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相信閣下已留意到伯仲叔季的稱呼。假如一家四兄弟,大哥稱伯(或孟),二哥稱仲,三哥稱叔,四弟稱季。但如果一家二十兄弟,大哥、二哥、三哥都稱伯、仲、叔,四哥至十九哥也稱叔,二十弟才稱季。事實上,周文王的兒子之中,長子為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發雖不稱仲發,但其下的弟弟,有管叔、蔡叔、叔旦(周公)、霍叔、康叔等,最小的兒子名叫冉季載,正好證明了這一現象。
至於叔,只不過是弟弟的意思,並不是一種封號。當時的人喜歡在叔之前冠以地名。例如管叔姓姬名鮮,既可稱為叔鮮,因其被封於管,又可稱為管叔。又如春秋時期,鄭莊公的弟弟名叫段,因為他是弟弟,故稱叔段。他先被鄭莊公封於京,號稱「京城大叔」(叔是弟弟。冠以大字,表示所受恩寵於眾人之上)。後來他被鄭莊公打敗,逃奔到段國,又被稱為共叔段。
附上伯仲叔季的資料供您參考:
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儀禮.士冠禮》:“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鄭玄注:“伯仲叔季,長幼之稱。”漢班固《白虎通.姓名》:“《禮.檀弓》曰:幼名,冠字,五十乃稱伯仲。《論語》曰:五十而知天命。稱號所以有四何?法四時用事先後長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時長幼號曰伯、仲、叔、季也。伯者,長也。伯者子最長,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少也。適長稱伯,伯禽是也。庶長稱孟,以魯大夫孟氏。”
《釋名"釋親屬》這樣解釋“伯仲叔季”: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按宗法社會裏常以長子繼承父位當家,當國者則一樣把持國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國奉為把持朝政的長兄,“伯”、“霸”通用。同義的“兄”字,從人從口,表示在家裏是發號施令者,這與“公”字從口,上面的“八”表出聲(甲金文下邊不是厶),表示是國家的發號施令者相似。弟弟們對兄長是必須服從的。
“仲,中也,位在中也。”——這個叫法還留在雲南白語(漢語最親的兄弟語)裏,讀 zv 陽去(第6調),在白語裏,“仲子”是二兒子,“仲女”是二女兒。
“叔,少也。”——這個字也跟“俶”字同根。《爾雅"釋詁》“俶,始也”,“俶,作也”,就是才起來的,新生的。
“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這個字《說文》認為上面的禾是“稚省”,比於幼禾,總之是最幼少的。不管多於或少於四個,“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個,它就是老三。“春夏秋冬”就因各都分“孟、仲、季”三個月(如孟春、仲春、季春),因而稱為“四季”。文王之父季曆是老三,上有“ 太伯、仲雍”,所以末子為老三也可稱季。晉代著名道家葛洪字稚川,他也是老三,“稚”即是季的代換字。
從史實看,除以“季”為末子外,伯仲以外叫“叔”的為多。周武王分封諸弟皆稱叔某,因為他是老二。請看《史記"管蔡世家》: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最少。”
以上老三至老八皆為叔某,老十即老小才叫“季載”。老四周公旦用了尊稱,但下文就說“封叔旦於魯而相周為周公”。屈原《天問》也說“到擊紂躬,叔旦不嘉 ”,都用“叔旦”。因為他只是老四而不是老小,所以並不叫“季旦”。古代名字是分時段取的,先取小名,名,最後才取字。如曹操小名阿瞞,名操,字孟德。字以表德,名與字的字義要相應,如操德皆指品行,孔子的兒子名鯉字伯魚。取字是冠禮時(正常是在二十歲)之事,其時兄弟排行當可排定了。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95.html?fromTaglist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9558
2009-07-01 09:59:40 補充:
上文已引述《史記‧管蔡世家》的內容。為便查閱,在此再引一次: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最少。同母昆弟十人。
此處是指,周文王正室太姒生有十子,此處除武王不稱仲之外,其他九子,都按伯、叔、季編排。
至於維基百科列出的原叔、豐叔等人,並不在此十子之列,應該是周文王的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可能因此而不與嫡子並列,只一概稱之為叔。
2009-07-01 10:07:20 補充:
其次,維基百科所列的順序,也未必正確。第一,維基將毛叔列為第九子,曹叔置於第十三,與《史記》不同。第二,正如維基百科所引述,根據《毛公鼎》,毛叔應是冉季載之子,即文王之孫,而非文王之子,可見眾說紛紜,真偽難辨。第三,按照維基的次序,所有庶子都遲於嫡子出生,是否真的如此巧合?《史記》未有提及第十一子以下的排序,維基所列順序,會否是後人附會?這點實在令人懷疑。
2009-07-01 10:16:24 補充:
最後大膽提出一點臆測。先轉引兩段資料:
《儀禮》賈公彥疏:「二十冠時與之作字,猶孔子生三月名之曰丘,至二十冠而字之曰仲尼。有兄曰伯,居第二則曰仲。但殷質,二十為字之時,兼伯、仲、叔、季呼之;周文,二十為字之時,未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故《檀弓》雲‘五十以伯仲’,周道也。是呼伯仲之時,則兼二十字而言。若孔子生於周代,從周禮呼尼甫,至五十去甫以尼配仲,而呼之曰仲尼是也。」
2009-07-01 10:16:51 補充:
宋代洪邁《容齋五筆》卷1〈古人字只一言〉:「古之人命字,一而已矣。初曰子,已而為仲為伯,又為叔為季,其老而尊者為甫,蓋無以兩言相連取義。……下至西漢,與周相接,故一切皆然。……單書一字者,若陳勝字涉,項籍字羽,彭越字仲,張歐、吳廣、枚乘字叔,……張釋之字季……迨東漢以下,則不儘然。」
2009-07-01 10:30:27 補充:
根據以上資料,漢代之前,那些叫伯某、仲某、叔某、季某的人,伯、仲、叔、季可能不是正式的名字。例如孔子字仲尼,但有人認為應該是孔子單字一個尼字,別人因為他是老二,才稱他為仲尼。至於管叔、蔡叔等人,叔字也不是正式的名字。管叔姓姬名鮮,而不是姓姬名叔鮮,叔字是附加的。
西周時代的歷史記載,只有極少數流傳於世,可信性成疑。兄弟的排行次序,也是到了後世才記錄下來。那些伯、仲、叔、季四字,會否也是在後人記錄歷史時才附加呢?
我不是先秦史的專家,這純粹是我的個人想法,沒有證據。但我認為,根據司馬遷《史記》的內容,文王十位嫡子按伯、叔、季排列,並無錯誤。
2009-07-01 13:11:42 補充:
「如果兄弟人數太多,由老大依然叫伯,老二依然叫仲,老三叫叔,老四都是叫叔,一直延伸至最后,最小的小弟則叫季?如果兄弟五人,老四則不叫季,而稱叔?」
所言甚是。
2009-07-05 20:53:40 補充:
維基百科裡面文王諸子的長幼次序,應該根據《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不過,《史記‧管蔡世家》說「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下略)」,清楚說明諸子是按照長幼順序編排。《左傳》的次序雖與《史記》大同小異,但並未明言是按長幼順序編排,又將文王之孫毛叔誤認為文王之子,故其次序未必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