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郭嘉沒在討伐袁尚時病逝,他會否阻止曹操與孫劉戰於赤壁?

2009-07-03 6:24 am
(what if....)如果郭嘉沒在討伐袁尚時病逝,他會否阻止曹操與孫劉戰於赤壁以致大敗?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6.gif

(what if=假如)

回答 (5)

2009-07-07 4:43 am
✔ 最佳答案
據知,曹操在赤壁大敗下,歎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其實,曹操是事後孔明,就算郭嘉沒有英年早逝,曹操仍會在赤壁之戰中輸給孫劉。為什麼?

原因有二:
第一,是曹操在官渡之戰後變得不可一世,他以為自己可以以小勝大,打敗袁紹,自然不把區區劉備孫權等人放在眼內。一心要滅掉他們。赤壁之戰前,曹操身邊的謀士也曾提醒曹操,要小心行事,其中,賈詡(易中天眼中最聰明的三國謀臣)和荀彧也勸過曹操,叫曹操不要貿然攻吳。但曹操根本聽不下他們的意見。荀彧是曹操早期謀士,深受他的信任,更曾被曹操讚賞,說他是猶如曹操的張良,郭嘉也是得荀彧的推薦才結識曹操,但是當時,曹操連他的話也不聽。想即使郭嘉再世,他是不聽的。

第二,曹操對郭嘉,亦不是事事都言聽計從。
郭嘉曾多次建議曹操軟禁劉備,但曹操完全無聽取他的意見,說甚麼「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可見即使郭嘉在世,曹操也不一定聽他的話,取消赤壁之戰。或者,他不會大敗,但以他的當時的性格,是落敗無疑。

所以,就算郭嘉沒在討伐袁尚時病逝,他亦無能力阻止曹操與孫劉戰於赤壁。曹操說甚麼「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是說給身邊的謀士聽,說他們無盡力規諫。如果郭嘉沒在討伐袁尚時病逝,那麼曹操便不可以說甚麼「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2009-07-06 20:47:07 補充:
如果曹操要打赤壁之戰,無論郭嘉在不在,他仍是要輸。因為當時有兩個因素,是郭嘉解決不了的。
第一,是疾病問題。
曹操曾把失敗原因歸於疾病,他寫信給孫權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陳壽亦多次提及曹軍有疫病。

第二,是風向的問題。
陳正德撰寫的《曹操爭霸經營史》一書中記載:曹操既然用兵謹慎,在赤壁兵敗如山倒的原因除周瑜自身分析的以外,周瑜可能還隱瞞了一個氣候學的事實。在洞庭湖一帶,因為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是北方長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而長江水邊長大者的地利。

因此無論如何,曹操既然要打赤壁之戰,便一定要輸。問題是大敗還是小敗。

2009-07-06 22:16:00 補充:
謝謝閤下的幫助。
怎麼知識+總是瘋瘋顛顛的,連補充也貼不上。
唉~
2009-07-07 6:10 am
R.V.P.:因近日知識+出問題,補充部份幫你打下:
如果曹操要打赤壁之戰,無論郭嘉在不在,他仍是要輸。因為當時有兩個因素,是郭嘉解決不了的。
第一,是疾病問題。
曹操曾把失敗原因歸於疾病,他寫信給孫權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陳壽亦多次提及曹軍有疫病。

2009-07-06 22:11:06 補充:
續:
第二,是風向的問題。
陳正德撰寫的《曹操爭霸經營史》一書中記載:曹操既然用兵謹慎,在赤壁兵敗如山倒的原因除周瑜自身分析的以外,周瑜可能還隱瞞了一個氣候學的事實。在洞庭湖一帶,因為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是北方長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而長江水邊長大者的地利。

因此無論如何,曹操既然要打赤壁之戰,便一定要輸。問題是大敗還是小敗。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5%A4%E5%A3%81%E4%B9%8B%E6%88%B0&variant=zh-tw
2009-07-06 3:07 am
會!因為郭嘉思考能力高,而且曹操愛挑起戰爭,無郭嘉,曹操就無左右手為佢決定事情~
(上面係維基大使....haha)
參考: 自己,未經許可,不准抄襲~否則檢舉!
2009-07-03 6:52 pm
他不會阻止, 但策略會不同.

