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歷史

2009-05-09 9:35 am
可唔可以將中國文字歷史順序排出黎,最好有埋年份
thx a lot!!

回答 (2)

2009-05-09 5:40 pm
✔ 最佳答案
甲骨文
商、周

金文
商、周

篆書
春秋戰國、秦

隸書
秦、漢

草書


楷書
東漢末曹魏時期至今


最早的金文與商朝甲骨文同期,但大量出現卻始於周朝。金文是用倒模形式鑄刻在金屬器皿上的文字,屈曲如圖案,帶裝飾效果。商、周時期的文字供皇室和貴族專用,用以記卜辭或大事,文字有其莊嚴性。

周末的春秋戰國長達500年。此時周室王權沒落,令可以使用文字的人數驟增。不但列國諸候行帝王之禮開始使用文字,平民中受過教育的人材(所謂游說於列國的說客),都以文字發表意見(寫在木簡上)。秦統一六國後焚書坑儒,令於列國各自為政的文字統一起來,通稱小篆(之前未統一的篆體字通稱大篆)。至於臣下所使用的書體是隸書。隸書的特點是筆劃由曲變直,由圓變方,寫起來比篆書快,它是「臣隸」使用的文字,故名隸書。


秦之後是漢,踏入西漢,連皇帝的詔書也改用隸書。草書則初現,大盛於東漢,是可寫得更快的輔助書體。由出土文物可見,西漢時雖已懂得以麻造紙,但西漢末、東漢初的文字主要仍寫在木簡上。此時所用的筆,是在兩片扁小木片的其中一端夾上鹿毛的扁身筆。這種扁身硬鹿毛筆於秦時已通用,被稱為「秦筆」,平平的硬筆頭適合用來寫篆書和蠶頭雁尾的隸書。

至東漢中後期,優質的紙張已可大量生產,雖然木簡仍被使用,但人們已使用紙張為主。東漢末年曹魏時期,毛筆已進而以小圓竹為管,一端填以軟兔毛(如今天的毛筆),楷書也於此時出現並流行。楷書、軟兔毛筆和紙張,是同時期的事物。圓身軟兔毛筆正好用來書寫線條乾淨俐落的楷書。

中國文字的變化、不同書體之出現,與文字的使用情況、書寫工具、載字媒介(石、金屬、木簡或紙張)的演變息息相關。 漢字發展至楷書基本已定型,象形意味大減,筆畫橫平豎直,完全擺脫圖畫的約束。而楷書於唐代開始成為法定字體。




希望幫到你!!!!!!!!!!!!
2009-05-09 6:22 pm
文字是人類傳達感情、表達思想、記錄語言的圖形符號。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國文字的主要發展歷史一般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甲骨文:殷商時代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面,用來占卜吉凶的文字,是昌樂骨刻文字出現之前所發現的最早的中國文字。占卜的過程先利用火燒灼龜甲,龜甲上便會出現裂痕,商代的人們便根據這裂痕卜斷吉凶,並將卜問的事情和結果記錄刻在龜甲上。
金 文:在青銅器上鑄銘文的風氣,從商代後期開始流行,到周代達到高峰。先秦稱銅為金,所以後人把古銅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至商代,下至秦滅六國,約一千二百多年。
小 篆:小篆又稱秦篆,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文字在這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減少了書寫和閱讀方面的困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甲骨文、金文、小篆,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
隸 書: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它使文字從隨物體形狀描書的字符,變成由一些平直筆劃所組成的簡單字符,大大提高了書寫的速度。由小篆轉為隸書的「隸變」,使中國文字進入更為定型階段。
草 書:草書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體,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信。進入東漢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草書有了較規整、嚴格的形體,可用在一些官方場合,稱之為「章草」,帶有一點隸書的味道,保留了隸書的撥挑和捺筆。
行 書: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在魏晉時代開始在民間流行。行書沒有嚴格的書寫規則,寫得接近楷書的,稱為真行或行楷;寫得放縱一點的,稱為行草。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又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認,因此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楷 書:楷書也稱為正書、真書,是供人學習和運用的正規書體。楷書到了隋唐後才基本定型,定型後的楷書,筆劃、結構都相當精緻、嚴謹,如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就是範本之一。中國文字進入楷書階段後,字形還再繼續簡化,但字體沒太大變化。
http://www.chiculture.net/0601/html/index.html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889101.html & http://baike.baidu.com/view/45774.htm >>>中國文字起源的簡介
HY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48: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509000051KK001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