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國主義first world war歐洲的decline

2009-04-19 11:32 pm
請詳述 what is 新帝國主義,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irst world war 和歐洲的decline. 兩者之間有何relation? thx!!!
請用中文答..

回答 (1)

2009-04-21 5:30 am
✔ 最佳答案
新帝國主義(New Imperialism)是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歐洲各國(主要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等),及後來的美國及日本以其科技及經濟力量,對亞洲、非洲進行殖民地及經濟勢力擴張的行為。在1870年普法戰爭後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四十多年間,是其發展最快的時期。
新帝國主義和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初的殖民形式舊帝國主義或古代的帝國主義(如羅馬帝國、波斯帝國、中華帝國)有所不同,在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初的舊帝國主義,其目的主要是通過爭取海外貿易利益以富裕母國,當時的西方各國會利用殖民地作為貿易給站(如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的作用)或利用殖民地生產貨品,直接轉售給顧客(如荷蘭人直接將香料轉賣予其他歐洲國家)。但新帝國主義是在貿易的基礎上,加上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而產生的,殖民地的作用是作為歐洲工業的原料生產地,原料從殖民地運往母國經過工業加工,再運往他處進行傾銷。其次,舊帝國主義時西方各國和其他國家的地位上大致是平等的,雙方同以農業為基礎,國力相差不遠,有時西方各國甚至要屈從於其他國家的限制,以維持貿易的可能性,如西方國家必須遵守清廷和江戶幕府規管下在華及在日的貿易限制。但新帝國主義時,兩者的關係存在着很大的落差,西方各國以船堅炮利打破其他國家的限制,進行工業傾銷、以有大幅度的領土要求,譬如在1840年代前,英國對華只要求允許自由貿易及平等外交,但數十年後,英國的目標便是獲取經濟特權,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以至佔領中國藩屬和劃分勢力範圍以扶助本土工業發展。
大致說來,新帝國主義與舊帝國主義最大的不同在於:舊帝國主義注重經濟的掠奪,而新帝國主義更有領土野心和及政治目的,例如德國、意大利即想藉對外殖民,證明自己已躋身列強之林。
新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爭奪會引致列強彼此間有所衝突,如1881年的突尼西亞、1896年波耳戰爭、1898年法紹達事件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兩次摩洛哥危機,都引致列強關係的僵局,另外,新帝國主義的擴張加劇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如英德兩國在海軍規模上彼此競爭。殖民地擴張也加劇敵對同盟的形成,如法國侵佔突尼西亞迫使意大利投向德奧同盟,德國進行殖民地擴張也迫使英國投向法俄同盟。故此新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擴張某度上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開戰原因

1914年6月28日,波斯尼亞塞爾維亞族學生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THE BLACK HAND黑手組織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強烈反應,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奧匈帝國發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當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的時候,進而對塞爾維亞宣戰。由於重重集體協定防禦條約和複雜性的國際結盟關係,在數週內主要歐洲列強紛紛捲入戰爭。


[編輯] 民族仇恨

[編輯] 巴爾幹
巴爾幹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奧匈和俄國的利益衝突源於巴爾幹半島,在1878年,在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則在赫塞哥維納、波斯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地利的擴張。此後,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編輯] 普法戰爭
主條目:普法戰爭

1917年,法國戰壕之情景。更多照片可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彩色照片取得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誘導法國挑起戰端。這場戰爭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並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定下的和約條件苛刻,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戰後法國人一直謀求報復德國,推動復仇主義,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原因。


同盟對立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意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意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于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

2009-04-20 21:32:31 補充: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2009-04-20 21:32:48 補充:
爭奪殖民地
參見:新帝國主義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于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産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俄羅斯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2009-04-20 21:33:07 補充:
軍備競賽
參見: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

2009-04-20 21:33:11 補充:
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張至80萬,意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2009-04-20 21:33:53 補充:
最近有學者討論西方是否衰落的話題,這在全球化新階段具有特別的意義。儘管西方的衰落與西歐的衰落是兩碼事———歐洲的衰落早在19世紀中葉就被歐洲的先哲所告知:托克維爾、巴爾扎克均先後指出歐洲在國際舞臺上正在走向衰落,預言終結工業革命以來歐洲霸權神話的是美國的崛起。

如今,歐洲的衰落表現在能力與意願的落差,由此導致使用力量的決心和意願迅速下降。比如,法國城市人口30%是穆斯林,大多數很年輕而且處於失業狀態;荷蘭的鹿特丹40%人口是穆斯林……所以歐洲國家極力避免因參加伊拉克戰爭可能帶來的社會動蕩。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59: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419000051KK0115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