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熊到底是什麼

2009-05-23 4:44 pm
請問“狗熊”是狗還是熊?還是屬於另一種類的動物?牠們又有什麼習性?

回答 (3)

✔ 最佳答案
  人們一說起熊,往往就把它同獅、虎、豹、野狼聯繫起來,認為它是體大、腿粗的兇殘食肉猛獸,心裡感到害怕,其實它很少主動襲擊人,甚至不攻擊人。 熊分佈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目前世界上有棕熊、黑熊、馬熊、馬來熊、美洲熊、北極熊、懶熊7種,前4種我國都產,因數量稀少,除馬來熊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外,其餘都為二級保護動物。 在7種熊中,北美洲的阿拉斯加棕熊有3米多長,750千克--800千克重,它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熊,還是最大的食肉野獸呢﹗我國長白山的棕熊,體重也有400千克--500千克。人們常把棕熊叫做“人熊”,這是因為它的腳印很像人的腳印,而且有時能直立行走,在密林中,搖搖晃晃地像個大毛人。 黑熊又叫狗熊,身上除胸博有一個倒人字的白斑紋外,全是黑色。因為它容易馴養,舊社會江湖藝人耍狗熊就是它。現下馬戲團中,訓練黑熊……

  黑熊︰別名狗熊、黑瞎子、狗駝子,屬於熊科,學名為 Selenarctos thibetanus。

  黑熊是人們比較熟悉的大型獸類。體長150~170厘米,體重150千克左右。體毛黑亮而長,下頦白色,胸博有一塊“V”字形白斑。頭圓、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墊濃實,前後足具5趾,爪尖銳不能伸縮。

  棲息於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動,善爬樹、游泳;能直立行走。視覺差,嗅覺、聽覺靈敏。食性較雜,以植物葉、芽、果實、種子為食,有時也吃昆蟲、鳥卵和小型獸類。北方的黑熊有冬眠習性,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至翌年3~4月份出洞活動。夏季交配,懷孕期7個月,每胎1~3仔。

  產於東北、西北、西南、華南大部分省區。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圖片參考: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d0526df032a770bca40f529d.jpg

參考: 天之心
2009-05-23 9:27 pm
亞洲黑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狗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亞洲黑熊


保護現狀

易危 (IUCN)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熊科 Ursidae

屬: 熊屬 Ursus

種: 亞洲黑熊 U. thibetanus


二名法
Ursus thibetanus
G. Cuvier, 1823


異名
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 1823)

亞洲黑熊是食肉目熊科的哺乳動物。胸部有白色新月形斑紋,又稱為月熊、月牙熊、狗熊,別名黑瞎子,藏語譯音為「董」,門巴族語譯音為「歐目蝦」,白語稱jinl([IPA ʨĩ55])。

目錄 [隱藏]
1 分佈
2 特徵
2.1 外形
2.2 毛
2.3 毛色
2.4 頭骨
3 生態
4 亞種
5 參考



[編輯] 分佈
亞洲黑熊喜歡在海拔1000到3000米的山林居住,到了冬天就遷移到低海拔地區。牠們的分佈地區分為兩處:從西伯利亞東部地區到中國東北地區和日本;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到越南和泰國,現多分佈於歐亞大陸的東部、台灣、日本等地的森林地帶。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黑熊的野生種群估計為12,000-18,000頭,最高估計也不超過20,000頭。


[編輯] 特徵
體型比棕熊(Ursus arctos)稍小,身體粗壯。頭闊,吻較短。除胸部具有白色或黃色倒人字斑紋外,全身被著富有光澤的漆黑色毛;鼻面部棕褐色或赭色。頸側部毛較長,成毛叢狀;胸部毛最短;前足腕墊發達,與掌墊相連;前後肢趾呈黑色。通常以四肢行走,掌行式(plantigrade),但是也能用後腿站起。擅長上樹和游泳。

Schwarzwaldpark, Löffingen
丹佛動物園



[編輯] 外形
體型比棕熊稍小,通常體長140至160厘米,體重120千克至160千克,個別體重可達200公斤。肩部較平,臀部稍大於肩部。頭部寬圓;吻較短;鼻端裸露;眼小;耳長約10至12厘米,被有長毛。頰後及頸部兩側的毛甚長,形成兩個半圓形毛叢。胸部有一明顯的倒人字形白色或黃色斑。尾很短,約長7至8厘米。四肢粗健,前後肢都具五趾,爪彎曲呈角黑色,前足爪長於後足爪。前後足均肥厚,前足的腕墊寬大,與掌墊相連,掌墊與趾墊間有棕黑色、灰黑色短毛;後足蹠墊寬大肥厚,蹠墊與趾墊間也有棕黑色、灰黑色的短毛。


