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能以少勝多的關鍵原因,列點分析

2009-06-14 1:58 am
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能以少勝多的關鍵原因,列點分析

回答 (5)

2009-06-14 7:13 pm
✔ 最佳答案
曹軍戰敗有數點 ,如下列
1、曹操的部署:
  曹操從建安十三年十月之前曹操取得江陵,擁眾數十萬。他一面命文聘為大將,“使典北兵”,鎮守江夏邊境。一面親率大軍繼續南下烏林,準備登陸赤壁。
  那麼曹操是不是將絕對主力安排在了烏林一線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國志曹仁傳》記載:從平荊州,以仁行征南將軍,留屯江陵,拒吳將週瑜。
  《三國志曹純傳》記載: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阪,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進降江陵。
  《三國志樂進傳》記載: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
  《三國志徐晃傳》記載:從征荊州,別屯樊。
  《三國志滿寵傳》記載:建安十三年,從太祖征荊州。大軍還,留寵行奮威將軍,屯當陽。
  《三國志趙儼傳》記載:太祖征荊州,以儼領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朱靈、李典、路昭、馮楷七軍。
  可見曹操的大將幾乎到齊,是不是這些大將沒有到達烏林,留在荊州各地?答案是否定的。
  所謂“留屯”,說明不是烏林之戰前的部署,而是之後。
  要知道《三國志》是以魏為正統,赤壁之戰乃是曹軍的污點,自然不會多寫,也就沒有他們的具體事蹟了,比如曹軍外姓第一將于禁,他的本傳連“從平荊州”的字樣都沒有,如果不是《趙儼傳》提到他,我們也就沒有他到達荊州的證據了。
  又比如張遼,在庾信的《哀江南賦》中提到:“張遼臨于赤壁,王浚下于巴丘”。
  可見,曹操的主力部隊是悉數開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荊州水軍為主力,進而利用絕對的兵力優勢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荊州水軍,低估了吳軍和長江。

  2、曹操的失誤:
  其實這個問題週瑜已經有很精闢的論述,他分析的四點應該說正是曹操的致命傷。
  (1)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關西軍一直是曹操的威脅。
  (2)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
  曹操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荊州水軍對抗吳軍,可惜他錯了,赤壁之戰前那場接觸戰證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會鎖戰船,只不過正是因為這樣才被敵人火攻。說到底還是水軍不濟造成的。

  (3)又今盛寒,馬無□草;
  《三國志孫權傳》記載: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可見戰馬沒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飢餓與瘟疫是困擾曹軍的兩大難題。這樣的部隊即使數量多也很難取勝。

  (4)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三國志曹操傳》: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江表傳》記載:(曹操)後書與權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週瑜虛獲此名。”瘟疫成了左右戰局的關鍵因素。

  (5)新收劉表之眾,尚未歸心。

反觀 ,
劉孫聯軍則有數優異之處
.齊心
.戰術得宜
.水軍充沛
.冒死決心
.佔天時地利

大致上為這樣吧.....




2009-06-14 11:16:09 補充:
(6)曹操誤用人才
由於官渡之戰曹操因袁軍謀士許攸之降而火燒烏巢取得大勝關系。
因而對於投降之將警覺心下降。因而大意誤信而引致火燒赤壁之敗。
參考: 自己及網上資料 ...., 自己...
2009-06-14 8:54 pm
赤壁之戰:以少勝多的關鍵原因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面對強敵而不懼,揚水戰之長,巧施火攻,以弱勝強,創造了輝煌戰績,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乘勢向江南進軍,一舉奪佔荊州。在此關鍵時刻,本應集中力量,徹底追殲劉備,然後再圖東吳。而他卻驕傲輕敵,同時攻打兩個敵人,以致促成孫劉聯合抗曹,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江南是水網地區,利於水戰,而曹軍長期在北方征伐,不習水戰。曹操在進軍之前雖然訓練了一些水軍,但戰鬥力不強;在進軍中雖然又收降了荊州水軍,但軍心不穩。在這種情況下,要同以水軍立國的東吳進行水上較量,顯然是舍長就短,結果為孫劉所乘,遭到失敗。

