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民族嘅問題,救命呀!!!

2009-04-26 7:56 pm
吐蕃ga飲食,習俗,節日等等的,是但有D就得

回答 (1)

2009-04-27 8:29 am
✔ 最佳答案
吐蕃的飲食
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讀音:渣巴)。糌粑實際上就是青稞炒麵,它是將青稞炒熟後在水磨上磨製而成,類似中國北方的炒麵。不同的是北方炒麵是先磨後炒,而糌粑是先炒後磨,不去皮。
糌粑的吃法簡單,在碗裡放一些酥油,沖入茶水,添上炒麵後用手攪拌,待炒麵與茶水、酥油完全揉合,能用手捏成團,就可進食了。

一般用手直接送進口中。由於糌粑吃法簡單,攜帶方便,很適合游牧生活。牧民們出遠門時腰間總要掛一個糌粑口袋,藏語叫「唐古」。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每日離不開的飲料。每天早上,一般家庭都
要打酥油茶,勞動或上班前,都要喝上幾碗。酥油是從牛奶或羊奶中提取。酥油茶就是將磚茶用水熬成濃茶汁,把茶水倒入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鹽攪拌,待酥油和茶水完全交融,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
了。
一般藏族家庭用酥油茶待客,通常是一邊喝一邊添,不一口喝
完。但對客人的茶杯總是要添滿的,假如添滿後,你不想喝了,就放著,待離開時再一飲而盡。這樣才符合藏族風俗習慣。
吐蕃的習俗
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上品哈達上織有蓮花、寶瓶等表示吉祥
如意的隱花圖案。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此外還有藍、白、黃、綠、紅五彩哈達,一般是獻給菩薩和迎親時用的,是最珍貴的禮物。
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種見面禮。凡拜會尊長、客人見面、覲
見佛像、婚喪節慶、送別遠行、迎請賓客,都有獻哈達的習慣。它的用途極廣,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用以表示尊敬、祝福的一種禮帛。相傳元世祖忽必烈繼位後,八思巴被尊為國師、帝師。他於1265年第一次返藏時,向菩薩、佛像和僧俗官員敬獻、賜予哈達。史書中關於哈達的正式記載始於此。
獻致哈達有一定的規矩,對長者、尊者敬獻哈達時,要雙手舉
過頭,身體略向前傾,將哈達捧到座前或足下;對下賜予哈達時,一般將哈達繫於對方的頸項;平級之間互贈哈達時,捧到對方手中即可。
吐蕃的節日
每年藏曆七月上中旬(約公曆九月),西藏高原無論城鄉或牧區,都流行著歷時約一周(七天)的沐浴節。這時雨季剛過,河水清澈,風和日麗,水溫較高,正是洗浴的好日子。無論男女老幼,都湧到江河溪湖中盡情地洗浴、嬉戲、游泳。據說沐浴節期間的水比聖水還靈,能使人這一年都健康、平安。人們懷著虔誠和神聖的心情,洗滌著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除沐浴以外,人們還將衣服、被褥統統拿去洗滌,仿佛要洗去一年的積垢。人們常常在江河溪湖邊安紮帳篷、沐浴洗滌之餘,還會歡聚暢飲,唱歌跳舞,其樂融融。
「雪」在藏語中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宴、吃的意思,雪頓節就是吃酸奶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為以藏戲會演為主,故又稱藏戲節。
在十七世紀以前,按照佛教格魯派的規定,每年藏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為禁期,禁止僧人出外活動,到藏曆七月一日才開禁。這時僧人紛紛出寺下山,世俗百姓則準備好酸奶進行施舍,這就是雪頓的由來。以後逐漸增加了演藏戲的活動,並將活動移到達賴喇嘛的夏宮羅布林卡,容許民眾入園觀看,逐步形成了固定的雪頓節以及一套固定的節日儀式。
現在雪頓節已成為西藏的民族盛會,除了藏戲演出以外,許多文藝團體也來表演民族歌舞,商業部門將各種物資和節日食品運到羅布林卡,擺攤設棚。政府各機關單位還將大型的文藝活動、學術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等安排在雪頓節期間舉行,使這一節日顯得更為重要,內容更豐富。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1.gif


2009-04-27 00:29:52 補充:
更多相關資料
http://www.szsysx.com/basewebread/www.chiculture.net/1704/html/1704a01/1704a01.html
參考: szsysx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42: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426000051KK005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