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一DE問題

2009-04-30 6:10 am
請你地幫下我啦
我聽日要交報告
請問赤壁之戰是什麼和戰敗的原因
  官渡之戰是什麼和戰勝的原因

回答 (3)

2009-04-30 6:16 am
✔ 最佳答案
赤壁之戰可以是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

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佔據荊州的劉琮投降。曹操追擊從荊州逃亡的劉備,後劉備派遣諸葛亮出使江東,孫權派遣大將周瑜、程普率軍開赴前線與劉備組成聯軍,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雙方亦各自奪去荊州。


曹操的敗處:

曹操勞師遠征,士卒疲憊;
北人不習水戰;
荊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起初形勢袁強曹弱。袁紹已無後顧之憂,地廣人眾,可動員的兵力在十萬以上。曹操則是四面受敵,除了北方的袁紹,關中諸將尚在觀望,南邊劉表、張繡不肯降服,東南孫策蠢蠢欲動,暫時依附的劉備也是貌合神離。儘管如此,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包括曹操的謀士荀彧、郭嘉,還在張繡麾下的賈詡,以及涼州從事楊阜,在綜合分析了曹、袁的優劣後,認為袁紹外寬內忌,好謀無決,他們都看好曹操,認為局勢會向著有利於曹的方向變化。建安三年(198年)十一月,呂布被曹操消滅,建安四年六月,袁術病死,十一月張繡投降曹操。劉表中立,孫策保守江東。局勢變得更加明朗。
參考: wiki
2009-04-30 7:01 am
rifu2000 the answer is very good!
you can either him/her to do best answer!
2009-04-30 6:25 am
赤壁之戰
三國是中國最特別的一段時期,在短短一百年間,各地群雄併起,出現了大量英雄和有智之士。在這期間出現了一場極為重要的戰爭—赤壁之戰。公元二零八年,曹操平定北方後,想統一全國,於是出兵攻打蜀、吳,他先敗劉備於長阪坡,劉軍戰敗後,到吳與蜀聯盟抗曹,後於赤壁以數萬軍隊以火計將八十萬曹軍打敗。
數萬軍隊如何能戰勝八十萬大軍呢?我們試分析兩方的軍隊吧。曹操雖自稱擁有八十萬大軍,可是據史書所記,他只得二十多萬,與曹操所說的相差很遠。第二曹軍雖士氣高,可是當中大部分並非直屬軍,大多數只是袁氏和荊州軍所編的臨時部隊,很多都未服從曹操。另一方面曹軍日夜趕程,一定十分疲勞,影響戰力。話雖如此,但曹軍軍中猛將如雲,而且有很多智謀雙全,所以佔有很多大優勢。
至於吳蜀聯軍方面,因為士兵被對方軍力嚇倒,所以士氣很低。另一方面有一些將士都顯得十分消極無心戰鬥,加上只有數萬士兵,如果正面交鋒的話,根本沒有勝算。但也有一些有利條件,因為赤壁是吳國軍師周瑜用來練習的地方,所以士兵十分熟稔地形,還有周瑜及孔明這兩個一代兵法家,但比起曹軍仍相差很遠。
雖然兩方面相差那麼遠,為什麼曹軍會大敗呢?我覺得吳蜀獲勝是要很多事的配合才能達成。起初孫權有意投降給曹操,幸得孔明大力勸他才改變主意,後來周瑜又故意阻難孔明如叫他在數天內造十萬支箭,這都被孔明的才智應付到,而且他們又利用黃蓋假意投降曹假和反間計、苦肉計等,這些都是吳、蜀能勝曹的原因。但是在眾多事件中,最受人爭議的便是孔明借東風這事了,根據史書記載,孔明精通天文、地理。看得出天氣是必然的,但是難道曹軍方面沒有這種人才嗎?而且曹操更下令把船一排排地用鐵鏈鎖在一起,令船身平穩,有如陸地,所以稱為連環船,這樣曹軍當中一定會有人想到一旦被火燒起來的危險,為什麼一代群雄曹操會想不到此問題呢?我覺得這大概因為那些時正吹著強烈的西北風,這便不會起疑心了。
由於赤壁之戰是一場以小勝多而且利用大量計謀的戰爭,所以中國其後的戰爭中,很多也有利用這些計謀,所以更顯出赤壁之戰的重要性。

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曹操在關鍵時刻發動襲擊兵糧成功.戰局才扭轉過來.試想曹操如果襲擊失敗甚至陣亡.那麼歷史也就改變.袁紹對大兵團最重要的兵糧竟然如此輕忽.失敗的機率就提高.

兵糧被襲擊以後還忙著互鬥.喪失張郃跟高覽兩員戰將...一連串打擊軍心必定渙散.陷入恐慌之中.

外交並未作好..劉表.張繡.馬騰等等都沒有讓他們出兵呼應.這是認為連公孫讚這樣的強敵都能克服.兵力更小的曹操當然是囊中之物

從兵力來看.袁紹出兵是沒有什麼錯的.畢竟河北已經沒有敵人當然要南下發展.他應該也知道曹操的恐怖.如果等他坐大再來決戰.那不如先動手.但是戰爭的勝負.取決於兵力之外的就是謀略跟實行的膽識.袁紹放棄田豐襲擊的計策.曹操決定發動襲擊兵糧.成敗難道就差在這裡了...



收錄日期: 2021-04-15 21:09: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429000051KK017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