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諸國以能歌善舞著稱,進入中原的西域樂舞有哪些?

2009-06-16 6:08 pm
西域諸國以能歌善舞著稱,傳入中國內地的音樂舞蹈有哪些?台灣有哪裡在教導的嗎?比如敦煌舞,飛天之類的?

回答 (4)

2009-06-24 9:27 am
✔ 最佳答案
大大:→←裏面有做好詳細資料連結

圖片參考:http://img4.imageshack.us/img4/8085/78412282005.gif
西域諸國以能歌善舞著稱,進入中原的西域樂舞有哪些?
松蘭大大︰哈哈,老師上課阿月仔都嘛有在聽,這本中國歷史學家向達滴代表作「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是一定要給它讀到爛滴喇!!
西域傳來的畫派與樂舞,考證西域繪畫、音樂、舞蹈對中原的影響,著名的西域樂人包括白智通、白明達、康阿馱、安馬駒。西域傳來的樂器有龜茲樂師曹剛的琵琶,李謨的橫笛,王花奴羯鼓,王麻奴觱篥等。舞曲有《阿連》、《柘枝》、《胡旋》、《胡騰》、《涼州》、《綠腰》,還有經龜茲傳入中國的伊朗寒冬撥水舞《蘇莫遮》,又經中國傳入日本。

圖片參考:http://img19.imageshack.us/img19/4976/cccccy.gif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隋唐滴音樂,甚至連宮廷裏滴歌舞,都嘛是以胡樂為主體說。胡樂包括惹︰西涼樂、疏勒樂、龜茲樂等各種來自西域滴音樂。當然,不必阿月仔囉嗦,每種音樂也都嘛有它獨特滴舞蹈。當時除惹你提到滴西域樂舞,還有高麗、天竺等周邊國家滴音樂都嘛深入民間和宮廷說。大大想了解敦煌、飛天,就是「胡旋」和「胡騰」咩!!來,→胡旋←、→胡騰←,這個網頁威→隋唐宮廷燕(宴)樂←。

圖片參考:http://img19.imageshack.us/img19/4976/cccccy.gif
以下是龜茲樂滴簡介↓↓↓↓↓↓↓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堅之大將呂光滅龜茲,將龜茲樂帶到涼州。呂光亡後,龜茲樂分散。後魏平定中原,重新獲得龜茲樂。
南北朝北周周武帝時有龜茲人蘇祗婆,從突厥皇后入國,善胡琵琶,其所奏琵琶樂有七聲:宮聲、南呂聲、角聲、變徵聲、徵聲、羽聲、變宮聲。
隋文帝開皇初(581年)定令置《七部樂》:《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開皇中(590年),龜茲樂器大盛於朝野。當時著名樂師有曹妙達、王長通、李士衡、郭金樂、安進貴等人,精通龜茲弦樂、管樂,新聲奇變,公王之間,爭相慕尚。
隋大業中(611年)隋煬帝定《九部樂》:《清樂》、《西涼樂》、《龜茲樂》、《天竺樂》、《康國樂》、《疏勒樂》、《安國樂》、《高麗樂》、《禮畢樂》。
龜茲音樂舞蹈對唐代也有重要影響。唐朝設樂工196人,《新唐書》記載「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龜茲部,有羯鼓、揩鼓、腰鼓、雞婁鼓、短笛、大小觱篥、拍板,皆八;長短簫、橫笛、方響、大銅鈸、貝,皆四。凡工八十八人,分四列,屬舞筵四隅,以合節鼓。大鼓部,以四為列,凡二十四,居龜茲部前」。
根據歷史學家向達考證,龜茲音樂傳入中國以後,在唐代演變成為唐代佛曲說。

圖片參考:http://img19.imageshack.us/img19/4976/cccccy.gif
龜茲樂→龜茲樂←
敦煌舞蹈滴教學喔,本少爺才不想被檢舉在宣傳或廣告,大大自己按下面滴資料連結嘿。這樣!!
敦煌舞蹈滴教學,
圖片參考:http://img48.imageshack.us/img48/5918/806426115.gif
參考看看↓↓↓↓↓↓↓↓↓

圖片參考:http://img408.imageshack.us/img408/1668/17038071.gif
2014-10-28 5:49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09-06-28 3:04 am
西漢 張騫(?~前114)

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影響的對外友好使者。他體魄健壯,性格開朗,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當時漢匈交惡,漢朝正在準備進行一場抗擊匈奴的戰爭。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從一匈奴俘虜口中了解到,西域有個大月氏國家,其王被匈奴單于殺死,還把他的頭顱做成酒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遷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後又受烏孫國的攻擊,再向西南遷到媯水(今阿姆河)流域。月氏王想報殺父之仇,但苦於無人相助。武帝了解這些情況後,想聯合大月氏,以「斷匈右臂」。於是決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張鶱以郎官身分應募,肩負出使月氏任務。



