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星雲大師的簡介生平(20點)

2009-05-27 1:04 am
最近看了一些報導覺得星雲大師真的很偉大
所以想要多了解一下星雲大師的生平
還有對社會上的諸多貢獻
拜託大家提供給我資料

回答 (6)

2009-05-27 1:34 am
✔ 最佳答案
●○●○●○●○●○●○●○●○●○●○●○●○●○


●星雲大師的簡介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7%B0%A1%E4%BB%8B&btnG=Google+%E6%90%9C%E5%B0%8B&meta=&aq=f&oq=

●星雲大師的生平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7%94%9F%E5%B9%B3&btnG=%E6%90%9C%E5%B0%8B&meta=cr%3DcountryTW&aq=f&oq=

●星雲大師的社會貢獻
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p=%E6%98%9F%E9%9B%B2%E7%A4%BE%E6%9C%83%E8%B2%A2%E7%8D%BB&fr=yfp&rd=r2


●○●○●○●○●○●○●○●○●○●○●○●○●○


★星雲大師的簡介

星雲大師,江蘇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十二歲在南京棲霞山禮志開上人出家。嘗學於棲霞律學院、焦山佛學院,後授記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曾任白塔國民學校校長、《怒濤月刊》主編、南京華藏寺住持。


★星雲大師的生平

西元1949年春來臺,主編《人生雜誌》、《今日佛教》、《覺世》等刊物。 一九五二年至宜蘭雷音寺成立念佛會、弘法團等組織,奠定爾後弘法事業基礎。 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樹立「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百餘所寺院道場,如西來寺、南天寺、南華寺等,分別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一九六四年起,在海內外設立十五所佛教學院,培養佛門專業人才。此外,為推行社會教育,又創建智光中學、普門中學、並於一九八O年應邀擔任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所長。一九九一年,在美國創建西來大學,在宜蘭籌建佛光大學,在嘉義成立南華管理學院,經教育部核准,於一九九六年九月開始招收學生。

西元1957年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後改為佛光出版社,出版各類佛教叢書和視聽教材。一九七七年成立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目前已流通的有《佛光大辭典》、《阿含藏》和《禪藏》。一九五六年接辦《覺世》,一九七九年發行《普門雜 誌》,每期在全世界的發行量逾三十萬份。一九八三年在佛光山成立佛教文物陳列館,其後相繼在海內外創立佛光緣美術館、滴水坊等,融文化、藝術、休閒於一爐。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十大弟子傳》、《玉琳國師》、《無聲息的歌唱》、《星雲禪話》、《星雲法語》、《星雲百語》、《星雲大師講演集》等書,流傳甚廣。一九五七年在宜蘭民本電臺播出「佛教之聲」,一九七九年起於中華電視公司播出「甘露」、「星雲法語」,後又於中國電視公司開播「信心門」、「星雲說」,於美國北美衛視臺、臺灣電視公司播出「星雲禪話」等節目,首開電臺、電視弘法之先河。

西元1985年,辭退佛光山宗長一職後,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被推選為第一屆第二屆理事長,一九九一年創辦中華佛光協會,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於洛杉磯成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被推舉為總會長,至一九九五年止,於世界五大洲成立百餘個(總)協會,達到「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常流五大洲」的人間佛教理想。     


★星雲大師的社會貢獻

大師一生得獎無數,除屢獲中華民國各級政府頒獎表揚之外,在國際間也是德風遠播,舉其犖犖大者,如一九七八年榮膺美國東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係我國獲此殊榮之第一位比丘;一九九二年被公推為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永久榮譽會長 ,一九九五年榮獲全印度佛教大會頒贈象徵佛教界的諾貝爾獎——佛寶獎,一九九七年在義大利梵諦岡與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進行世紀宗教對話,二○○○年四月一日創辦《人間福報》。大師對於佛教的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未來化、國際化的發展,厥功甚偉!

2009-05-26 18:49:53 補充:
★星雲大師的社會貢獻

大師成立「財團法人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由慈容法師擔任會長。服務項目從兒童福利到老人福利工作、從醫療照顧到志願服務的推廣,提供各項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服務範圍遍及全省各縣市,期將愛心的種子散播於社會每一個角落,使受者如獲甘霖,展現生機。
「慈悲基金會」專責辦理:一、老人福利,二、兒童福利,三、殘障福利,四、貧困病患醫療補助及雲水醫院義診,五、低收入戶之照顧,六、急難救助,七、僧伽病患,八、貧困喪葬補助,九、友愛服務及獨居老人照顧,十、器官移植之補助等業務。以佛法為經,慈悲為緯,交織出一片人間淨土。

