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顧草廬既故事-----20分嫁

2009-06-15 2:24 am
如題...
個故事可唔可以detail少少...
thx!!

回答 (4)

2009-06-16 4:56 am
✔ 最佳答案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出 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示 例】
1. 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
2. 劉備~才請出諸葛亮這樣的人才,要想得到人才就必須學劉備。
【近義詞】
禮賢下士、草廬三顧
【反義詞】
拒人千里
【典 故】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樊市.一說為今河南南陽城西)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關於三顧茅廬另一觀點】

「三」古漢語中可以解釋為「多」的意思, 所以劉備並不一定只請了三次,可能請了很多次,並且和諸葛亮談了很多次,最後把他們談話的內容概括為《隆中對》。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1.gif
2009-06-15 4:11 am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之句。于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于南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故事情節

  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才識,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他出山輔佐。這天恰巧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的。
  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才識,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他出山輔佐。第一第二次諸葛亮都不在,劉備誠信求教。直到第三次拜訪時,才遇到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參考: 網上三國故事...
2009-06-15 2:35 am
三顧草廬是是指中國三國時期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見於諸葛亮的《出師表》,該文提到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國志》中對此僅有「凡三顧,乃往」的簡略記述[,《三國演義》對此事件進行了擴寫。三顧茅廬後來成為形容求賢若渴的成語。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佔據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今湖北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終於相見。談話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去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亦可以說是「三分天下」之計最早的起源。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軍師。劉備集團的命運從此改變。
參考: wiki
2009-06-15 2:28 am
選自《三國演義》(120回本)第三十七回。《三國演義》是中國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記敘了東漢末年諸侯紛爭及魏、蜀、吳三國斗爭的故事,塑造了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孫權、周瑜、司馬懿等眾多的膾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由明朝的羅貫中所編,具有高超的藝朮性和深刻的內涵,與《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并列為中國的四大名著。

此回前后大意為:

東漢末年,朝廷內亂,諸侯紛爭,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丞相自居,剿滅各諸侯,掌握了強大的勢力。而又有涿縣一個英雄姓劉名備字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和皇帝有親戚關系),胸懷大志,與武藝高強的關羽、張飛結為兄弟,招兵買馬。因勢力單薄,后投奔曹操,見皇帝,受密詔,要他消滅奸黨,救皇帝性命。然后事情敗露,改投袁紹(當時勢力很強的一個諸侯)。袁紹又被曹操打敗,劉備于是逃到荊州依附同宗的劉表。在荊州受到劉表夫人及手下的排擠,日子十分不好過,只得在新野小縣安家避難。

在新野劉備巧遇徐庶,徐庶中曹操計策只得遠行,臨行前向劉備推荐臥龍岡的諸葛亮。人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就是其中的伏龍。

于是劉備決心親自去請這個“伏龍”,和關、張二人一起向人詢問臥龍先生的住所,卻碰到了不少隱士。到臥龍先生家,卻因先生出游,未得相見。

劉備請臥龍不得,十分不甘心,數日后再去請。其時正值天寒地凍,大雪忽致,性躁的張飛抱怨雪大,而劉備正想讓先生知他殷勤之意,所以冒雪前往。不料庄上只有諸葛亮的弟弟,又沒請到臥龍,出門喜遇一人卻是諸葛亮的岳父,劉備好不惆悵。

又到新春,劉備齋戒三日,沐浴更衣,又去臥龍岡請賢。不顧關、張二兄弟的反對,終于在臥龍岡訪到諸葛亮,卻得知他在睡覺。張飛大怒,要去燒庄,被關羽攔住。而劉備直立了几個小時,諸葛亮才緩緩醒來。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感動,向劉備說出他三分天下的構想,并拿出西川五十四州圖與劉備解說,只聽得劉備茅塞頓開,頓首拜謝,于是又哭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受三顧之恩,同意,囑咐弟弟小心顧家,等他功成之時,即當歸隱。

后諸葛亮果然協助劉備完成了三分天下的構想,排兵用計,天下無敵。但可惜受劉備臨死囑托之后,積勞成疾仙逝五丈原,終未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大任。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40: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614000051KK015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