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小檔案

2009-05-27 3:13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
起因:德國等同盟國與法國……等協約國在____及____上爭霸
結果:_____戰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
起因:世界經濟衰退,____.____.____等軸心國發動X略戰爭…
結果:_____戰勝

答橫線上的問題

回答 (9)

2009-05-27 3:58 am
✔ 最佳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戰
起因:德國等同盟國與法國……等協約國在_同盟國及協約國
上爭霸
結果:協約國戰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
起因:世界經濟衰退,中、美、英、蘇、法等軸心國發動X略戰爭…
結果:美國戰勝
2009-05-31 6:11 am
起因:德國等同盟國與法國……等協約國在政治及經濟上爭霸
結果:協約國戰勝

起因:世界經濟衰退,日本.德國.義大利等軸心國發動X略戰爭…
結果:同盟國戰勝
參考: 今日常識
2009-05-29 9:59 pm


巴爾幹
巴尔干半岛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奧匈和俄國的利益衝突源於巴爾幹半島,在1878年,在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则在赫塞哥維納、波斯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地利的擴張。此後,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编辑]普法戰爭


主条目:普法戰爭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6/Guetteur_au_poste_de_l%27%C3%A9cluse_26.jpg/180px-Guetteur_au_poste_de_l%27%C3%A9cluse_26.jpg



圖片參考:http://hk.knowledge.yahoo.com/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17年,法國戰壕之情景。更多照片可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彩色照片取得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于是在1870年誘導法國挑起戰端。這場戰爭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並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定下的和約條件苛刻,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戰後法國人一直謀求報復德國,推動復仇主義,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原因。

結果:_____戰勝
英國、法國、俄國和意大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
起因:世界經濟衰退,____.____.____等軸心國發動X略戰爭…
結果:_____戰勝
[1]交戰雙方是以中華民國、美國、英國、自由法國、蘇聯等為主的政府組織組成同盟國,與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等為主的軍國主義國家組成軸心國集團。


盟國


主條目: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屬同盟國的國家,主要是由英國和法國主導,承諾波蘭安全的成員國所組成。法國在秋季脫離,使得英國成為同盟國的主力國家。其他剩餘的成為多半是英聯邦國家或地區。在1936年和1937年二次大戰已經於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與日本侵略中國時,在非洲與亞洲展開。但是歐洲戰場一直尚未正式進行戰事,直到1939年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時才爆發。隨後歐洲、太平洋與中國就成為了二次大戰的主要戰區。1944年印度派遣部隊協助英國,並幫助其自日本手中奪回緬甸。1941年,蘇聯成為對抗納粹德國的主力,因此英國接受了屬於共產主義的蘇聯進入同盟國。一開始英國對於帶領蘇聯顯得缺乏信心,因為蘇聯曾是身為入侵波蘭的敵對國家,即使邱吉爾在1939年表示,蘇聯是位於德國邊界、希特勒無法攻破的最有力反納粹前線。不過在蘇聯加入同盟國後,也的確成為要努力消滅德國「威瑪共和國」的主要力量。1941年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正式參與了戰爭。成為了同盟國一方的美國決定支援盟軍的兩個主要戰區。在此之前美國對戰爭的幫助是在於補給與運輸物資的後勤工作,但是在受到日本的攻擊後,美國開始提供了武力作戰的支援。在戰爭期間加入同盟國的國家數量多於軸心國,不僅是受到軸心國攻擊的國家參政,也有許多其他間接支援同盟國的國家,在戰爭期間與戰後都提供了許多支援,藉以取得同盟國提供的武力保護。






2009-05-27 5:44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
起因:德國等同盟國與法國……等協約國在_歐洲_及_非洲_上爭霸
結果:_協約國_戰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
起因:世界經濟衰退,_德國_._意大利_._日本_等軸心國發動X略戰爭…
結果:_盟軍_戰勝
參考: me
2009-05-27 5:02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
起因:德國等同盟國與法國……等協約國在_歐洲_及_非洲_上爭霸
結果:_協約國_戰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
起因:世界經濟衰退,_德國_._意大利_._日本_等軸心國發動X略戰爭…
結果:_盟軍_戰勝
參考: 自已
2009-05-27 4:39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唔識
第二次世世界經濟衰退,德國.日本.意大利等軸心國發動X略戰爭…界大戰
結果:盟國戰勝

2009-05-26 20:55:52 補充:
第一次世界大戰
起因:德國等同盟國與法國……等協約國在經濟及政治上爭霸
結果:協約國戰勝
參考: 自己
2009-05-27 4:20 am
第一次: 政治 經濟 協約國 第二次:德國,日本,意大利 同盟
2009-05-27 3:41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及協約國
協約國戰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
納粹德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
參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9-05-27 3:28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又稱為「歐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了協約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

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戰線主要分爲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1](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1918年8月至9月間,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譁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1939年-1945年),是至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是以中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軍國主義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結束。

儘管在1939年9月前,衣索比亞的抗義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起始於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等反軍國主義的抵抗已經開始,但普遍持有歐洲中心觀的學者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7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據估計,大戰期間,錢財損失約13850億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壞。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的損壞,則難以估計。


收錄日期: 2021-04-19 17:40: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526000051KK0140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