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拔 罐 療 法
前言
拔罐法古代稱為:「角法」(因為使用的器具為獸角),又稱為「拔火罐或拔罐子」,其法乃藉著燃燒、溫熱或抽氣等方式使罐子內產生負壓,而直接吸著皮膚表面,造成充血現象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常與針灸、放血療法配合使用。
其中醫治病之機理在於「出水氣」。在古代的角法中,所使用的為「火罐」,亦即其製造負壓的機轉為火焰;在日常生活的體驗中,用火可以將物品中的水份烤出(火能勝水),因此古人認為,罐與火氣相得,可以將肌理經脈多餘的水氣吸出。因此,不管是濕邪、亦或風寒之邪,都可隨水氣排出體外。
拔罐所使用的用具
1、拔火罐的式樣:
普通口小肚大的玻璃罐,瓶口之邊緣宜向外翻,其容積宜為30 -60m l或者大一些也 可以,凡類似這樣的小罐均可。
2、拔罐用具的種類:
竹筒火罐。
陶製火罐。
銅罐、鐵罐、鋁罐、角罐。
玻璃火罐:一般臨床上常用。
抽氣拔罐:使用簡便,適合一般家庭使用。
拔罐法的分類
1、依排氣方法分類:
火罐:
利用燃燒罐中空氣造成負壓。
水罐:
利用煮沸熱脹冷縮的原理造成負壓。
抽氣罐:
利用物理方式抽出罐中空氣造成負壓。
2、依拔罐形式分類:
單罐:
以單一罐子操作治病。
多罐:
以兩個以上的罐子操作治病。
閃罐:
火罐吸後馬上拔下,反覆數次,至局部潮紅為止。用於局部肌膚麻痺的患者。
走罐:
吸拔後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其法用較大的罐子,罐口須平滑整齊,並塗油少許,然後用力將罐子上、下、左、右來回拉移三至五次,適用在面積較大,肌肉豐富的部位。
留罐:
在拔罐時,將罐子留在患者身上,過一段時間再取下。
3、綜合運用分類:
藥罐:
用藥水煎煮竹罐後吸拔,或在罐內盛儲藥液。
針罐:
針刺穴位上或留針的過程中,在刺的部位加拔罐子。
刺絡拔罐:
用三稜針或皮膚針等刺破皮膚表面,點刺出血後加拔罐子。
4、依出血與否分類:
乾杯術:
即一般的拔罐方式。
濕杯術:
須先將患處之皮劃破數處,俾血隨吸時而出,即拔巏+放血。(虛者禁用)
先秦時期 拔罐療法,古代典籍中亦稱之為角法。這是因為我國遠古時代醫家,是應用動物的角作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經有關於角法治病的記述:“牡痔居竅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頃,而張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獸角吸拔。據醫史文獻方面的專家考證,《五十二病方》是我國現存最古的醫書,大約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這就表明我國醫家至少在西元前六~二世紀,已經採用拔罐這一治療方法。
晉唐時期
東晉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後備急方》中。提到用角法治療脫腫;所用的角為牛角。鋻於當時此法盛行,應用不當易造成事故。所以葛洪特別告誡要慎重地選擇適應症候,書中強調:“癰疽、瘤、石癰、結筋、瘰疬、皆不可就針角。針角者,少有不及禍者也”(《肘後備急方卷中》)。這顯然是有道理,即使以今天的目光來看,所列的多數病症,也確實不是拔罐的適應症。
到了隋唐時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進,開始用經過削制加工的竹罐來代替獸角。竹罐取材廣泛,價廉易得,大大有助於這一療法的變及和推廣;同時竹罐質地輕巧,吸拔力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在隋唐的醫籍中,記載這方面內容較多的是王燾的《外臺秘要》。如《外臺秘要卷四十》中就有關於用竹罐吸拔的詳細描述:“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節長三、四寸,孔經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細竹作之。才冷搭得螯處,指用大角角之,氣漏不嗍,故角不厭大,大即朔急差。速作五、四枚,鐺內熟煮,取之角螫處,冷即換。”指出應據不同的部位,取用不同大小的竹罐。而當時所用的吸拔方法,即為當今還在沿用的煮罐法,或稱煮拔筒法。值得指出的是,《外臺秘要》對這一方法在多處加以具體的介紹,在第十三卷中提到,先在拔罐的部位上,“以墨點上記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頭留節,無節頭削令薄似劍。煮此筒數沸,及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吸拔工具和吸拔方法和改進,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