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史高手請入 有關希特拉!!!!!!!急!!!!!20點!

2009-05-12 5:08 am
我要做報告 關於希特拉
請各位話我知佢對世界.對德國.對人民等等
各方面有咩貢獻同影響
仲有佢d執政措施等等
儘量要有新意同自己觀點
十分感謝各位
好趕!!!!!!請各位好心幫手

回答 (4)

2009-05-13 2:41 am
✔ 最佳答案
納粹黨黨魁阿道夫.希特拉,1889年出生於奧地利. 他求學時成績低劣,因而出走到維也納,嘗試以繪畫名信片及廣告畫為生. 1914年的戰爭是他的一個轉捩點. 他到德國加入德軍,因英勇作戰而獲鐵十字勛章,並晉升為陸軍下士. 他對於1918年德國的戰敗感到震驚,與此同時,他堅信德國一定會重新成為偉大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元氣耗盡,最後的敗降更使全國充滿怨恨. 德皇威廉二世被迫於1918年11月退位. 1919年1月德國舉行大選,新政府在威瑪召開會議,起草一部新民主憲法. 威瑪共和國宣告成立. 然而,政府從一開始便遇到重重困難.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希特拉和他的納粹黨在德國爬上了權力寶座. 希特拉在1919年到慕尼黑,參加了名為德國工人黨的一個小組織,其成員都是對局勢不滿的德國人. 1920年,該黨改稱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 The 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 )或納粹黨( Nazi Party ). 到了1921年,希特拉便成為該黨的黨魁.

納粹黨擁有自己編印的報紙和私人組成的褐衫衝鋒隊( Storm Troopers ),或稱納粹突擊隊( the S.A.); 他們以攻擊敵人為己任. 納粹黨還採取了古老的雅利安族的曲十字作為黨標記. 他們不斷舉行群眾集會來爭取民眾的支持,很多德國人都被希特拉具有說服力的演說所打動. 此外,希特拉充分利用了全國的嚴峻局勢,保證和滿足大部分德國人的需要. 他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特別能吸引那些親受敗局和經濟貧困之苦的德國人. 為了爭取富有的資本家和地主的支持,希特拉承諾鎮壓共產主義. 對工人和失業者,他保證就業和經濟保障. 他還應允重新武裝德國來取得前士兵和軍官的支持. 對大部分德國人來說,希特拉廢除<凡爾賽條條>的諾言,最能打動他們的心. 希特拉通過有效的宣傳和懾人的公開演說,爭取到不少追隨者. 他能喚起垂頭喪氣的群眾,煽動他們的不滿,並把希望帶給他們. 此外,希特拉強調種族優越,反共產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和經濟自足等政綱. 除了當時有利還境外,希特拉個人的素質也有助於1933年納粹獨裁政權的崛起.

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票市場崩潰,使德國的經濟局面惡化,債權國撤銷貸款,德國產品也失去海外市場. 德國人民在絕望中譴責威瑪政府不能解決混亂局面. 這令希特拉和他的納粹黨在民眾當中的影響力增長不少. 由於經濟大衰退延續下去,愈來愈多人轉而支持納粹黨. 希特拉允諾提供麵包和工作機會,因而得到幾百萬失業者的支持. 納粹黨在1930年的大選中,嬴得德國國會中的107個席位,成為國會內第二大黨. 到了1932年,它又獲得600個席位中的230席,成為第一大黨; 同年,希特拉與興登堡競逐總統一職. 雖然希特拉未能獲勝,但納粹黨已能控制德國國會,這時,沒有納粹黨的支持,任何總理均無法組成政府. 直到1933年,興登堡不得不任命希特拉為總理. 希特拉一旦上任,立即實行一切辦法清除反對者. 不久他便成為德國的獨裁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因由: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出現了三個極具侵略性的獨裁政權,這就是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和日本. 這些獨裁政府為了解決國內問題,以及報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蒙受的恥辱,開始實行向外擴張政策. 它們的侵略行為對國際間的集體安全體系而言是嚴重的挑戰,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二十世紀三十年末期,國際間的危機加劇,另一次世界大戰看似一觸即發. 若一旦爆發國際衝突,便很容易演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國際間僅僅經歷了大約二十年的和平,另一場大戰再度在1939年爆發,這便是直至1945年才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續,因為它的遠因正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和平方案而引起的. 德國和意大利對和約條款深感不滿,一直伺機謀求修訂,這為兩國日後進行對外侵略鋪下了伏線.1939年,英國和法國終於認清了德國永無止境的野心,但已無法防止大規模戰爭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爆發.
我覺得希特拉是一個好勝和冷血的人。

hope can help you!
參考: me
2009-05-21 5:19 am
希特勒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因河畔布勞瑙(Braunau am Inn)的一個海關文職人員家庭,父親「阿伯雷·希特勒」曾經當過鞋匠,後來才轉為海關文職人員。希特勒年幼隨父親加入天主教成為信徒,可是日後受基督教原教旨主義影響,曾立志要成為牧師。

