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古堡,古稱「台灣城」,是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來,曾是荷人統治的中樞、鄭氏 3 代的宅第,到今天成為觀光勝地,迭經 300 餘年世事變異,這座當年曾叱吒風雲的城堡,而今被列為國家 1 級古蹟,只餘斑駁的殘壁,供後世憑念。
第一座城堡
明天啟 3 年(1623),荷蘭人在安平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天啟 4 年,荷人從澎湖撤退來台灣,在原來的舊城址上,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奧倫治城」,又稱為「熱蘭遮城」或「台灣城」。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永曆16年(1662),鄭成功驅走荷蘭人, 3 代駐居此城,籌策反清復明大業,故又叫「王城」。入清後,政治重心移至府城內,城堡重要性日減,而牆垣也多傾圯失修。據說,當時居民修築房舍、清廷築「億載金城」,都來此掘取城垣的磚石為材料。
日治時,將城垣剷平,改建紅磚平台與日式海關宿舍,荷蘭時的城堡建築幾乎全毀於一旦;後經屢次修建,成為今天的紀念館。光復後,改名「安平古堡」,目前僅存幾段斷垣殘壁,供人發思古之幽情。
************************************************************
***********************************************************
歷史簡介
十五世紀末葉,葡萄牙人發現由歐洲經好望角直抵東方的航線後,西方勢力逐漸東移。
首先是葡萄牙人進佔澳門,並在我國東南沿海分設領館;接著西班牙人跟進,日本人也不甘示弱;使得早想與我通商的荷蘭人倍受經濟壓力。 十七世紀末葉,荷蘭人兩度進佔澎湖,都被明廷打退。明天啟三年癸亥(西元一八二三年)九月,提督雷爾生率兵,在安平港口建築竹岩,後來因明廷攻澎湖,荷蘭軍情吃緊,而撤守軍、拆竹岩。
天啟四年甲子(西元一八二四年)七月,又轉佔臺灣,以遜克為駐臺第一任總督,在一鯤身竹岩的舊址上構築城垣,由於磚石奇缺,先用砂土及不板建造,稱為奧倫尼亞城。
天啟七年丁卯(西元一八二七年)改名為熱蘭遮城,並就城垣材料,逐步改為磚石構造。全部工程於明崇禎五年壬申十一月二十一日(西元一六三三年元月一日)完成,這便是初期的臺灣城。城的規模,廣兩百七十七丈六尺,高三丈餘,計分三層,由內外廓組成。
城垣用糖水調灰壘磚而成,四周做雉堞,再釘以鐵,城的前方另築烏特烈茲堡以為前衛。由於棟樑堅巨,灰飾精緻,所以成為總督辦公居住之所,也是統治臺灣的政治及經濟中心。
永曆十五年辛丑 (西元一八六一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為紀念其故里,改一鯤身為安平,並和子孫遷居熱蘭遮城,王城之名因此而來。
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西元一六八三年)靖海侯施琅打敗明鄭軍隊,臺灣歸人清朝版圖,府治移於東安坊(現今臺南市區>;熱蘭遮城失去王城的地位,而改為軍裝局。
同治十年辛未(西元一八七一年)軍火庫爆炸,城垣殘破,形如廢墟。殘留磚石遂成為官民修建房舍取用的材料。三年後欽差大臣沈葆楨建造二鯤身砲臺,因需要用大量城磚,一時難以訂購,鑑於臺灣城已失去軍事價值,而淪為殘蹟,放大量拆除城磚,加以運用。臺灣城至此已無原貌可尋。
日據時期,為了建造安平海關宿舍,臺灣城殘蹟被夷為平地,並在其上重建方形臺階式的磚砌高臺,臺的中央蓋起拱券式的洋樓建築,這便是後人熟知的安平古堡。在古堡的右側,臺基之下殘存一段厚厚的半圓形稜堡基座,儘管飽經風霜,依然堅實渾厚。古堡前一睹高高的臺灣城垣,爬滿了古榕蒼勁的根脈,斑駁中仍見剛毅;不僅是外人侵臺的史實,更是先民奮鬥的鐵證![光]荷據時期荷蘭人在安平建立一座城呰,隔年,在原來的舊址上興建城堡,命為奧倫治城,到了明天啟七年更名為熱蘭遮城,其後不但修建,增加規模,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荷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明永曆16年,鄭成功驅走荷蘭人改台灣為平安鎮,赤崁為承天府,熱蘭遮城為鄭氏居所,從此開始台灣城名出現。清康熙年間,台灣納入版圖,政治中心移至府城內,台灣城逐漸喪失軍事價值。沈葆楨建造億載金城亦曾破台灣城壁以其磚興建。日治時期,內城荷式建築全毀,幾經屢次修建成為今日的紀念館,光復後改名為安平古堡。目前僅存的斷垣殘壁,訴說著300餘年的歷史滄桑。
更多資料 請參考
http://tour.tncg.gov.tw/historic/ht01_1.asp?highspot_sn=125
若有不滿意的地方可以告訴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