  建元二年(前139)張鶱由匈奴人甘父作嚮導,率領一百多人,浩浩蕩蕩從隴西(今甘肅一帶)出發。他們朝行暮宿,風餐露宿,備嘗艱辛,不料中途被匈奴所俘,並押送至匈奴王庭。匈奴為籠絡、軟化張鶱,為他娶了妻子,並生了兒子,這樣一扣就是十年。但這些並沒有動搖張鶱完成通西域使命的決心,帶去的旌節一直留在身邊。



  一個月黑之夜,張鶱一行趁匈奴不備,逃離匈奴。他們取道車師國(今新疆吐魯番盆地),進入焉耆(今新疆焉耆一帶),又從焉耆溯塔里木河西行,經過龜茲(今新疆庫車東)、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蔥嶺,到達大宛(今費爾干納盆地)。在大宛嚮導的帶領下到達康居(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最後到達大月氏。



  但是,大月氏的國情已發生很大變化。他們遷到媯水流域後,征服了鄰國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決定在此安居樂業,不想再跟匈奴打仗。同時,月氏人還認為漢朝離自己太遠,不能聯合起來共擊匈奴,因此張鶱「斷匈右臂」的目的沒有達到。張鶱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餘,於元朔元年(前128)啟程回國。歸途中,張鶱為避開匈奴控制地區,改從南道,他們翻過蔥嶺,沿昆侖山北麓而行,經莎車(今新疆莎車)、于闐(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進入羌人居住地區。但在途中又為匈奴騎兵所獲,扣押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鶱帶著妻子和助手甘父等三人,乘機逃回漢朝。漢武帝詳細地聽取了他對西域的情況匯報後,十分高興,任命他為太中大夫,賜甘父為奉使君。張鶱自請出使西域,歷經艱險,前後十三年,足跡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亞、西亞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諸國的第一人。



  張鶱在大夏時,看到中國邛山(今四川滎經西)的竹杖和蜀地的細布在市場上出售,很覺奇怪。一問商人,得知是從身毒買來的。身毒在大夏東南數千里,那裏的百姓騎象打仗,臨近大海。大夏國遠離漢朝一萬餘里,位於中國的西南方,而身毒國又位於大夏國東南幾千里,竟有蜀地產物,可見離蜀地不遠。他估計從蜀走身毒到大夏,必是捷徑,又可免匈奴的阻擊。他建議武帝打通西南夷道。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命蜀郡、犍為郡派使者分別從駹、莋和邛、僰等四路並出,打開西南通道。但各路使者為昆明夷所阻,未能如願。而經滇國、夜郎等使者在滇一帶活動,取得成效,為武帝經略西南夷奠定了基礎。元朔六年(前123),張鶱以校尉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為衛尉,與李廣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擊匈奴,張鶱因延誤軍期,當斬,後用侯爵贖罪,免為庶人。



  二年後,張鶱復勸武帝聯合烏孫(今伊犁河流域),武帝命張鶱為中郎將,率三百人,馬六百匹,牛羊金帛萬數,浩浩蕩蕩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時匈奴勢力已被逐出河西走廊,道路暢通。他到達烏孫後,請烏孫東返故地。烏孫王年老,不能作主,大臣都懼怕匈奴,又認為漢朝太遠,不想移徙。張鶱派遣副使分別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闐、扜彌(今新疆于田克里雅河東)等國展開外交活動,足跡遍及中亞、西南亞各地,最遠的使者到達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和北非。元鼎二年(前115),烏孫王配備了翻譯和嚮導,護送張鶱回國,同行的還有數十名烏孫使者,這是西域人第一次到中原。烏孫王送給漢武帝數十匹好馬,深得武帝歡心。武帝任命張鶱為大行,負責接待各國使者和賓客。第二年,張鶱去世。他所派遣的則使以後也陸續帶了各國使者來到長安,漢和西域諸國建立了友好關係。而漢朝的使者不斷往來於西域諸國,一年多則十幾次,少則五六次,都用「博望侯」的名義,以取信於各國。烏孫國見漢朝軍威遠播,財力雄厚,遂重視與漢朝關係,要求和親。武帝以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公主遠嫁烏孫王昆莫;細君死後,武帝又把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岑陬,兩國長期通婚友好。漢朝「鑿空西域」,張鶱創立首功。相傳葡萄、苜宿、石榴、胡桃、胡麻等物皆為張鶱從西域傳入中原,或未必盡然,但張鶱對開闢絲綢之路卓有貢獻,則至今為人稱道。
參考: 自己
2009-06-24 9:29 pm
很棒的問題很棒的回答!


收錄日期: 2021-05-01 17:17: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616000010KK025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