孫劉聯軍在赤壁水戰中,之所以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不為強敵所嚇倒,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通過冷靜的分析,既看到曹操16萬大軍壓境,其勢洶洶,又看到曹操後方不穩,部隊遠來疲憊,不服水土,不習水戰;既看到劉備新敗,兵力不足,又看到有利的戰場條件和擁有善於水戰的五六萬水軍,從而具備了取勝的基礎。

二、聯合抗曹,打擊主要敵人。孫權和劉備雖有矛盾,但大敵當前,如果不聯合起來,勢必被各個擊破;而聯合起來,就相對地改變了力量對比,為戰勝曹軍創造了條件。

三、積極迎戰,先機制敵。採取這一方針,是符合當時情勢的。一則曹操輕取荊州,發展過快,兵力不集中,佔領區不鞏固,正可乘其立足不穩而擊之。二是乘戰略要地樊口尚在劉備手中,曹軍尚未達成水陸分進合擊之際,迫曹軍于江上水戰,挫敗其水軍,使其難以順江東下。三是曹操恃勝而驕,先給以迎頭痛擊,使曹軍上下震驚,混亂被動。

四、以長擊短,出其不意。利用擅長水戰的優勢,對遠來疲憊,不善水戰而又麻痹輕敵的曹軍,出其不意地採用火攻,然後乘敵混亂,迅速投入主力,實施有力的突擊,擊敗曹軍。赤壁一戰對於三國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曹操失敗,無力再向江南進軍,孫權和劉備則乘勝發展勢力,擴張地盤,這就為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

孫權:赤壁之戰的關鍵人物

孫權是赤壁之戰的關鍵人物,其他人物都是圍著他轉的。他採納魯肅的意見,派魯肅拉攏劉備,以“共治曹”。在諸葛亮奉劉備命令向孫權求救,要孫權“協規同力”,共破曹操時,孫權“大悅”。可見孫權在戰前就預感到強大的曹操的威脅,而事先採取聯合弱者,共同抗曹的措施。孫劉聯盟,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當曹操戰書到東吳時,東吳內部主戰主和兩派爭辯激烈,孫權全面地、虛心地、反復聽取雙方意見,即使對不合他心意的主和派意見,也耐心傾聽,經過深思熟慮,最後才“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而對於決策前的迎曹論者,他並不懲治,這正是一個卓越的領導人的風度。而且就在辯論進行時,他其實也已盡力作了迎戰的準備,到決策時,精兵“已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誰“在前發”,誰為“後援”,初戰順利怎樣,不順利怎樣,都已考慮、準備好了。這更表明瞭他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難怪被孫權打敗的曹操,也不得不讚嘆地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2009-06-15 00:49:47 補充:
明明問孫劉聯軍能以少勝多的關鍵原因, 點會是曹操!!!!!!!
參考: 中國網 china.com.cn
2009-06-14 6:03 pm
李友松的《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關係之探討》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戰兵敗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蟲病。赤壁之戰的戰場恰恰是當時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的地區,而且時間又是血吸蟲病的感染季節。赤壁之戰是在冬天開始的,但曹軍在轉徙、訓練時間是在秋天。曹操水軍在赤壁之戰戰前染上血吸蟲病,經過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就發病了,致使大戰時疲病交加,不堪一擊。 而劉、孫軍隊長期在血吸蟲流行的疫區中從事生產、生活,士兵體內或多或少已產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這個觀點也有缺陷,曹操水軍主要來自荊州水軍,這些士兵對血吸蟲的免疫力應跟孫劉聯軍應該差別不大,所以該是其他疫病。

