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什麼是詞性(文言文..)?
文言文的詞性多種?
請舉出所有詞性...
以、於:在古文當介詞且意思不當「因為」之解時,往往都是倒裝的句型。其主要結構為動詞+以+名詞或名詞+以+動詞。還原結構為(主詞)+以/於+名詞+動詞。(有時候沒有主詞或是主詞省略)
※也有時候往往古文會省略「於」這個介詞,其主要解構為:動詞+(於)+名詞。此種情形也能夠倒裝,方式如同上述所示,如:
之:當「助詞,無義」的用法時,主要結構為名詞+之+動詞或動詞+之+名詞。
※古人在取他的名時,都會在他的名裡加個「之」字,這個「之」也是沒有意思的,如:
1、《左傳˙燭之武退秦師》裡面的燭之武。
※有時候「之」也同「於」,而在此時就當作「向」或是「從」的意思。主要結構為動詞+之+名詞,如在《王安石˙傷仲永》一文中就很常看到:
1、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仲永之通悟,受於天也。仲永夙慧通達的本領,是從天那裡所賦予的。)
又如「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皆是如此。
而:在古文裡為連詞當「就」、「然後」或是「卻」的意思講時,往往都為英文裡的對等連接詞,比較常見到的主要結構為動詞+而+動詞。後面的動詞有時候會詞性活用成別的詞性。
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人並不是一生出來就知道一切道理的,怎麼能夠沒有疑惑呢?)《韓愈˙師說》
※「而」有時候也同「以」,意思各有不同,但都可看成增加語氣的無義助詞進而省略。結構大致為動詞+而/以+動詞或名詞+而/以+動詞,在駢化散文中很常看到:
1、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陶淵明˙歸去來辭》
※「而」有時候也為連詞,當「倘若」的意思時,其主要結構為名詞+而+一件事/一件敘述/一個動作,如: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倘若沒有信用,就不知道這個人能夠做什麼事了。)《論語˙為政》
於:在當介詞而意思為「向」時,往往都是倒裝句,且其主要結構為動詞+於+名詞,還原結構為於+名詞+動詞,如:
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齊景公於孔子問政。齊景公向孔子問治國之道。)《論語˙顏淵》
乃:如果主要結構為(主語)+乃+動詞+(名詞)時,這是典型的句型,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但此處的「乃」一定是修飾下面的動詞,故為副詞,較常使用跟看到的意思為「才」與「竟然」,如:
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如今他們的智慧竟然比不上他們所瞧不起的人。)《韓愈˙師說》
見:當作「表露」的意思時通「現」,其主要結構為:主語+見,如:
1、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吃不飽,力量不足夠,才能與美好表露不出來。)《韓愈˙雜說四──馬說》
去:較特別的意思是當「距離」的意思解釋,其結構為名詞+去+名詞,如:
1、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這五個人死的時候距離在他們的墓地為他們下葬的今天。)《張溥˙五人碑墓記》
2、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啊!)《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