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圖中之花叫什麼名?

2009-06-01 5:08 am
從維園緩跑徑一帶都會見到此花,究竟圖中之花叫什麼名及詳細說明其特性?

圖片參考:http://f20.yahoofs.com/hkblog/LCSIPE6CEQJ72mV7VA3n__cNAn4-_55/blog/ap_20090531090240691.jpg.jpg?ib_____Dcf7OtGKf

回答 (2)

2009-06-03 6:15 am
✔ 最佳答案
應該係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鳶尾科。塊莖生長, 高約1米。葉長形似劍; 花聚生成球, 再長成綠柄的大蒴果。
特點: 耐旱耐瘦, 根莖可入藥, 治療咽喉發炎及聲音沙啞。
多年生草本,高0.5~1.5m。根狀莖橫走,呈不規則結節狀,外皮鮮黃色,生有多數須根。莖直立,下部生葉。葉二列,嵌迭狀排列,寬劍形,扁平,長約70cm,寬2~4cm,綠色,常帶白粉,先端漸尖,基部抱莖,兩面無毛,葉脈平行。聚傘花序傘房狀頂生;總花梗和小花梗基部具膜質的苞片;花橘黃色,直徑3~4cm,花被片6,橢圓形,散生暗紅色斑點,內輪3片較外輪3片略小,基部漸狹,合生成短簡狀;雄蕊3,著生在花被片基部;子房下位,3室,花柱棒狀,柱頭膨大,3淺裂,被短柔毛。蒴果三角狀倒卵形至長橢圓形,有3縱稜,成熟時沿縫線3瓣裂,每室有種子3~8枚。種子黑色。近球形,有光澤。花期7~9月,果期8~9月。
生於原野草地、山坡路邊、水邊或溝邊,但一般常栽培供觀賞用。

2009-06-02 22:16:34 補充:
http://www.flickr.com/photos/karinsu99/3284542565/
http://www.smps.edu.hk/eet/b1/2/1_2.htm
2009-06-03 1:09 am
這是一種常見的蝴蝶蘭,早在三四十餘年前就被人們所栽培觀賞,或者更早。原本的舊名 Phalaenopsis deltonii 應是地方土名,命名來源不詳,有一山徑被當地人稱之為 Delton,我們推測Phalaenopsis deltonii一名可能來自這裡﹔值得一提的是,Phalaenopsis deltonii 一名並不是本種園藝上的別名,此名早在三四十年前在菲律賓當地及世界的蝴蝶蘭栽培者所稱呼利用,目前在菲律賓當地亦習慣稱本種蝴蝶蘭的既有的舊名,而不稱Phalaenopsis bastianii。直到1989年,Dr. Henry M Wallbrunn 對本種蝴蝶蘭加以報導,並於 1991 年由Gruss 及 Lutz R闤lke 以論文的形式為本種命名,並發表於《Die Orchidee》,Lutz R闤lke 以子 Bastian R闤lke 之名為榮,遂將這個新發現的品種命名為 Phalaenopsis bastianii ,模式標本現存於德國蘭花協會( Deutsche Orchideen- Gesellschaft )。

部份資料記載本種產於秀克祿群島(Sulu Archipelago),但事實上本種並不產於秀克祿群島,而是產在呂宋島。秀克祿群島位於南菲律賓,緊鄰巴拉望島Palawan Is.,就地理上已經接近婆羅洲,與呂宋島相距甚遠,曾有人以花形花色質疑本種為Phal. lueddemanniana與Phal. mariae的天然雜交,但就地理上的分佈已經明確地否定的這種質疑。

在台灣市場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是將本種誤認為是Phal. mariae 的一型,而有了「綠梗瑪莉」和「黃瑪莉」等有趣的名字,雖然本種的花型花色乍看之下,和 Phal. mariae 十分相像,但本種的花型通常較 Phal. mariae 尖瘦,斑點為不規則的細斑,而不似 Phal. mariae 如潑墨似的斑點,葉片植株的型態亦與 Phal. mariae 差異頗大,花梗的型態與著花方式亦不相同:Phal. mariae 花梗下垂,通常藏匿於葉片後方,質地柔軟分歧性強﹔Phalaenopsis bastianii 花梗通常上舉,有時會因為花梗過長而略為下垂,花梗直地較硬,著花通常集中於花梗的上部。

Phalaenopsis bastianii 是一種非常容易栽培的蝴蝶蘭,開花性良好,並容易在花後於花梗上萌發高苗。
利用水苔盆植或板植均可。


收錄日期: 2021-04-24 10:03: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531000051KK0195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