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杜甫,杜牧,杜府,杜少府,杜工部..

2009-05-22 3:53 am
有杜甫,杜牧,杜府,杜少府,杜工部..的生平...
他們的來龍去脉....是否同一個人...!

回答 (2)

2009-05-22 4:55 am
✔ 最佳答案
杜甫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跳去: 定向, 搵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4/Dufu.jpg/180px-Dufu.jpg



圖片參考:http://zh-yue.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呢幅杜甫嘅畫像並唔係響佢在世時畫嘅,而係後來嘅畫家憑印象創作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中國唐朝詩人。佢住過長安少陵,所以叫杜少陵,又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又叫杜工部。
杜甫想幫國家手,但係唔得志。安史之亂重打亂晒佢一生。但佢係中國重要詩人,有人叫佢做詩聖或詩史。佢同佢好朋友李白合稱李杜。佢阿爺杜審言亦係唐代詩人。
杜甫嘅詩初頭唔係咁畀人受落,但後來對中國同日本文化有好大影響。介紹佢啲作品去西方各國嘅時候,都會同當地大文豪來比。
杜牧(公元803-852年)具有經邦濟世的抱負和憂國憂民的情懷,他的古詩多反映這方面的內容。如《感懷》從高祖、太宗說到安史亂後藩鎮割據的局面,最後表達了自己的壯志,憂憤之情溢於言表。他的詠史詩出語警拔,含意深遠,委婉的諷刺耐人尋味,其中有些更帶有史論色彩,有很高的成就,《泊秦淮》寄寓了聲色誤國的歷史教訓。諷刺玄宗的《過華清宮三絕句》是代表作,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相傳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派人乘驛馬從四川、廣東專程送到長安,據說曾為此跑死了許多馬,這詩諷刺這種勞民傷財的行為。
  杜牧特別擅長寫七言絕句,除詠史外,抒情、寫景,無不風格爽朗俊逸。如《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坐」是因為的意思,是因為喜愛楓林的晚景而停下車來。那楓林是怎樣呢?詩的最後說霜葉比二月的花還要紅。這類詩都不以辭采取勝,卻有一種風流俊爽之氣蘊含其中,在晚唐獨樹一幟。



杜府,杜少府是沒有這個人!!!!!!!!
杜工部即是杜甫
希望幫到你!!!!!!!!!!!!
2009-05-22 5:41 am
杜甫即係杜工部,而杜牧係另一個人,在杜甫死三十年才出世,都是唐代人。另有杜少府是指姓杜的人曾任的官職少府,當然在唐代可能多個杜少府,但比較出名的就是王勃(649-676)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而此杜少府比上述二人還要早期的人。至於杜府,本是未曾聽過有此名人,但在古代可以時時出現,X府是指宅第,比如李宅、黃宅、錢宅,在古代有錢人或官員的宅第,都會叫李府、黃府、錢宅等等。


杜甫、杜牧的簡介如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詩人,漢族,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人稱: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篇流傳數量是唐詩裡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對後世影響深遠。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漢族,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七絕龍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宣和書譜》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杜牧太和八年(834)所書,此時年32歲。帖為麻箋,縱28.2釐米,橫162釐米,46行,總322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朴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於《宣和書譜》、《容台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於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


收錄日期: 2021-04-29 12:01: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521000051KK0142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