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資料

2009-05-05 2:48 am
蘇軾的資料?????????



答我!!!!!!!!!!!!!!! Thank You!!!!!!

回答 (6)

2009-05-05 2:56 am
✔ 最佳答案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

四川眉州人。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

繪畫,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全才。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

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

「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

畫派。

著作

詩文有《東坡七集》等。存世書跡有《答謝民師論文帖》、

《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等。畫跡

有《枯木怪石圖》、《竹石圖》等。另,今傳《蘇沈良方》是

在沈括《良方》基礎上,增益蘇軾的醫藥雜說而成。

詞風
現存三百四十多首,衝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

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在中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將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

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對後代很

有影響,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衝破了詩莊詞媚

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念奴嬌·赤壁懷

古》、《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傳誦甚廣。

詩風
現存約四千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對

後人影響也最大的是抒發人生感慨和歌詠自然景物的詩篇。表

現出宋詩重理趣,好議論的特徵。《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

艷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

宜。)



元豐四年暮春三月,東坡寫下《黃州寒食詩帖》。此帖為兩首

五言古風,詩句沉鬱蒼勁,低回長歎,極富感染力。後世譽為

《蘭亭序》、《祭侄文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黃庭堅

在此帖後題跋:「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

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

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注本
從宋代開始,蘇軾作品的注本不斷出現,較著名有:

詩注

查慎行《補注東坡編年詩》

馮應榴《蘇文忠詩合注》

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

孔凡禮點校的《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出版

文注

南宋邱曄編注的選本《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明末茅維的《東坡先生全集》,

孔凡禮點校的《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

詞注

近人朱祖謀的編年本《東坡樂府》

今人龍榆生的《東坡樂府箋》。

書法
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
畫風
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認爲「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評價
作家李敖評論蘇軾雖是達者,「但他的思想水準只是超級文人式的,最高境界止於《赤壁賦》,並沒有思想家式的細膩與深入。又摻入佛、道及民間迷信,行為上搞求雨、煉丹,境界有低段出現。他的政治觀點尤其舊派,比王安石差多了,真所謂「汝唯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了。
家世
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


唐宋八大家
1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祖籍昌黎(今屬河北) 2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3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文忠,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4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北宋文學家,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蘇東坡和蘇轍的父親。5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人。 6蘇轍(1039年-1112年),字子由,晚年自號穎濱遺老。蘇洵之子、蘇軾之弟,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

蘇軾 著作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前赤壁賦
後赤壁賦
喜雨亭記
教戰守策
方山子傳
留侯論
刑賞忠厚
參考: Me
2009-05-09 12:40 am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不是很耳熟呢?沒有錯,這正是鄧麗君曾經吟唱過的《水調頭歌》。
  一千年前,清冷的中秋夜,作者滿懷愁緒,把酒仰視青天,從月的盈虧得到了啟發,因而寫下這個無奈但又美好的祝願。這個作者,就是北宋有名的大文豪───蘇軾。








生平梗概: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親蘇洵少不喜學,後來雖發奮苦讀,卻屢試不第,於是決心不走科舉之路,而認真研究古今治亂,並精心培養蘇軾兄弟。母親程氏出身於眉山巨富之家,親自教蘇軾兄弟讀書。蘇軾從小就熟讀經史,文思泉湧,心懷壯志,縱論古今,並在二十二歲時一舉進士及第。
  蘇軾一生歷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仁宗朝,是他的政治主張形成的時期。
  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 ,蘇洵卒於京師,蘇軾兄弟扶父喪返蜀。熙寧二年(一○六九)初,蘇軾守喪期滿還朝,新繼位的宋神宗已經採納了王安石的變法主張,開始了變法。蘇軾首先寫了《議學校貢舉狀》,反對王安石變科舉,受到神宗的接見和鼓勵,神宗對他說:「雖朕過失,指陳可也」。接著他寫了《上神宗皇帝書》,對新法進行了全面批評,並說:「今日之政,小用則小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而不已,則大亂隨之」(《再上皇帝書》)。這就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不滿,誣蔑蘇軾扶父喪返蜀時販私鹽。蘇軾無一言自辯,祇是請求離開朝廷,出任地方官。其後他先後擔任杭州(今浙江杭州)通判,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今江蘇徐州)、湖州(今浙江吳興)知州。蘇軾在各地興修水利,救濟災民,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深受百姓愛戴。對新法,他分別採取不同態度,或「因法以便民」,即推行新法於民有利的部份;或公開拒絕執行(如知密州期間,他就拒不執行正在推行的手實法);而更多的則是「託事以諷」,他在《湖州謝上表》中說,神宗「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新進」、「生事」等語,刺痛了靠投機新法起家的人,他們群起彈劾蘇軾,結果蘇軾被捕入獄。雖然多方營救,仍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黃州即今湖北黃岡)
ps.這就是有名的 [烏台詩案] 事件~~~