[編輯] 毛
體毛黑色而富有光澤。因東、西部地域差異,毛的長度有些區別。東部的黑熊毛較短,背毛長4至5厘米,頸側毛長6至10厘米;西南部的黑熊毛較長,背毛長4至6厘米,頸側毛長6至14厘米。黑熊胸部的毛較短,一般都未超過4厘米。毛皮一年脫換一次,舊毛的脫落和新毛的長出,為連續而緩慢的過程。一些黑熊的毛皮沒有絨毛,一些黑熊毛皮進入冬季時有絨毛。


[編輯] 毛色
東、西部的黑熊的毛色均為富有光澤的漆黑色。其中鼻部毛呈黑褐色、棕褐色;眉額處常有稀疏白毛。胸部由白色、淡黃色、赭色短毛形成「V」字形或「U」字形,部分黑熊胸斑較小,且多呈黃色和赭色。背部毛基灰黑,毛尖深黑,絨毛也呈灰黑色。幼體毛色黑褐,頭部顏色稍淡,呈棕褐沾灰黑,四肢毛色較深,胸部的白斑極為明顯。


[編輯] 頭骨
黑熊的頭骨略呈長圓形,與棕熊相比,前短後長。吻部較短,鼻骨長度約等於頭骨在第一上臼齒前的橫寬;眼眶前緣至中央門齒齒槽前緣的距離小於左右眶後突之間的距離。額骨平緩,中央不下陷。頂骨較寬;即使老齡個體也達不到頂骨的三分之一處;乳狀突很發達,致使頭骨後部顯得寬大。顴弓較弱。齶骨延伸到後臼齒的後面。鼓室扁平。下頜骨短,最後下臼齒位於眼窩前緣的後邊。


[編輯] 生態
黑熊是典型的林棲動物,雜食性,春天以山毛櫸等的新芽為食,夏天主要以螞蟻、蜜蜂等昆蟲為食,秋天主要橡樹、栗子等果實為食。秋天會大量進食,以準備冬眠。冬季在大樹的樹洞、岩洞或地洞等冬眠。交配在6~8月左右進行,一次約產1~2頭幼仔。

牠們從低海拔600米的熱帶雨林到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亞熱帶乾旱河谷灌叢;溫帶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以及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地寒溫帶暗針葉林,都有棲息。有垂直遷徙的習慣,夏季棲息在高山,入冬前從高地逐漸轉移到海拔較低處,甚至到乾旱河谷灌叢地區。
2009-05-23 5:04 pm
狗熊就是黑熊喔~
習性:根據在玉山國家公園無線電追蹤黑熊的研究資料
顯示,台灣黑熊沒有冬眠的現象,終年活動。黑熊一般沒有固定的居所,常是走到哪兒就在哪兒休息。休息時,有時就直接趴臥於地上,有時也會選擇較為隱蔽、可遮風避雨的大樹根下或石洞內落腳。   

有別於世界上的其他熊類,台灣黑熊有十分特殊的築巢行為。黑熊會將芒草,偶或使用其他樹枝,壓折並編折成似碗的形狀,中間凹陷,外觀上像是個大鳥巢。熊窩的外徑為80至150公分,內徑60至100公分不等。至今熊窩的功能尚不清楚,推測或許可以增加動物休息的舒適度,並提供遮蔽和保護作用之外,根據有豐富狩獵經驗的原住民表示,熊窩也可能提供黑熊埋伏於獵物出現頻繁的地點,有利撲捉獵物。


台灣黑熊主要於白晝活動,但是夜間也可以活動。各季節平均每日活動的頻度超過45%;夏季和秋季的活動量增加,約為60%。值秋、冬季殼斗 科果實(即櫟實)產量豐盛時,黑熊夜間的活動頻度也常會增高。
 

  活動範圍是動物進行覓食、生殖等活動所使用的空間。黑熊的活動範圍廣大,雄性個體的活動範圍通常大於雌性。由無線電追蹤繫掛發報器的黑熊的資料顯示,黑熊的年活動範圍廣大,為27至202平方公里不等,最大者甚至相當於玉山國家公園面積的五分之一。這些黑熊活動範圍最長的直徑,從12至34公里 不等,平均為25公里,此值大於從玉山國家公園的中心點至邊界的距離(玉山國家公園最大長度約45公里),密集無線電追蹤的黑熊 個體有一半曾移動至國家公園以外的區域。這表示居住於園區內的黑熊,可輕易地移動至國家公園以外的範圍。
參考: 台灣黑熊保育網


收錄日期: 2021-04-11 22:13: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523000051KK003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