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窩處發生疼痛為主的上消化道疾病,故也稱“ 心痛”、“心下痛”等,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常見於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神經官能症。病情反覆發作,纏綿難愈,個別病例可發生惡變,轉化為胃癌。
脾胃有賴於肝的疏泄,功能及腎陽的溫煦推動作用,如肝的疏泄功能失調或腎陽不足,均會出現肝氣犯胃和脾胃陽虛的病理變化。其發病原因:
病邪犯胃:外感寒邪或過食生冷,寒積於中,皆使胃寒而痛。又如飲食不節,過食肥甘(甜),內生濕熱,可以發生熱痛或食積痛。
肝氣鬱結:憂鬱、腦怒傷肝,肝氣失於疏泄,橫逆犯胃而致胃脘痛。
脾腎陽虛:勞倦過度、飢飽失常均可損傷脾胃,脾胃虛寒,陽氣不運,水飲停聚而發胃脘痛。
而真心痛:古代“心痛”即胃脘痛,與真心痛有明顯區別,如《錄樞.厥病》說:“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但發夕死,夕發旦死”。根據症狀表現與現代心肌梗死相似,除劇烈心痛外,還可有休克、心力衰竭、發熱和實驗檢查有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沉增快,血清酶含量增高和心電圖S-T段抬高、T波倒置等。臨床上不難與之鑒別。
胃癌:臨床表現有惡質,出現進行性消瘦,左鎖骨上或左腋下淋巴結腫大,腹部可摸及腫块和腹水,糞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X綫飲餐造影胃邊緣呈現凹凸不平的缺損。
坊間一般治療:常用的西藥是以抗生素、止痛片為主。中成藥胃苏沖劑、保濟丸等。中藥湯劑,以加味香砂、亦君子湯為主方調理。天氣寒冷時加用熱水袋外敷腹部。按摩手法治療上有:推拿療法、拔罐療法、中藥貼敷法、刮痧療法、指壓療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