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春節」一般俗稱為「新年」或「過年」,但古代多稱為「元辰」、「元正」、「正旦」或「元旦」等,意思是一年的第一個早晨。
「年」的概念,是與古代的天文節律與農作物生長的周期性緊密相聯的。春種、夏耘、秋收、冬藏的循環往復,人們在取得好收成時,總要慶賀一番,久而久之就成為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就有果實豐收和穀穗成熟的象徵意思。
關於春節過年的傳說,大致有兩種說法:一是關於「年獸」;的說法,人們慶幸沒有被可怕的年獸吃掉而相互恭賀;二是玉皇大帝曾聽信讒言要四海龍王淹死人們,幸虧觀世音菩薩的搭救,才免除了人們的浩劫,所以大年初一時,人們見面時總要互道「新喜」。
在歷史上春節的時間並不一致。1911年辛亥革命後,曾採用西曆曆制,把西曆(即陽曆)一月一日稱為「新年」或「元旦」,而將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2009-05-24 18:01:35 補充:
拜年是從家裏開始的。小輩起床後必須先向長輩拜年,長輩在接受年禮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用紅紙包著的禮金給未成年的小輩,稱為"壓歲錢";民國時期長輩多以紅紙包一百文銅元作為壓歲錢,寓意為"長命百歲",貨幣改用紙鈔後,長者則喜歡用連號的新紙鈔賜於晚輩,有"連連好運"、"連連高升"之意。從家裏出去,人們相遇時總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禧,說些"恭喜發財"、"萬事如意"、"新年快樂"和"新年好"等吉祥話。而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之間更需登門拜年,互致祝福。
2009-05-24 18:02:43 補充:
晚 輩 向 長 輩 , 或 親 友 間 互 相 拜 年 , 是 新 春 期 間 不 可 或 缺 的 活 動 , 在 現 代 社 會中 , 也 可 藉 此 表 達 問 候 、 關 懷 之 意 , 增 進 人 際 關 係 。
新 春 期 間 遇 到 親 友 時 , 需 彼 此 拱 手 互 道 「 恭 喜 」 , 家 中 有 賀 客 臨 門 , 主 人 也 會 端 出 各 種 甜 食 招 待 賓 客 , 甜 食 通 常 為 花 生 、 冬 瓜 糖 、 瓜 子 、 紅 棗 等 , 客 人 在 吃 甜 食 時 , 也 要 即 興 說 些 吉 祥 話 , 如 「 吃 甜 甜 , 大 賺 錢 」 等 。
2009-05-24 18:06:28 補充: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2009-05-24 18:06:43 補充: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