在遠流出版,陳正德撰寫的《曹操爭霸經營史》一書中,分析了曹操戰敗的原因。他將主要的失敗原因歸咎於東南風。

曹操用兵如神,俗語說:「說曹操,曹操到」代表曹操用兵的疾如風與侵略如火,劉備在徐州就因準備不及而棄軍逃亡,至荊州赤壁開戰前,又遇到類似狀況。曹操既然用兵謹慎,在赤壁兵敗如山倒的原因除周瑜自身分析的以外,周瑜可能還隱瞞了一個氣候學的事實。在洞庭湖一帶,因為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是北方長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而長江水邊長大者的地利。
參考: wiki
2009-06-14 4:44 am
在夏口,諸葛亮自薦與魯肅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向孫權求救。諸葛亮到達柴桑,先用二分法和激將法遊說孫權,孫權不願受制於曹操,但又擔心曹操勢強,不能匹敵,於是諸葛亮先說明劉備的軍力:「豫州(劉備)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然後分析出曹操的敗處:

曹操勞師遠征,士卒疲憊;
北人不習水戰;
荊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
諸葛亮的結論是如果孫劉聯合,肯定可以取勝,並明示而後三分天下,與吳打曹的形勢,孫權於是立即答應,派周瑜、程普前往幫助劉備。
不過,當時曹操形勢甚盛,以張昭為代表的東吳群臣主張投降,認為曹操是託名漢相,是挾天子以征四方,抵抗的話於理不合;又曹操已佔長江,江東沒有天險可守;曹軍水陸俱下,勢力強大,江東沒有能力抵抗,所以勸孫權迎接曹操;又曹操送來勸降書,信上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恐嚇意味極重。所以在軍事會議上,張昭為首的群臣建議投降曹操,孫權不置可否;魯肅趁孫權如廁機會,偷偷跟到孫權身邊,先指出張昭等不足以採用;又說他自己迎曹操,還可官至州郡,再暗示曹操沒有地方容下曾為一之主的孫權。孫權大嘆張昭等人:「甚失孤望」認同魯肅的說話,魯肅於是再建議追回往鄱陽的周瑜共商對策。
周瑜回來後,亦認為應當抗曹,先後分析曹軍的弱點與諸葛亮的分析亦大致相同:

曹軍疲憊不堪,必生疾病;
天氣盛寒,馬無藁草;
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後患;
捨棄鞍馬,不習水戰,不是中原人之利。
既而進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於是孫權心意堅決,並當眾拔劍切下桌角說:「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以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幫助籌劃,率領黃蓋、韓當、呂蒙、凌統、甘寧、周泰、呂範等及三萬兵沿江而上,與劉備共同抗曹。
在曹營,許多人都認為孫權不敢抵抗曹操,會殺掉劉備,而從曹操的勸降書中亦透露出這種想法,但程昱卻認為正因孫權之名未足而令人憚忌,而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又是萬人敵,孫權必會資助劉備,用劉備之名來對抗曹操。而果然,程昱的說法成為事實。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1.gif
2009-06-14 3:25 am
1981年第11卷第2期的《中華醫史雜誌》發表李友松的《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關係之探討》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戰兵敗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蟲病。
一、根據歷史記載以及近代科學研究,證明血吸蟲病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疾病。《周易》卦象“山風蠱”以及7世紀初葉的《諸病源候論》中已有類似的記載與描述;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其腸壁和肝臟組織都發現有血吸蟲蟲卵,說明當時血吸蟲病已相當流行,連軑侯之妻這樣的貴婦人也難以倖免。而赤壁之戰的戰場恰恰是當時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的地區。
二、從時間上來說,赤壁之戰時間又是血吸蟲病的感染季節。赤壁之戰是在冬天開始的,但曹軍在轉徙、訓練時間是在秋天。曹操水軍在赤壁之戰戰前染上血吸蟲病,經過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就發病了,致使大戰時疲病交加,不堪一擊。
三、那麼,同是在水上作戰,同是在疫區內轉移與行軍,為什麼孫、劉軍隊不染上血吸蟲病呢?人或動物感染血吸蟲病後,體內或多或少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力。劉、孫軍隊長期在血吸蟲流行的疫區中從事生產、生活,士兵感染的血吸蟲病多數是屬於慢性的,急性期早已過去,特別嚴重者也早已死亡。而曹軍剛到南方安營紮寨,士兵不適應疫區環境,急性血吸蟲病突然發作。
有的同志不同意這一說法,他們認為曹軍敗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至於“疫病如何,更有待考查”。(《文匯報》1982年5月25日,季始榮:《曹軍兵敗赤壁是由於血吸蟲病嗎?)理由是:
一.曹操訓練水軍的地點不在血吸蟲病流行的疫區。據歷史記載,曹軍訓練水軍地方應在黃河以北的鄴(今河南安陽縣境),那裏沒有血吸蟲病,時間又是春正月,氣候寒冷,不可能感染血吸蟲病。曹操當時緊緊追趕劉備,途經江陵停留較久是有可能的,但江陵不是水軍基地。曹軍駐留江陵時,不是隆冬時節而是晚秋之時,所以感染血吸蟲病的機會是極少的。
二、史載,曹操水軍除自己在鄴所培訓外,主要來自劉表,他們大多是湖北人,世居於血吸蟲病流行區,具有免疫力。另外,劉璋補充給曹操的兵卒是四川人,亦是來自血吸蟲病疫區,也具一定免疫力,把曹操、孫劉聯軍的免疫力分為急、慢血吸蟲病的兩種不同人群也是不妥當的。
三、血吸蟲病潛伏期一般在一個月左右,因天氣冷熱,時間長短有異。但潛伏期長,發病症狀較輕,曹軍在江陵或行軍途中即使感染血吸蟲病,到十二月(陰曆)才發病機會已經很少,就是發病,症狀也不會重。至於說引起許多官兵同時發病,導致軍事上全線退卻,那就更難想像了。

