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詞性~20點

2009-06-13 10:43 pm
什麼是詞性(文言文..)?

文言文的詞性多種?

請舉出所有詞性...

回答 (2)

2009-06-13 10:52 pm
✔ 最佳答案
什麼是詞性(文言文..)?

文言文的詞性多種?

請舉出所有詞性...

以、於:在古文當介詞且意思不當「因為」之解時,往往都是倒裝的句型。其主要結構為動詞+以+名詞或名詞+以+動詞。還原結構為(主詞)+以/於+名詞+動詞。(有時候沒有主詞或是主詞省略)

 ※也有時候往往古文會省略「於」這個介詞,其主要解構為:動詞+(於)+名詞。此種情形也能夠倒裝,方式如同上述所示,如:
  

之:當「助詞,無義」的用法時,主要結構為名詞+之+動詞或動詞+之+名詞。
 ※古人在取他的名時,都會在他的名裡加個「之」字,這個「之」也是沒有意思的,如:
  1、《左傳˙燭之武退秦師》裡面的燭之武。
  
 ※有時候「之」也同「於」,而在此時就當作「向」或是「從」的意思。主要結構為動詞+之+名詞,如在《王安石˙傷仲永》一文中就很常看到:
  1、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仲永之通悟,受於天也。仲永夙慧通達的本領,是從天那裡所賦予的。)
   又如「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皆是如此。


而:在古文裡為連詞當「就」、「然後」或是「卻」的意思講時,往往都為英文裡的對等連接詞,比較常見到的主要結構為動詞+而+動詞。後面的動詞有時候會詞性活用成別的詞性。
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人並不是一生出來就知道一切道理的,怎麼能夠沒有疑惑呢?)《韓愈˙師說》

 ※「而」有時候也同「以」,意思各有不同,但都可看成增加語氣的無義助詞進而省略。結構大致為動詞+而/以+動詞或名詞+而/以+動詞,在駢化散文中很常看到:
  1、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陶淵明˙歸去來辭》
  ※「而」有時候也為連詞,當「倘若」的意思時,其主要結構為名詞+而+一件事/一件敘述/一個動作,如: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倘若沒有信用,就不知道這個人能夠做什麼事了。)《論語˙為政》
  

於:在當介詞而意思為「向」時,往往都是倒裝句,且其主要結構為動詞+於+名詞,還原結構為於+名詞+動詞,如:
  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齊景公於孔子問政。齊景公向孔子問治國之道。)《論語˙顏淵》
  

乃:如果主要結構為(主語)+乃+動詞+(名詞)時,這是典型的句型,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但此處的「乃」一定是修飾下面的動詞,故為副詞,較常使用跟看到的意思為「才」與「竟然」,如:
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如今他們的智慧竟然比不上他們所瞧不起的人。)《韓愈˙師說》

見:當作「表露」的意思時通「現」,其主要結構為:主語+見,如:
1、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吃不飽,力量不足夠,才能與美好表露不出來。)《韓愈˙雜說四──馬說》


去:較特別的意思是當「距離」的意思解釋,其結構為名詞+去+名詞,如:
1、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這五個人死的時候距離在他們的墓地為他們下葬的今天。)《張溥˙五人碑墓記》
2、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啊!)《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
2009-06-13 11:02 pm
文言文的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詞類及詞序兩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話更多的詞類活用現象。
名詞用作動詞:
「驢不勝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名詞「蹄」在此做動詞「用蹄踢」。
「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名詞「王」在此做使動動詞「使……為王」。
名詞用作副詞,常與「然」(……的樣子)連用: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蒲松齡《聊齋志異》),名詞「犬」在動詞「坐」前作副詞「像犬一樣」。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與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修《醉翁亭記》,「翼」在動詞「臨」前作副詞「像翼(翅膀)一樣」。
文言的特殊詞序也是顯著特點之一。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孰」、「何」、「悉」等置於動詞之前: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丘明《左傳》)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王曰:『縛者曷(通「何」)為者也?』」(《晏子春秋》)
在否定句中,用代詞作賓語時,一般都放在動詞前面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之也(《論語》)
與「以」連用的倒裝句: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全石以為底」即「以全石為底」,「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
文言文中常見通假字,出現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觀原因,如一時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觀原因,如避諱等。
「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陶淵明《桃花源記》,「要」,通「邀」,邀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說」,通「悅」,喜悅。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熙」,通「嬉」,開玩笑。

2009-06-13 15:02:41 補充: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詞彙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通常必須以詞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條列,才能完整表達。不過,有個特點可以概括性地觀察:文言文的詞彙較為簡潔,例如:相較於白話文的詞以雙音節為主,文言文中的詞以單音節為主。


收錄日期: 2021-04-16 13:58: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613000051KK009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