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清朝 康熙時期的3藩

2009-05-26 12:30 am
我想問miss話當年既三藩係:

1.吳3桂
2.耿繼茂
3.孔有德

但網上話當年既三藩係:

1.吳3桂
2.耿繼茂
3.尚可喜

咁其實邊個先岩呀?

回答 (4)

2009-05-26 8:58 am
✔ 最佳答案
首先你要明白清初為何有三藩。
滿州人入侵中國時,本身兵力人口都遠比漢人為少,所以在平定南方時,都倚重很多漢人的降將降兵。這些投降滿清的漢人將領因功大且握有重兵,滿州人對他們都有所顧忌,故為他們列土封王,當時被滿清封王的漢人將領主要有:
平西王吳三桂:
這個引清兵入關,又親手領兵入緬甸捉拿南明桂王並將處死,並帶頭起兵反清的大漢奸,相信不用多介紹。
定南王孔有德:
孔有德本是明末駐守鴨綠江口皮島的將領毛文龍的手下,後來毛文龍因違反軍紀被袁崇煥所殺,孔有德不久投奔滿清。後來滿清入關,孔有德協助滿清平定南方,被封為定南王,但在順治年間,孔有德領清兵攻打桂林時被明將李定國打敗,之後自殺。由於孔有德沒有兒子,他的定南王爵位沒有人承繼,故被清廷取消了,但孔有德有一女兒孔四貞卻被孝莊皇太后收為養女,成為清朝唯一被冊封為格格的漢人。
孔有德的平南王位在他死後已被清廷取消,故他不屬三藩之一。
靖南王耿仲明、耿繼茂、耿精忠
清初靖南王的王位是傳了三代的,最初封為靖南王的是耿仲明,他與孔有德一樣原本都是毛文龍的部下,毛文龍被殺後,他與孔有德一同降清,後來滿清入關,耿仲明協助清廷平定南方,在順治年間被封為靖南王,後來耿仲明被指私裝逃人而畏罪自殺,靖南王的王位由他的兒子耿繼茂承繼,而清廷也將福建作為靖南王的封地。
後來耿繼茂在康熙十年病故,他的長子,也就是耿仲明的長孫耿精忠繼承靖南王位,兩年後,就聯同吳三桂等起兵反清,故三藩之亂時,領兵反清的靖南王不是耿仲明及耿繼茂,而是耿精忠。
耿精忠除了聯同吳三桂,也聯合台灣的鄭經一同反清,但後來耿精忠與鄭經內閧,鄭經派兵攻佔福建部份沿海島嶼,耿精忠憤而降清,但當三藩之亂平定後,清廷仍將耿精忠處以極刑。
平南王尚可喜
尚可喜在明末領兵駐守東北旅順對開的廣鹿島,後來孔有德耿仲明降清後,領清兵攻佔廣鹿島,尚可喜兵敗降清,也像孔有德耿仲明一樣在滿清入關後協助清廷平定南方,更被封為平南王,封地在廣東。
吳三桂反清時,尚可喜對清廷尚算忠心,並將吳三桂游說他作反的書函呈上清廷。但他的兒子尚之信卻支持反清,並將尚可喜軟禁,起兵反清,尚可喜也因憂憤病故,尚之信繼承平南王。後來尚之信不滿吳三桂干涉廣東事務,倒戈協助清廷對付吳三桂,但康熙始終懷疑尚之信有異心,後來迫令他自殺。
所以三藩亂起,當時領兵反清的三藩應該是: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
參考: 姜公鞱:明清史
三藩之亂發生在清朝康熙皇帝統治時期。康熙皇帝親政以後,國內外形勢十分嚴峻,清政府的權力還不能行使全國。同中國歷史上的一切 封建 君主一樣,康熙絕不能容忍藩臣分權,因此,康熙把平定三藩之亂作為他親政後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圖片參考:http://tw.f14.yahoofs.com/myper/i3CNoEPFQEShLEM2fIAWug--/blog/ap_20061207041321860.jpg?TTAicIKBgerW3HQf

“三藩”是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都是早期投降清朝的明朝將領,滿清入關後,他們為清朝南征北戰,鎮壓各族人民的反抗鬥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清朝政府封為王,給予高官厚祿。



三王各擁重兵,割據一方,儼然是三個獨立王國,號稱“三藩”。其中,吳三桂勢力最大,兵力不下七萬人,耿精忠和尚可喜二藩,合起來也有兩三萬兵力,“三藩”的總兵力,幾乎相當於清政府綠營兵的一半,因此對於中央集權國家,乃是一大威脅。

三藩在滇、黔、粵、閩等控制地區內鑄錢、煮鹽、販洋、開礦,橫徵暴斂,其中,吳三桂控制西南地區,政治上,大搞獨立王國,廣收黨羽,安置親信,招攬人才,操練士兵,積極擴大自己勢力。凡他任命的官吏將領不受中央吏部和兵部控制。他甚至可以向川、陝、兩湖或其他各地選派官吏,名為“西選”,“西選之官幾遍天下”。

在經濟上,他壟斷了地方財政,在雲南“廣征關市、榷稅鹽井、金礦、銅山之利”,還“招徠商旅,資以藩本,使廣通貿易,殖貨財”,財政收支中央戶部不得過問,借此來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

三藩在其統治的藩國內,無法無天,多行不法之事。吳三桂本人大肆兼併土地,不僅將雲南明代黔國公沫氏的田莊全部據為己有,還將已歸農民耕種的明代衛所軍田占為己有。尚可喜在廣東也如此,其子尚之信酗酒嗜殺,耿精忠在福建“橫征鹽課,擅設船舶,苛派夫驛,勒索銀米,久為民害。