2009-06-13 19:29:34 補充:
黃蓋認識到了敵我雙方的哪些優勢和劣勢?為什麼要建議用火攻?曹操為什麼會連續兩次上了黃蓋的當而沒有起疑心?赤壁之戰中雙方勝敗的原因各是什麼?

火攻可分為四步:①黃蓋寫信,向曹操假降;②選擇刮東南風的一天,船上裝上引火的材料,駛向曹營;③船接近曹營時,黃蓋命人點火,火船沖進曹營,曹營火光沖天;④周瑜帶兵追殺曹軍,曹操從華容道逃跑。

2009-06-13 19:30:08 補充:
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可列出如下的提綱:兩軍相對(起因);妙計殲敵(經過:黃蓋獻計、寫信詐降、草船沖寨、火燒戰船);大獲全勝(結果)。課文多處寫“東南風”。有四處明寫:“這一天,東南風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忽然有個兵士報告說:“江南隱隱約約有些船帆,趁著東南風向北岸駛來。”“不錯,趁著東南風來的正是黃蓋的船,一共二十條……”“黃蓋叫兵士把二十船蘆葦一齊點著,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纜繩,讓這二十條火船趁著東南風沖進曹操的船隊”。

2009-06-13 19:30:42 補充:
還有兩處暗寫東南風:一處是“黃蓋的船把帆揚足,快得像離弦的箭”,這是因為刮東南風,黃蓋的船由南岸駛向北岸順風順水。另一處是“火又躥上岸去,岸上的兵營也燒了起來”,這是因為東南風急,所以曹操的戰船一下子都著了火,火又躥上岸去,岸上的兵營也燒了起來。

2009-06-13 19:31:02 補充:
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東南風是實施火攻的關鍵條件。說明東吳的將領善於利用天時地利等自然條件。如果沒有這一關鍵條件,火攻就不可能實施。如果東南風不急,船行便不快,火攻也有可能因對方有了防備而失敗。所以,火攻計策之所以能取勝,歸根結底是東吳的將領知己知彼又懂得利用天時之利的結果。


收錄日期: 2021-04-29 20:22: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613000051KK013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