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歷史學家指出,希特勒小時候曾遭到學校同學的虐待,這段「童年陰影」導致後來希特勒的強烈報復思想。他很愛他的家人。他曾學習過繪畫,但中學時期學習成績非常差,因此未畢業就退學了。他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都被以「不適合繪畫」為由被拒絕取錄。父母雙亡之後,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不得不流浪到維也納街頭行乞,靠賣畫為生,有時被雇傭來掃雪、扛行李。

希特勒早在中學時就接觸了狂熱的民族主義思想,來到維也納之後又閱讀了大量宣傳種族優越的書籍,更加痴迷於其中。他發誓要「為德國復興而奮鬥」。在他1925年出版的自傳《我的奮鬥》(Mein Kampf)中,他表露了他對日耳曼民族的優越性的確信、對猶太民族的仇恨,並且為日後走上納粹主義這道路埋下了伏筆。
2009-05-21 1:39 am
阿道夫&middot;希特拉(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 自1933年起任德國總理;1934年起任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即納粹黨)領袖和納粹德國的元首直至去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被公認為是二戰的發動者。

第三帝國
1933年,在路德宗原教旨基督教會、壟斷資本集團和軍方支持下,納粹黨發展成為國會中的第一大黨。1月30日,希特拉出任德國總理。通過「國會縱火案」與「長刀之夜」等事件,他逐漸打擊及削弱異己黨派與黨內反對派,鞏固自身勢力。1934年8月1日,總統保羅&middot;馮&middot;興登堡病逝,希特拉兼任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擁有無上的權力,可以無限期連任,並命令所有軍隊、法官以及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納粹化」。在執政期間,希特拉廢止威瑪共和國,將德國改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並解散國會,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團體,迫害和屠殺天主教會、自由派別基督教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和猶太人,宣布納粹黨和第三帝國合為一體,開始了他的獨裁之路。

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經濟措施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陰影,也因此獲得低下層民眾的支持。希特拉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與麵包」,而且他的承諾在第三帝國初期(1933年&mdash;1938年)已實現了,從而使更多人擁護希特拉。所以戰後有人這樣評價他:「元首在1938年之前是偉人,1938&mdash;1940年之間是暴君,1940之後則是個徹底的瘋子。」

2009-05-20 17:41:55 補充:
(納粹黨)
希特拉志願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第16團,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1917年,他由「傳令兵」晉陞為上等兵,並因作戰勇敢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和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德國向協約國宣布投降。戰後,由於德國曾爆發以猶太人為首,與蘇聯第三國際聯手的共產革命,德國陸軍一方面要避免共產思想在軍隊中蔓延,一方面又對如雨後春筍成立的各種新政黨頗有興趣,於是成立了一個調查局。希特拉因為這個調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而應徵並獲得錄用。在慕尼黑大學,他對被遣返戰俘的演說,其演說才能讓教授與戰俘們同樣地留下深刻印象。

2009-05-20 17:44:41 補充:
他發誓要「為德國復興而奮鬥」。在他1925年出版的自傳《我的奮鬥》中,他表露了他對日耳曼民族的優越性的確信、對猶太民族的仇恨,並且為日後走上納粹主義這道路埋下了伏筆。

2009-05-20 17:44:59 補充:
我覺得希特拉是一個冷血的人。

2009-05-20 17:45:24 補充:
I hope can help you!

2009-05-20 23:00:25 補充:
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歷史學家指出,希特勒小時候曾遭到學校同學的虐待,這段「童年陰影」導致後來希特勒的強烈報復思想。他很愛他的家人。他曾學習過繪畫,但中學時期學習成績非常差,因此未畢業就退學了。他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都被以「不適合繪畫」為由被拒絕取錄。

2009-05-20 23:03:42 補充:
我覺得希特拉因為童年陰影所以殺害猶太人
2009-05-17 6:01 am
請參閱
http://218.188.23.238/teacher/pscss002/europe/POSTWW1G.DOC

補充一些~
希特拉在經濟上重興生產,又鼓吹軍事生產,使大衰退後的德國經濟重新增長。

對世界而言,希、墨兩股力量是當時最重要的反和平力量,為日後第二次大戰的重要推力。



2009-05-16 22:02:12 補充:
(如果想有點新意,不妨分析希特拉為何對猶太人憎恨之深?
他各方面政策是否成功? )


收錄日期: 2021-04-23 20:18: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511000051KK016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