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夢想」是「信念」的衍生物,這股「信念」驅使人們思考、行為動機。一個人若沒有「信念」,言則沒有憧憬、沒有抱負,推論下去,也就是沒有心靈。人類形形色色的行為,藉由所歸納的信念(邏輯思維)去掌管與操控。人感到飢渴,希望得著膳食飲料、人若感到傷心,奢望得著安慰、好的際遇。生理;心理的需求透過交互作用,產生信念的實踐模型。若要得到推動心靈的力量,也得釜底抽薪,增強實踐信念的動機。
譬如說,小明的夢想是當哲學理論家,小明有這種念頭可能是基於妄想或種種外來困素,在實踐過程中程屢戰屢敗,忽想落荒而逃,放棄夢想,這時候一股「夢想的信念」便奏效。
人若失去夢想(狹義的信念),他的行為便沒有擴充的動機。
信念可能是不理性、天荒夜談。
但是,實踐信念的行為定必需要理性,這種互輔關係可以說得息息相關。一個人的行為,思想就是取決於實現信念的一線之差,夢想,是信念的形體。遞進的層次思模,使得夢想產生更大的力量。
但是,夢想的力量有多大,我們不能因此斷言,亦毋須以確實的數字來衡量。夢想(心靈的力量),已經是得來不易的了…
命運掌握手裡,夢想可以是行為的基本,同時可以是行為的包裝,夢想可以使得行為的動機變得不為短暫,過程更得慰藉,夢想的力量因人而異,若運用恰宜,力量可以無限大;若運用不當,反而叫人腐化。
2009-05-30 09:12:13 補充:
若用科學的角度解釋,
「夢想的力量」能夠減小「夢想成真」構體的能障。
夢想是一股意志或信念,實踐行為才是整個實現夢想過程的核心架構。
這股意志可以說成輔助,成為行為的原動力。
它的意蘊,大多數都會有妄想及假設,有一套預設的過程。
人感到飢渴,希望得著膳食飲料,「膳食飲料」便是預設。
若從這個角度看,夢想可以是腦內預設計劃的初步。
簡單而言,沒有夢想,整個過程就是沒有計劃,沒有計劃?如何成功?
即使最後是「成功」,也不過是偶然、鏡花水月的「成功」,沒有得著。
2009-05-30 09:12:23 補充:
因為他在整個行為動機的初先,他根本沒有想過、策劃這一步,是全賴運氣的罷。
不過,要實踐計劃,倒是要靠自己,外來的力量只是輔助物。
凡事量力而為,稍為想多一步,走多一步。
若抓緊一點夢想,便不要放棄,即使最後的結果是成功與否,夢想的力量亦因而發揮得淋漓盡致,過程經已有所得著。
謹記一點,有夢想不代表會成功,但有夢想的人,過程會得著慰藉,得著享受,夢想的力量,不是在於是否成功,而是驅使人們進步,這股力量,不具決定性的影響,若懂得思索這些,經已有莫大的裨益。
2009-05-30 09:26:10 補充:
修改一些:
2009-05-30 09:12:13 補充 第五行
它的意蘊,大多數都會有妄想及假設,有一套預設的「過程」。
把「過程」改為「結果」。
2009-05-30 09:34:35 補充:
人感到飢渴,希望得著膳食飲料,「膳食飲料」便是預設。
若失去這預設,也則整個行為沒有目標,漫無目的亂奔亂跳。
夢想,可以是預設計劃的結果,使得計劃有方向、有目標、有軌跡。
當然,夢想只能是結果,整個過程的計劃,始終要視乎情況而運用理性、經驗、邏輯去實踐。
2009-05-30 10:11:07 補充:
夢想,是更空幻、更龐大的信念。
人感到飢渴,希望得著膳食飲料,「膳食飲料」便是預設。
若有人藉此原由希望做廚師,善心供應膳食。
這就是我所指的「遞進的層次思模」。
夢想的力量,是取決於對該物的渴望(信念)程度,建造承載夢想的漂泊之舟。
可想而知,若只是基於一時雅興而衍生的「夢想」,力量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