  元豐八年(一O八五)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繼位,反對新法的高太后聽政,起用司馬光為相,陸續召回因反對新法而被逐出朝的臣僚。蘇軾先被起知登州(今東蓬萊),到官五日即被召還朝。
  蘇軾在朝廷一面繼續反對新黨,一面又反對司馬光盡廢新法,主張參用所長,被舊黨視為「又一王安石」。在新舊兩黨的夾擊中,蘇軾不安於朝,不斷請求外任,先後出知杭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揚州(今江蘇揚州)、定州(今河北定縣),奔波於朝廷和各地之間。「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定州謝到任表》),就是他元祐年間仕途生活的生動寫照。
  元祐八年(一○九三),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重新起用新黨,貶逐元祐黨人,紹聖元年(一○九四)蘇軾以譏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貶知英州(今廣東英德),未至貶所又貶居惠州(今廣東惠陽)。紹聖四年(一○九七)朝廷普遍加重對元祐黨人的懲處,蘇軾又遭不幸,遠謫儋州(一一○一)直至徽宗繼位,才遇赦北還於建中靖國元年卒於常州(今江蘇常州),享年六十五歲。
hope can help you!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16.gif





參考: me
2009-05-05 3:58 am
蘇軾生平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人。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

繪畫,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全才,蘇東坡很有才識,在官場上卻很不順利。他要求變革,但反對急躁的改革;認為變革的關鍵在用人,而不在變法。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卻又認為新法中有合理成分,反對盡廢新法。因此,不論哪派掌權他都受到打擊,一生多次被貶,還因為作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差點送了命。
參考: me
2009-05-05 2:56 am
蘇軾生平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人。蘇軾與父蘇洵、弟蘇轍都在文壇上享有名望,人稱「三蘇」。



蘇東坡很有才識,在官場上卻很不順利。他要求變革,但反對急躁的改革;認為變革的關鍵在用人,而不在變法。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卻又認為新法中有合理成分,反對盡廢新法。因此,不論哪派掌權他都受到打擊,一生多次被貶,還因為作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差點送了命。



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世稱蘇東坡。蘇軾自小聰敏好學,二十一歲便考取進士,早年曾任翰林學土兼侍讀、龍圖閣學士、兵部尚書等職,後期他的仕途就非常坎坷。曾因謝景溫的誣陷,被貶為杭州通判。元豐二年,他四十三歲時,發生了著名的李定「烏臺詩案」,他因此事入獄,幾死,翌年被貶至黃州。但在他被貶黃州的這個時候,卻是他作品創作最多之時,如〈承天寺夜遊〉、〈東坡〉、〈惠崇春江曉景〉等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這時真可說是他一生文學的發展的最高峰,也因此留下了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宋神宗年間,王安石推行變法,蘇軾因批評新法而入獄,並多次遭貶謫,先後到過杭州、密州、徐州、黃州、惠州等地任官職,最遠更被貶至瓊州(今海南省)。宋徽宗年間,蘇軾遇赦北歸,病卒於常州,諡文忠,終年六十六歲。



蘇軾學問淵博,在仕途上雖不得志,但在文學上卻有極大成就,無論詩詞、散文、書法、繒畫、無一不精,尤以詞方面成績最為突出、蘇軾的詞題材廣泛,無論是寫景、敘事、詠懷、說理等都意境清新、豪邁奔放,改變了晚唐、五代以來綺靡的詞風。蘇軾的古文亦寫得很好,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



蘇軾的著作很多,現存的有詩文集《東坡全集》及詞集《東坡樂府》等。
參考: yahoo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05: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504000051KK012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