1.是速戰速決.

2.先穩荊州, 扎實根基之後再平江南.

相信他會用第二個方法.
2009-07-03 7:49 am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謀略天才。 世人稱他為“鬼才”.他“少有遠量”,自20歲起便隱形匿跡,不與世俗之士交往,暗中交結英雄豪傑,談論時勢。 這為他的謀士生涯奠定了基礎。 為了成就功業,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 後來他發現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遂受荀彧的推薦,歸向曹操。 曹操本對潁川賢達懷有特殊感情,他認定“汝、潁固多奇士”,所以對郭嘉也就格外器重。

郭嘉初投袁紹,袁紹對其非常恭敬。 郭嘉住數十日後,對袁紹謀士辛評、郭圖說:“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三國志魏書郭嘉傳》)!還說:“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二人卻說:“袁氏有恩德於天下,人多歸之,且今最強,去將何之”(《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二》)! 郭嘉知二人還沒發現到袁紹的短處,不再多言,遂離紹而去。

起初,潁川名士戲志才為曹操謀士,曹操對他甚為器重。 無奈戲志才早逝,曹操便寫信給謀士荀彧,書中說:“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穎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三國志魏書郭嘉傳》)荀彧見信後,向曹操推薦了郭嘉。 曹操召見郭嘉,與其共論天下大事,高興地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會見後,郭嘉也非常高興地說:“真吾主也”(《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曹操遂任郭嘉為司空軍祭酒,時為建安元年(196年)。 自此,郭嘉以多謀善斷而深得曹操倚用。
曹操在勝利後產生了驕傲輕敵情緒,從他在戰前寫給孫權的那封信中已可略見端倪,諸葛亮後來在給後主劉禪的上言中說:“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可見與曹操同時的人也認為他產生了嚴重的驕傲情緒。 既然拍著手說“天下已定”,可見已經到了得意忘形的地步,哪裡還會把孫、劉放在眼里而予以認真對待呢? 此外,還有一件事足可說明曹操當時確實產生了嚴重的驕傲情緒。 曹操攻占荊州後,益州牧劉璋派遣別駕張松來向曹操表示問候,實際是打算聯絡曹操。 張松個子矮小,貌不驚人,性情放蕩,不拘小節,但很有見識和水平,人是非常聰明的。 當時曹操寫了一部兵書,楊修拿給張松看,張鬆在宴席上邊吃邊看,不一會就把內容全都背了下來。 楊修由於非常欣賞張鬆的才能,就竭力向曹操推薦,曹操正在志滿意得之時,竟以貌取人,不把張松放在眼裡,不肯錄用。 張松前來荊州,本因劉璋無能,想要投靠曹操做一番事業,不料碰到這樣無理的待遇,十分氣憤。 不久曹操兵敗,張松回到益州,便在劉璋面前大說曹操的壞話,勸劉璋斷絕同曹操的來往,轉而同劉備結好。 劉璋聽從了張鬆的勸告,派兵支援劉備,後來又請劉備西進,最終導致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曹操一向禮遇前來投奔他的才智之士,哪怕在道德品質上有些毛病也並不計較,更不會去計較其人的長相如何,如今卻因戰勝而驕,一反常態,不僅放棄了一個獲得人才的機會,更放棄了一個聯絡劉璋、進取益州的機會,鑄成了大錯。
郭嘉隨軍出征共計十一年,每當召開重要的軍事會議時,其他的謀士都還在思索應敵的方略,郭嘉就己經做好了決策。我能夠平定北方,策畫的功勞當屬郭嘉第一,只可惜他英年早逝而大事未定,實在不可忘記郭嘉的功勞。後來赤壁之戰失敗,曹操感嘆的說:「如果郭嘉還在人世,我也不會受到這麽大的失敗。」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42: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702000051KK022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