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傳統中國建築以形式分為官式建築與民間建築兩大類。官式建築又分為設置斗栱、具有紀念性的大式建築,與不設斗栱、純實用性的小式建築兩種。官式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等級較高的建築,其中又分為帝王宮殿與官府衙署等起居辦公建築;皇家苑囿等園林建築;帝王及后妃死後歸葬的陵寢建築;帝王祭祀先祖的太廟、禮祀天地山川的壇廟等禮制建築;孔廟、國子監及州學、府學、縣學等官方主辦的教育建築;佛寺、道觀等宗教建築多類。
民間建築的式樣與範圍更為廣泛,包括各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築;官僚及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園林;按地方血緣關係劃分的宗祠建築;具有地方聯誼及商業性質的會館建築;各地書院等私人教育性建築;位於城鎮市井中的鐘樓、市樓等公共建築;以及城隍廟、土地廟等地方性宗教建築。民間建築隨地域的不同,在空間、造型與結構上,各有差別。
以結構形式分,有抬梁式結構、穿斗式結構、干欄式結構、井幹式結構。以建築材料分,有木構建築、磚石建築、磚木混合建築、版築式及窯洞式土築建築。以地域特徵分,有北方建築、江南建築、嶺南建築、客家土樓建築、西藏建築、蒙古族氈帳、新疆少數民族建築、西南少數民族建築等。以宗教文化分,有儒教禮制建築、佛教寺塔石窟、道教宮觀建築、伊斯蘭清真寺、民間及地方性廟宇如二仙廟、五顯廟、天后廟等建築。種類繁多。 建築是一門由大量物質堆疊而成的藝術。建築造型及空間藝術之基礎,在於其內在結構。中國建築的主流部分是木結構。無論是宮殿、宗廟,或陵寢前的祭祀殿堂,還是散落在名山大川的佛寺、道觀,或民間的祠堂、宅舍等,甚至一些高層佛塔及體量巨大的佛堂,乃至一些橋梁建築等,都是用純木結構建造的。
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是一種由柱子與梁架結合而成的梁柱結構體系,又分為抬梁式、穿斗式、干欄式與井幹式四種形式,而以抬梁式與穿斗式結構最為多見。木結構建築中還發展了獨具特色的斗栱體系。
早在秦漢時期的中國,就已經發展了磚石結構的建築。最初,磚石結構主要用於墓室、陵墓前的闕門,及城門、橋梁等建築。南北朝以後出現了大量磚石建造的佛塔建築。這種佛塔在宋代以後漸漸發展成「磚心木檐」的磚木混合結構的形式。隋代的趙州大石橋,在結構與藝術造型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磚石結構大量應用於城牆、建築台基等是五代以後的事情。明代時又出現了許多磚石結構的殿堂建築──無梁殿。
傳統中國建築中,還有一種獨具特色的結構──生土建築。生土建築分版築式與窯洞式兩種。分布在甘肅、陝西、山西、河南的大量窯洞式建築,至今還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生土建築以其節約能源與建築材料、不構成環境污染等優勢,被現代建築師歸入「生態建築」的範疇。
◎中 國 建 築 小 典
1842年香港正式開埠,但事實上香港的歷史卻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部分現存的古老中國傳統建築亦有超過200年歷史。此外,香港近代的發展受中西文化的相互影響,亦留下了一些有相當價值的殖民地建築和文物。香港在近幾十年高速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新廈林立,很多古建築為了重建發展而拆卸。猶幸,在香港現行的古物古蹟法例保護下,一些有價值的傳統中西式建築才得以保存下來;其中包括中式廟宇、民居、祠堂和書院等,西式的則有教會建築物、大學、官邸及政府建築物(如警署、法院、天文台、兵營)等;這些傳統建築分布遍及新界及市區。
在香港現存的中國傳統建築中,圍村可說最具香港本土特色,亦最能反映香港的文化發展。這些圍村能保留至今的寥寥可數,其中著名的有建於明朝成化(約13世紀中葉)年間的元朗錦田吉慶圍和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的粉嶺龍躍頭覲龍圍等。
香港的西式殖民地建築物中以舊三軍司令官邸為本港最古老的西式建築。它建於1846年,於1984年改建成為茶具文物館,1989年公布為歷史建築。現存的西式教會建築物中,著名的有坐落於中環砲台里的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即今香港終審法院),據說它建於1840年代,樓高三層,於1989年被列為歷史建築。
古建築是過往歷史文化發展的具體表現,是歷史的見證。香港的傳統建築正好反映了香港早期居民在歷史的長河中默默耕耘,締造了今日香港的文化面貌。作為這些文化遺產的繼承者,我們有責任教導下一代去認識、分享和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http://www.chiculture.net/0514/html/0514b11/0514b11.html
http://www.chiculture.net/0514/html/0514b03/0514b03.html
http://hk.geocities.com/stone_luk/page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