2009-05-26 19:01:09 補充:
★星雲大師的社會貢獻

大師與交通銀行經理徐槐生發起設立「大慈育幼院」。一九七○年十二月十五日經高雄縣政府核准正式成立。一九七五年元月六日,新院舍落成,更名為「佛光山國際兒童村」,不分地域國籍,收容各國失怙幼童,成為佛教界第一所收容國際兒童之育幼院。
一九六七年於高雄大樹鄉創建佛光山﹐以人間佛教為組織的核心價值﹐「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為組織四大使命﹐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等事業。自創建佛光山三十五年以來﹐已經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二百餘所道場﹐其中西來寺﹑南天寺﹑南華寺更
是分別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

2009-05-26 19:08:51 補充:
★星雲大師的社會貢獻

西元1991 年:「國際佛光會」﹐至今已於世界五大洲成立百餘協會。
西元1998年:遠至印度傳授國際三壇大戒及多次在家五戒﹑菩薩戒﹐將南傳國家失傳一千多年的比丘尼戒恢復起來。
西元1998年:從印度恭迎佛牙舍利來臺安奉﹐是佛教界一大盛事。
西元1998年:成功推動農曆四月八日佛誕節國定假日的設立﹐成為佛教東傳中國二千年來首度國定佛誕節。
西元2001年:前往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地點為罹難者祈福祝禱。
西元2002年:與中國大陸達成佛指舍利來台供奉協議。隨後組成「台灣佛教22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員會」﹐寫下兩岸宗教交流新頁﹐也為兩岸和平交流跨入新的里程碑。

2009-05-26 19:14:29 補充:
★《星雲大師--生涯規劃:第1個十年「成長的人生」1-10歲 》

1.勤勞:家人外出工作,他自己在家主動打掃、燒水、煮飯、劈柴、牧牛、犁田、插秧、整理環境等,從小他都一一做過。從生活的工作經驗裏,他學會了重視實際,而非只有理論。
2.慈悲:大師一生受外婆影響很大,外婆信佛虔誠,個性慈悲。從小耳濡目染下,他不敢打死一隻蚊蟲、蒼蠅、螞蟻,而且對小動物很有愛心。他曾把一隻受傷缺喙的小雞養大並能下蛋。創建佛光山後,開山寮經常有受傷的鴿子、松鼠,他細心照顧,為牠們取名「滿飛」、「滿地」,三十多年來不知凡幾。佛光山從開山時的鳥不生蛋,到現在經常有近百種鳥兒鳴叫。

2009-05-26 19:16:39 補充:
★《星雲大師--生涯規劃:第2個十年「學習的人生」 11─20歲 》

1.大師十二歲出家,開始學習出家人的律儀生活,接受佛學院「有理無理都受」的打罵教育,養成他認錯的性格,甚至受到無情的處分,也不會有怨言。
2.此時期養成他「不買」的習慣,因為「沒有錢」。人在貧窮的時候,反能激發智慧,所以任憑再大的逆境,總有克難的方法可以解決問題。
3.大師的人生觀「以無為有」,他一生「什麼苦都能吃」,三餐經常以茶泡飯,一飯一菜一湯,一生一以貫之。他的一生沒有假期,經常路上辦公,分秒必爭,所以提倡「人生三百歲」,這都是這個時期養成的觀念。

2009-05-26 19:18:21 補充:
★《星雲大師--生涯規劃:第3個十年「參學的人生」21─30歲》

1.大師雖然沒有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但接受了一連串完整的佛門教育。二十歲離開佛學院擔任國民小學校長,學習行政與人事工作的協調。
2.在大陸他聆聽過太虛大師講演,親近過金山寺住持太滄老和尚。到了台灣,受妙果老和尚知遇,替他翻譯。也曾與慈航法師討論未來佛教發展的方向;與大醒法師研議佛教如何現代化與制度化;與東初法師論議「利眾與自利」、「傳統與現代」等問題。
3.大師二十三歲到台灣,直到三十歲之間,走遍台灣每個大小寺院;一生弘法,坐過各種交通工具,受到軍方邀請,為陸海空各種軍種開示,軍方以專機、戰艦等各種交通工具接送。

2009-05-26 19:19:08 補充:
★《星雲大師--生涯規劃:第4個十年「文學的人生」31-40歲 》

1.五十年前,大師二十六歲到宜蘭,開始走上弘法之路。因為自覺沒有專長,難以立足社會,因此從事寫作弘法。
2.為了帶動佛教文化,他經常「以文會友」。 當時的文學家,如郭嗣汾、公孫嬿、朱橋、何凡、高陽、司馬中原,都成為很好的文友。
3.寫作之餘也編雜誌、替報紙副刊寫文章、為廣播電台寫廣播稿。尤其寫評論性文章護教,曾與《菩提樹》雜誌朱斐居士論辯,也曾撰文抗議顧正秋演出「火燒紅蓮寺」有損佛教形象。大師覺得衛教護法是每個佛子應負的責任,做人就要有道德勇氣,要讓佛教有聲音。

