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比其中一D你:
僅存廟宇古蹟
位於元朗廈村靈渡山的靈渡寺,建於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東晉末年,為廈村鄉珍貴古蹟。靈渡寺內保存有不少珍貴的文物,是本港碩果僅存的清朝廟宇建築結構,廟內又有一個於清朝道光三十年鑄造的百年古鐘及一個不知年月的大鼓。
靈渡寺
地址:元朗廈村靈渡山
交通:乘K75或53號巴士在田廈路新生村站下車,沿村路直行30分鐘。
百年榕樹護蔭
大樹下天后古廟已有350多年歷史,因廟前有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因而得名。最奇怪是天后古廟一般都建於海邊,為何這間會例外﹖皆因當年大樹四周本是澤國一片,附近漁民因信仰天后,故在大樹之下建廟供奉,祈求護蔭。
大樹下天后古廟
地址:元朗十八鄉大旗嶺
交通:於元朗市大棠路乘73專線小巴直達
望族靜修室
建於明代的凌雲寺,初稱「凌雲靜室」。它是明初錦田望族鄧洪義的兒子為庶母黃氏奉佛靜修而建。寺外築有古式亭台,到處鳥語花香,古木參天,予人古樸清幽之感。
凌雲寺
地址:元朗八鄉觀音山.
交通:於元朗市乘64K巴士,在荃灣石崗公路與林錦公路交接點下車,沿路旁指示牌前往。
麟峰文公祠
位於蕃田村的是新田鄉另外一個著名古蹟。一九八三年三月四日,在文佛常式司理熱心支持下,正式列為法定古蹟。
麟峰文公祠座在新田蕃田村,建於十七世紀末,以紀念新田文氏第八世祖文麟峰而建。該祠堂為三進兩院式的青磚建築,第一進稱為「吐書堂」,中堂放置祭壇和歷代祖先靈牌。祠堂飾有雕刻細緻的斗拱,經過琢磨的花崗石柱,和古色古香的柱頭裝飾。過往,該宗祠曾用以作為「更練」的總部及教育村中弟子的地方。
祠堂雖然已列為法定古蹟,但祭祖、節日慶典及父老聚會等傳統用途,仍然繼續。
交通: 76K華明 - 元朗(西)
於新田郵政局下車
專線小巴:
75 元朗(福康街) - 下灣村
76 元朗(福康街) - 小磡村
於新田郵政局下車
清樂鄧公祠
錦田水尾村,有一祠堂,正中有一牌匾曰「思成堂」,是乾隆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九四年)由學士初彭齡所書。
「思成堂」建於明朝,所祀者乃錦田氏十七世祖鄧清樂。祠堂前台建有支柱,上承桁樑,很多斗拱均有精美的圖案,祠堂的花崗石柱礎,上承橫樑木柱,而大門戶內有一屏風,只有達官顯貴到訪才會開啟。
交通: 51 荃灣(如心廣場) - 錦田
54 元朗(西) - 上村
64K 大埔火車站 - 元朗(西)
77K 祥華 - 元朗(西)
251M 青衣機鐵站 - 錦上路西鐵站
於錦田公路蒙養小學下車,沿小路行至水尾村
八鄉古廟
八鄉古廟位於八鄉上村,背山面海。儘管該廟曾於清咸豐十一年(公元一八六一年)及清光緒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進行重修,但大致上仍保持原貌。廟內有鐘鼎一座,鑄於清同治五年(公元一八六六年),而香爐則刻有「光緒廿三年秋月」字樣。
古廟供奉觀音、侯王、華光和關帝,平時香火極盛每逢祭神賀誕、新春慶典或鄉事聯歡,鄉耆父老必群集古廟參拜,十分熱鬧。
交通: 51 荃灣(如心廣場) - 錦田
251M 青衣機鐵站 - 錦上路西鐵站
於錦田公路下車,沿小路步行往八鄉古廟約需五分鐘
友恭堂
「友恭堂」是廈村鄧氏祖祠,原祠在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七零至一三八零年)建於東、西頭里之間,為紀念惠贄二公勤勞開基之功而建。清乾隆十四年(公元一七四九年),鄧氏十八世祖鄧作泰遷建祠堂於此。
「友恭堂」第一次修葺,是在清咸豐十一年(公元一八六一年),第二次修葺,是在清光緒九年(公元一八八三年)。「友恭」得名乃取其義,即兄友弟恭的意思。
宗祠華嚴壯穆,用青磚建造,有巨型石柱支撐上蓋,鑲有碧綠的滴水瓦,雕刻精緻的楝樑和桁桷。屋頂和簷口嵌著栩栩如生的鰲魚陶器。宗祠門前的兩旁,有鼓台兩座,圍以鐵柵。
祠堂前進門上懸有一「聖諭」匾額,宗祠放廈村子姪功名爵號之巡遊牌版。宗祠之後進,供奉著歷代祖先之靈位,中懸鄧惠麟手筆之「稅院留芳」四字牌匾。祠內掛「孝」、「弟」二字匾額拓刻,乃為宋代理學大師朱熹之手筆。
交通: 53 荃灣(如心廣場) - 元朗(東)
於廈村市下車步行前往
十九世紀兩進式建築
位於元朗廈村的楊侯宮相傳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現存建築則於1811年改建而成。廟宇為兩進式建築,由庭院分隔,庭院早年已改建成香亭。楊侯宮於1988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東頭村楊侯宮
地址︰元朗廈村東頭村
交通︰於元朗市乘西鐵/輕鐵接駁巴士K65;或於元朗市泰豐街乘33、34或35專線小巴,於廈村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