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亂發生在清朝康熙皇帝統治時期。康熙皇帝親政以後,國內外形勢十分嚴峻,清政府的權力還不能行使全國。同中國歷史上的一切 封建 君主一樣,康熙絕不能容忍藩臣分權,因此,康熙把平定三藩之亂作為他親政後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圖片參考:
http://tw.f14.yahoofs.com/myper/i3CNoEPFQEShLEM2fIAWug--/blog/ap_20061207041321860.jpg?TTAicIKBgerW3HQf
“三藩”是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都是早期投降清朝的明朝將領,滿清入關後,他們為清朝南征北戰,鎮壓各族人民的反抗鬥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清朝政府封為王,給予高官厚祿。
三王各擁重兵,割據一方,儼然是三個獨立王國,號稱“三藩”。其中,吳三桂勢力最大,兵力不下七萬人,耿精忠和尚可喜二藩,合起來也有兩三萬兵力,“三藩”的總兵力,幾乎相當於清政府綠營兵的一半,因此對於中央集權國家,乃是一大威脅。
三藩在滇、黔、粵、閩等控制地區內鑄錢、煮鹽、販洋、開礦,橫徵暴斂,其中,吳三桂控制西南地區,政治上,大搞獨立王國,廣收黨羽,安置親信,招攬人才,操練士兵,積極擴大自己勢力。凡他任命的官吏將領不受中央吏部和兵部控制。他甚至可以向川、陝、兩湖或其他各地選派官吏,名為“西選”,“西選之官幾遍天下”。
在經濟上,他壟斷了地方財政,在雲南“廣征關市、榷稅鹽井、金礦、銅山之利”,還“招徠商旅,資以藩本,使廣通貿易,殖貨財”,財政收支中央戶部不得過問,借此來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
三藩在其統治的藩國內,無法無天,多行不法之事。吳三桂本人大肆兼併土地,不僅將雲南明代黔國公沫氏的田莊全部據為己有,還將已歸農民耕種的明代衛所軍田占為己有。尚可喜在廣東也如此,其子尚之信酗酒嗜殺,耿精忠在福建“橫征鹽課,擅設船舶,苛派夫驛,勒索銀米,久為民害。
清政府由於政權初建,兵力不足,因此對“三藩”寬縱容忍。直到康熙清除鼇拜,集中權力,才開始動手除掉“三藩”這個心腹大患。康熙熟讀經典,歷史上藩鎮分權尾大不掉的惡果,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他決意撤藩。他把此事作為自己親政後急待解決的三件大事之一,書于宮中柱上,時常看到,積極尋找解決三藩問題的有利時機。
1673年,尚可喜因年事已高,便上書要求回遼東養老,並提出由他的兒子尚之信承襲王爵,繼續留鎮廣東,康熙抓住這一時機,不同意尚之信留鎮廣東而決令撤藩。令其全家率部遷歸遼東。
吳三桂和耿精忠聞風後,決定以退為進,上疏假意要求撤藩以試探清政府態度,給朝廷施加壓力,康熙認為:“吳逆蓄謀久,不早圖之,養癰成患,何以善後狀況且勢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制之。”因此當機立斷,准二藩所請,下令同時撤藩。
果然如康熙所料,吳三桂一接到撤藩的旨意,立即於1673年11月,首先舉兵叛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興明討虜”為號召,一面傳檄天下,一面派兵進攻湖南,迅速佔領貴州、湖南、四川等省。
1674年3月,耿精忠響應吳三桂,在福州起兵叛亂。
1676年2月,尚之信也在廣東起兵響應叛亂。許多漢族提督也紛紛樹起叛旗,響應叛亂。一時之間,戰火遍及滇、黔、閩、粵、桂、湘、鄂、川、陝等省,叛軍氣勢,銳不可當。
但吳三桂在戰略上犯了保守主義的錯誤。攻入湖南後不趁勢渡江前進,而是在湖南採取守勢。
當吳三桂在雲南發動軍事叛亂的消息傳到北京,清廷內部意見分歧,其中只有少數人堅決主張平叛,大多數人主張不要動武,或主張恢復三藩的權力,向吳三桂讓步;或主張“裂土罷兵”。(《東華錄》康熙十五年四月)承認分裂割據的合法化。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康熙帝力排異議,決定削平叛亂,維護國家的統一,他調集軍隊採取重點進攻吳三桂的叛軍,對另二藩及各地督撫則實行分化瓦解和軍事進攻並用的政策。首先下令處決留京為質的吳三桂長子吳立雄和孫子吳世霖,以表示平叛決心。
康熙帝運籌帷幄,調遣軍隊,分兵三路,以湖廣為主戰場,派主力正面設防,以吳三桂針鋒相對,並伺機迂回江西,襲取長沙,斷敵糧道。
以陝甘川為西線,派重兵阻擊叛軍北上,並收復一些地區。以江西浙江為東線,分兵駐守重鎮,保衛江南富庶之地,切斷吳三桂與耿精忠的軍事聯繫。
與此同時,康熙採取“剿撫並用”之策,對叛軍進行分化瓦解,他下令停撤平南、靖南二藩,進爾招降耿精忠、尚之信。
三藩之亂之所以失敗,其主要原因是三藩之亂不得人心,遭到人民的聲討。吳三桂早先投降清朝,又鎮壓人民抗清鬥爭,早已聲名狼籍;明末以來歷時四十年之久的戰爭,剛剛結束,階級矛盾已相對緩和,人民希望和平統一安定,不願戰爭;再加上吳三桂戰略上的失誤,致使三藩失敗。三藩之亂的平定,使國家重新統一,鞏固了清王朝的統治。
中史---清朝 康熙時期的3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