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家誡 歐陽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1。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2,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3玉也;人之性4,因物則遷5,不學,則捨6君子而為小人,可7不念8哉?
注釋
1. 「玉不琢」四句:原出《禮記‧學記》。意思是璞玉不經琢磨,不會成為貴重的玉器。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會明白道理。
2. 常德:恆常不變的本質。
3. 害:損害。
4. 性:品性。
5. 因物則遷:隨 外部環境改變。
6. 捨:放棄。
7. 可:這裏表示反問,難道可以的意思。
8. 念:考慮,反省。
中心思想
本文把人的品性與玉的本質作對比,闡明了學習對於人的重要意義。
《禮記‧學記》這樣說過: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人不通過學習,不能知道做人的道理。然而玉石作為一種天然物質,具有恒常不會變化的品質,即使不將它雕琢為玉器,也不會損害它作為玉石的本質。但是,人的品性則會隨 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不學習,則不可 能成為 君子而只能變成小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幾句話引自《禮記‧學記》。《禮記》常常用比喻的方法來說明道理;這裏 眼的是人和玉之間相同的地方,用玉的雕琢成器,來比喻人們需要通過學習才能明白道理。這幾句話對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來說可說是耳熟能詳。歐陽修在文章的開頭提出來,似是陳套,但原來他並不是要再闡釋這幾句話,而是提出一個新的角度去看事物。他敏銳地捕捉到二者的不同,由舊句生出新意:玉有「不變之常德」,即使不經雕琢,仍不失為玉;而人的品性「因物則遷」,若不學習,則無法成為通達事理、有益社會的君子。通過這一對比,更深化了學習的重要性。
這篇短文見解精闢,雖只寥寥數語,卻意味深長,發人深省。
2009-07-02 17:56:33 補充:
語譯如下 :
(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語譯 : 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人不通過學習,不能知道做人的道理。
(2) 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3玉也;
語譯 : 然而玉石作為一種天然物質,具有恒常不會變化的品質,即使不將它雕琢為玉器,也不會損害它作為玉石的本質。
(3) 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捨6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語譯 : 但是,人的品性則會隨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不學習,則不可能成為君子而只能變成小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2009-07-03 10:13:06 補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語譯 : 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人不通過學習,不能知道做人的道理。
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玉也;
語譯 : 然而玉石作為一種天然物質,具有恒常不會變化的品質,即使不將它雕琢為玉器,也不會損害它作為玉石的本質。
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捨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語譯 : 但是,人的品性則會隨 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不學習,則不可 能成為 君子而只能變成小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2009-07-03 18:29:07 補充:
其實我曾經係補充資料回答過兩次, 不過唔知點解唔見左喎, 現再貼過如下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語譯 : 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人不通過學習,不能知道做人的道理。
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玉也;
語譯 : 然而玉石作為一種天然物質,具有恒常不會變化的品質,即使不將它雕琢為玉器,也不會損害它作為玉石的本質。
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捨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語譯 : 但是,人的品性則會隨 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不學習,則不可 能成為 君子而只能變成小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