清政府由於政權初建,兵力不足,因此對“三藩”寬縱容忍。直到康熙清除鼇拜,集中權力,才開始動手除掉“三藩”這個心腹大患。康熙熟讀經典,歷史上藩鎮分權尾大不掉的惡果,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他決意撤藩。他把此事作為自己親政後急待解決的三件大事之一,書于宮中柱上,時常看到,積極尋找解決三藩問題的有利時機。

1673年,尚可喜因年事已高,便上書要求回遼東養老,並提出由他的兒子尚之信承襲王爵,繼續留鎮廣東,康熙抓住這一時機,不同意尚之信留鎮廣東而決令撤藩。令其全家率部遷歸遼東。

吳三桂和耿精忠聞風後,決定以退為進,上疏假意要求撤藩以試探清政府態度,給朝廷施加壓力,康熙認為:“吳逆蓄謀久,不早圖之,養癰成患,何以善後狀況且勢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制之。”因此當機立斷,准二藩所請,下令同時撤藩。

果然如康熙所料,吳三桂一接到撤藩的旨意,立即於1673年11月,首先舉兵叛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興明討虜”為號召,一面傳檄天下,一面派兵進攻湖南,迅速佔領貴州、湖南、四川等省。

1674年3月,耿精忠響應吳三桂,在福州起兵叛亂。

1676年2月,尚之信也在廣東起兵響應叛亂。許多漢族提督也紛紛樹起叛旗,響應叛亂。一時之間,戰火遍及滇、黔、閩、粵、桂、湘、鄂、川、陝等省,叛軍氣勢,銳不可當。

但吳三桂在戰略上犯了保守主義的錯誤。攻入湖南後不趁勢渡江前進,而是在湖南採取守勢。

當吳三桂在雲南發動軍事叛亂的消息傳到北京,清廷內部意見分歧,其中只有少數人堅決主張平叛,大多數人主張不要動武,或主張恢復三藩的權力,向吳三桂讓步;或主張“裂土罷兵”。(《東華錄》康熙十五年四月)承認分裂割據的合法化。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康熙帝力排異議,決定削平叛亂,維護國家的統一,他調集軍隊採取重點進攻吳三桂的叛軍,對另二藩及各地督撫則實行分化瓦解和軍事進攻並用的政策。首先下令處決留京為質的吳三桂長子吳立雄和孫子吳世霖,以表示平叛決心。

康熙帝運籌帷幄,調遣軍隊,分兵三路,以湖廣為主戰場,派主力正面設防,以吳三桂針鋒相對,並伺機迂回江西,襲取長沙,斷敵糧道。

以陝甘川為西線,派重兵阻擊叛軍北上,並收復一些地區。以江西浙江為東線,分兵駐守重鎮,保衛江南富庶之地,切斷吳三桂與耿精忠的軍事聯繫。
與此同時,康熙採取“剿撫並用”之策,對叛軍進行分化瓦解,他下令停撤平南、靖南二藩,進爾招降耿精忠、尚之信。

三藩之亂之所以失敗,其主要原因是三藩之亂不得人心,遭到人民的聲討。吳三桂早先投降清朝,又鎮壓人民抗清鬥爭,早已聲名狼籍;明末以來歷時四十年之久的戰爭,剛剛結束,階級矛盾已相對緩和,人民希望和平統一安定,不願戰爭;再加上吳三桂戰略上的失誤,致使三藩失敗。三藩之亂的平定,使國家重新統一,鞏固了清王朝的統治。
中史---清朝 康熙時期的3藩
參考: 天之心
2009-05-26 4:13 am
三藩
清朝初年,由于顺治、多尔衮等清朝统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以汉制汉”,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一些南方省份:

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
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
耿仲明封靖南王,镇守福建,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
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拥有直属军队、可调整税赋等。

郑经是世袭南明延平郡王而与清帝国敌对的台湾统治者,亦以“反清复明”的名义,加入三藩的行列,参与此次的反清战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001回答者說得好,你miss真是未讀過中史.

2009-05-25 20:16:43 補充:
連耿继茂都是錯一, 因耿继茂是耿仲明封靖南王的仔!!!!!
2009-05-26 1:00 am
你老師有無讀過中史架?書都有寫啦!

平定諸王之後,清廷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尚可喜為「平南王」,耿繼茂為「靖南王」,這就是清初的三藩。三藩之中,以吳三桂居功最高,勢力也最強。

公元1673年,吳三桂以復明為號召,掀起「三藩之亂」,但吳三桂叛明降清,今又反清,故不得國人支持,三藩之間又不能合作,先後被清廷分化,逐個擊破。公元1681年,三藩平定。

孔有德約1602-1652):
明清之際遼東蓋州衛(今遼寧蓋縣)人,字瑞圖。崇禎初為登州參將。崇禎四年(1631年)率軍援遼,至吳橋起兵叛明。旋陷登州地區,自稱都元帥。六年(1633年)與耿仲明渡海降後金,授都元帥。崇德元年(1636年)封恭順王。後隸漢軍正紅旗。從清兵入關,進攻陝西大順軍,又下江南。順治三年(1646年),授平南大將軍,下西南諸地。六年(1649年)改封定南王,駐桂林。九年(1652年),李定國軍破桂林,兵敗自殺。

孔有德於1652年死左,三藩於1673年先開始,咁又點反清呢?而且佢係俾李定國迫死,李氏係抗清明士,所以完全錯啦。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38: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525000051KK0090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