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會考中國歷史答案

2009-06-05 4:11 am
1. 資料一:
官員甲:當今聖上還只是個嬰孩!
官員乙:怪不得皇太后也要上朝聽政。是她一個人獨掌朝政麼?
官員丙:不!難道你不知道太后的父親已被任命為大將軍嗎?

資料二:
士人丙:宦官如今控制了朝廷,做官的多是他們的子弟親朋。你看!單超的弟弟是河東太守,徐璜的弟弟是河內太守……
士人丁:這些地方官時常搶奪民房啊!
士人丙:他們都有宦官包庇,誰敢罷免他們?

根據資料一,舉出東漢外戚得以掌權的原因。(2分)
根據資料二,寫出東漢宦官權傾朝野的現象。(2分)

2. 資料二:明太祖時期某官員的日記
洪武七年四月初五日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撰寫奏章,我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將它呈送中書省……
洪武十四年二月初二日
……雖不再是第一次寫奏章,但如今要將它呈送皇帝,心情仍是十分緊張……


資料三:
京城的官員每天上朝之前,必先與妻子訣別;退朝後仍能存活的話,便會慶祝一番。

a. 參考資料二,明太祖時期的官員呈送奏章的程序有甚麼轉變?解釋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2分)
b. 根據資料三,明太祖時期的官員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舉動?(2分)


以上只是部份題目,有無全部答案for reference?
請幫手.....急用!

回答 (1)

2009-06-08 8:08 am
✔ 最佳答案
舉出東漢外戚得以掌權的原因。(2分)
东汉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将,名门大族,他们是豪强地主上层的代表。东汉的外戚,主要有“马、窦、邓、梁”四大家族。东汉明帝的马皇后,是大功臣马援的女儿;章帝的窦皇后,是大功臣窦融的曾孙女;和帝的邓皇后,是功臣邓禹的孙女;顺帝的梁皇后,是功臣梁统的后代。这四大家族,集功臣与外戚于一身,势力非常强大。除了马皇后一门,能够自我谦抑之外,其余的几家,都是专横跋扈,显赫一时。


寫出東漢宦官權傾朝野的現象。(2分)
当皇帝成年后,为了夺回政权,解除外戚的威胁,只有依靠自己身边的宦官了。皇帝幼长深宫,势单力薄,关系最密切者,莫过于宦官。正如《后汉书*宦者列传》所说:“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皇帝自幼,一切就由宦官照管。宦官照管皇帝的日常起居,熟悉皇帝的性情习惯,是皇帝身边唯一的亲信。当皇帝长大成人,要求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力的时候,必然地同企图继续专权的外戚集团产生矛盾。在同外戚集团的斗争中,宦官也就天然地成为皇帝的盟友。于是,在宦官的协助下,皇帝夺回了政权。夺回政权之后,有功的宦官“遂享土地之封,超登公卿之位”,国家的权力便落到了这写有功的宦官手中。然而,当皇帝死去,新君继位,宦官由于政治身份卑贱而不能辅政,于是又有新的外戚上台。这种外戚宦官轮流专权的局面,就成为东汉中后期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


明太祖時期的官員呈送奏章的程序有甚麼轉變?解釋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2分)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於貧民,識字不多,文化水平不高,加之他常年處於征戰中,習慣了軍旅中簡潔明快的公文風格。 即位稱帝后,見朝庭公文氾濫,行文冗長,內容空洞,感到這種文牘主義直接影響到他的政令及時推行,使行政效率低下,於是大加反對。 提倡公文應開門見山、直敘事由,力求簡短扼要、明白易懂,禁止浮辭藻飾、套話連篇和過於瑣細。
即位當年(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他為《大明律》頒布實施而寫的敕令,就簡明、自然、易懂,條理順暢,典雅嚴正。

為節省其時間和精力,提高公文處理效率,他命令上呈奏章的官員,按照他讓內閣制定的統一格式,將公文中的內容用一百以下的字數概括出來,貼附於文尾,以便其迅速了解奏章內容,避免耽擱對急件、要件的處理。 明思宗“崇禎帝熒年禦宇,勵精圖治,省覽之勤,批答之速,近期未有,乃數月之後頗亦厭之,命內閣為貼黃之式。”(20)這是將宋代的引黃制度加以發展完備,它與唐宋時的貼黃制度名同而實異。
明太祖時期的官員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舉動?(2分)
懲處違者以作警示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陳時務書》,洋洋17000字,朱元璋讓人讀給他聽,讀了6300字,沒有涉及到正題,朱元璋大怒,雖知道他是賢良忠臣,還是下令痛打了他一頓板子。 第二天,叫人再讀此文,一直唸到16500字時,才談到正題,說了5件事,只需500字即可。 可見當時官場文風之繁冗。
工部尚書薛祥是個好濫發文、寫繁文的官員,且也是位忠臣,被朱元璋也下令仗死。
這些懲處,朱元璋都是為了剎住繁冗文風,警示百官。



.......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13: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604000051KK014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