發展和強化了專制統治。

在他改變政冊底下, 削藩成功.
參考: 維基
2009-07-05 5:06 pm
因為明惠帝的性格比較仁慈,所以被燕王朱棣有機可乘,以致削藩不成功,而明成祖的性格比較殘暴,加上當時很多藩都已被明惠帝削去,所以他可以成功削藩
參考: 可以成功削藩


收錄日期: 2021-04-19 14:57: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704000051KK019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