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子是何時出現,何國發明?

2009-04-22 9:28 pm
傘子是何時出現,何國發明?

回答 (2)

2009-04-22 9:37 pm
✔ 最佳答案
世界上最早發明傘的國家是中國,早期傘被用於官儀,老百姓將其稱為“羅傘”。官階大小高低不同,羅傘的大小和顏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巡要用黃色羅傘,以表示“蔭庇百姓”,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遮陽光、擋風雪、避雨水。


  傘在中國誕生之後,隨著中國對外通商,也把傘子傳到了國外。英國商人到中國旅行,發現中國人打著油紙傘在雨中行走,雨停後把傘一收,隨身攜帶,甚為方便,回國時便買了一把。到19世紀中,傘成了英國人的生活必備品,而且用傘也成了英國人的一種榮耀。
現今香港, 不單在雨天見到人們使用雨傘,連陽光普照的時候,香港人亦擔著傘子,低檔猛烈的陽光. 因此防紫外線的雨傘應運而生.

2009-04-22 13:43:27 補充:
傘相傳由魯班之妻雲氏發明:「劈竹為條,蒙以獸皮,收攏如棍,張開如蓋」,但初期的傘多以羽毛、絲綢等物料製作,在紙張發明之後絲逐漸為紙所取代。油紙傘實際出現的時間不明,約於唐朝傳至日本、朝鮮。宋朝時稱之為綠油紙傘,明朝開始於民間普及,《天工開物》提到:「凡糊雨傘與油扇,皆用小皮紙。」,沈括《夢溪筆談》也提到:「以新赤油傘,日中覆之。」江南地區由於氣候潮濕多雨,當時製傘業十分蓬勃。在一些文學作品如《白蛇傳》等也可以看到油紙傘的蹤影。

2009-04-22 13:45:35 補充: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從發明之日到現在至少也有 3500 多年的歷史,當時被人們稱之為“蹬”。到了後魏時期,傘被用於官儀,老百姓將其稱為“羅傘”。官階大小高低不同,羅傘的大小和顏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黃色羅傘,以表示“蔭庇百姓”,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遮陽、擋風、避雨。

2009-04-22 13:45:40 補充:
傘在中國誕生之後,隨著對外開放和交流的日益擴大,也就逐漸傳到了國外。日本在唐朝時先後向中國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余人,其中有醫師、畫師、音樂家及各方面的學者,他們到中國專門觀摩和學習中國文化,不僅把中國的歷法,天文、音樂、美術等文化帶到了日本,也 包括制傘工藝在內的多種生產技術、制造工藝帶到了日本。

2009-04-22 13:46:04 補充:
1747 年,英國壹位叫祖納斯的商人到中國旅行,發現中國人打著油紙傘在雨中行走,雨停後把傘壹收,隨身攜帶,甚為方便,回國時便買了壹把。回去後不久,正逢壹個雨天,他便撐開帶回去的那把雨傘在倫敦街頭行走。按當時英國的宗教傳統認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傘遮住雨就是違反天意,是大逆不道的。漢努威因此受到嘲罵和詛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擲雞蛋。但是,雨傘的好處卻人人可見,終於在壹片反對聲中逐漸盛行起來。到 19 世紀中葉,雨傘成了英國人的生活必備品,而且用傘也成了英國人的壹種榮耀。

2009-04-22 13:46:29 補充:
4000年前,壹個孩子頭頂壹片大荷葉,冒雨行走,雨珠從凸面的荷葉斜邊上滾下來,這啟發人們發明了傘。"頭頂荷葉,這種現象有可能使人從中受到啟發以至創造發明出傘,但也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成人頭戴頭笠之類的天真童稚,這與孩子們腰揣木頭手槍,騎著壹匹竹馬沒有多大分別。即使退壹步,頭頂荷葉的啟示當在情理之中,但"4000年前"雲雲,又從何說起呢?其實,關於傘的發明,民間有種種傳說。流傳較廣而又有文字記載的還是那位神通廣大的"魯班先師"。

2009-04-22 13:46:45 補充:
據說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壹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壹陣。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春天孩兒臉,壹日變三變,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以至"迅雷不及掩耳"。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壹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於是世界上第壹把"傘"就這樣問世了。

2009-04-22 13:47:05 補充:
而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為關心終日在外勞作的丈夫而發明的。看來,若要申請專利,還是魯班夫婦倆人共享比較合理,這傘的發明,是他們夫妻恩愛、相互關心的產物。 魯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巧匠,同時代的孔老夫子,周遊列國,難免碰上日曬雨淋,於是在他出行的車上便制作了壹種固定的傘,既可遮風避雨也可遮陽避暑。這種隨車固定的"傘",在1989年發行的J162《孔子誕生2540周年》紀念郵票第二枚"周遊列國"上便可壹睹風采。

2009-04-22 13:47:25 補充:
由於傘在社會學上的衍生意義,在中國古代,傘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權勢的象征,這在《左傳》"備物典冊"《晉書輿服誌》中有明確記載,而且等級森嚴。傘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頭上的烏紗,身上的朝服壹樣,也是區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壹種標誌。如漢代規定:食粟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用黑傘,三品以上的官員用青傘,而宋代則天子用紅黃二色,庶僚壹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時皇帝或高官出巡時乘座的轎子或車子都張著傘蓋,以示"庇蔭百姓"。因此這種傘又稱"涼傘"、"羅傘"、"萬民傘",書面語又稱"華蓋"。

2009-04-22 13:47:50 補充:
因字數所限,詳情請看 : http://www.umbrella100.com/ysqy.html
2009-04-22 9:37 pm
傘子,古稱「蓋」,常用作車上的房頂。春秋時期,相傳魯班夫人創造了手提傘。傘子最初以絲帛製成,後來漸被油紙傘所取代。
   The Umbrella is called “canopy” by the ancients. It is usually used as the roof covering for horse drawn wagons. According to legends, the handheld umbrella was created by the wife of Lu Ban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ilk fabric was originally used as the material, only later that it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oiled paper.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34: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422000051KK005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