2009-05-26 19:19:46 補充:
★《星雲大師--生涯規劃:第5個十年「哲學的人生」41-50歲 》

1.早年因經常撰文寫作,被稱為「佛教的文藝明星」。但大師深知這個讚譽並不能獲得佛教界的認可,如同胡適先生曾稱曼殊大師是「二十世紀上半的文學代表」,但在佛教界沒有人稱他「曼殊大師」,只稱「蘇曼殊」,因此大師認為要有哲學的人生。
2.辦佛學院時,他請楊國樞、韋政通、陳鼓應、王淮、唐亦男老師教《老子》、《莊子》,啟發同學的哲學思想。
3.民國八十二年建立禪堂,從參禪打坐中思惟宇宙、人生、生死等問題;每年舉辦學術會議,從佛法義理的論述,開拓、發展、昇華思想。大師不但自己努力在做,也鼓勵弟子、信徒一起參與。

2009-05-26 19:22:22 補充:
★《星雲大師--生涯規劃:第6個十年「歷史的人生」51-60歲 》

1.民國五十二年開辦壽山佛學院,五十六年創建佛光山,並陸續送弟子出國留學,希望從發展佛光山,繼而為佛教開創歷史,為人間留下功德事業。甚至他現在是三所大學、十六所佛學院的創辦人。
2.民國六十六年成立《大藏經編修委員會》, 陸續把藏經加以標點、分段、注解,重新編印成《佛光大藏經》,並將藏經翻譯成白話文,出版《中國佛教經典寶藏》。
3.民國八十一年成立「國際佛光會」,為發展國際佛教、落實「佛教本土化」,期能邁向「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目標。

2009-05-26 19:23:00 補充:
★《星雲大師--生涯規劃:第7個十年「倫理的人生」61-70歲 》

1.「人間佛教」要有人間的性格、人間的倫理、人間的秩序,需要從「人」做起,甚至要從「自己」做起,凡事不要求別人。
2.他為徒眾父母舉辦「佛光親屬會」,大師與他們的關係定名為「親家」。他們將兒女交給大師,為佛教服務,大師則以天下人的父母為父母。
3.他成立「功德主會」,把信徒定位為「佛教的老闆」;他訂定各種功德主福利辦法,一方面替佛教報恩,同時也讓信徒在有生之年都能「往生」佛光淨土。
4.六十歲那年,大師邀請一千三百位六十歲的信徒與他一起過生日。他覺得世界不是他一個人的,是大家的,應該有「同體共生」的觀念,大家要做「地球人」。

2009-05-26 19:24:39 補充:
★《星雲大師--生涯規劃:第8個十年「佛學的人生」70歲以後》

1.世界和平要靠佛教,現在世界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爭」、「恐怖份子」,擾得人心惶惶。世界要和平,要發揮人性的慈悲、無私,要講究緣起性空、六度四攝、因果報應等,這些都是促進世界和平的無形力量。
2.為了提倡人間佛教,發展現代化佛教,提昇佛教義理研究,建立人間佛教的思想體系,民國九十年發行《普門學報》,提供學者發表人間佛教學術論文的園地。
3.人我是同體的,生命是不死的,此生不能完成的事,還有來生。大師生生世世都有願力為眾生服務,為世界和平努力。祈願大眾都能獲得幸福安樂、解脫自在。虛空有盡,世界有盡,大師的願力無有窮盡。
2009-05-27 1:36 am
釋星雲(1927年-),俗名李國深,農曆七月廿二日出生,原籍中國江蘇江都,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佛光山開山宗長,佛光山寺第一、二任住持。



圖片參考: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rushwork/photogallery/photogallery/photo00011163/93.jpg



圖片參考: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rushwork/photogallery/photogallery/photo00011163/86.jpg



圖片參考: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rushwork/photogallery/photogallery/photo00011163/84.jpg



圖片參考: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rushwork/photogallery/photo00005060/97071906.jpg



2015-05-01 12:54 p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09-07-09 6:43 pm
good!

厲害厲害!
2009-05-27 5:46 pm
這個問題,網路上面答案粉多,
天下文化也出了<傳燈>一書,
不過最貼切的,還是星雲大師自己自敘的詩:

心懷度眾慈悲願,

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功德,

佛光普照五大洲。
參考: 佛光山網站
2009-05-27 3:23 am
他是大陸人有些話他講的很深奧


收錄日期: 2021-04-26 16:41: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526000015KK0594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