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快,廳日交 (+5點)

2009-04-18 5:43 am
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內容簡介,推介原因及心得(字數不得少於500字)

回答 (2)

2009-04-18 6:16 am
✔ 最佳答案
書名: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
內容簡介:

小說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劉關張三兄弟、諸葛亮、東漢、曹魏、蜀漢及東吳六大路線為中心,講述東漢末年黄巾起义至魏、蜀、吴三國鼎立,到西晋统一為終結。

《三國演義》描寫東漢末年時期,桓靈二帝寵信宦官,致使朝綱大亂,政治腐敗,四方州牧乘機而起,國家就這樣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其後在赤壁之戰以後,三國鼎立成型,最後一統於晉。其中對於戰爭的場面、英雄與梟雄之間的龍鬥虎爭、以及各個政治勢力的勾心鬥角等等,都有十分精采且令人讚嘆的著墨。雖然《三國演義》有別於正史,所謂「七分寫實,三分虛構」,但其對民間的影響力卻遠遠超過了正史,留給後世深刻的歷史借鑑和人生思考。


從古至今,三國演義總是一直不斷地被後人拿出來探討,評論。劉備因其仁德寬厚而得到了許多機智過人的將才,其實他是很有機會可以奪下江山,復興漢室的。只可惜老天不幫他,被曹操大敗。而袁紹原本是逐鹿中原的群雄當中聲望最高,勢力最大,本來可以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然而他只是徒有虛名,在與曹操相遇時,一敗於關渡,再敗於危亭,最後自己氣的吐血而死。「英雄不怕死,怕死不英雄」自古以來,在中國出現了不少不怕死的英雄,也出現了許多平時英雄,但到了關鍵時刻卻貪生怕死。臨危不懼、正氣澟然者流芳千古;搖尾乞憐、苟且偷生者遺臭萬年。生死之間,展現了不同價值的人生觀念。然而,武勇、智術終究只是構成英雄的前提條件,在中國人的審美觀裡,是不是英雄,還是取決於倫理道德的觀念。反觀那些雖有超群武藝、奇謀勝算卻見利忘義、有才無德的人都稱不上是英雄。

話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三國時代裡,所謂的明爭暗鬥,都盡是人們想填滿自己心中欲望的方式罷了。書中所想表現的,不外乎是君臣、父子、敵我、情人、手足......等等之間愛恨情仇的關係。敘述著自東漢靈帝至西晉武帝間近百年來的歷史故事。改編自三國志的真實事蹟,以之改寫後加以生動似真的複雜情節,將種種的破碎片段,以故事的手法環環相扣,造就出這本中國自古以來的曠世劇作。

讀完這本書後才發現,原來現世一切的恩、愛、名、利、財、色、酒、氣,早在好幾千年前就已經存在了。誰說古代就一定比較不開化?人類長久以來的演變,身體上的確是不斷地在進步、演化,但心靈精神上卻未必能因時間的推移而有所長進。幾千年之後的今天,仍然有陰險狡詐的人,仍然有忘恩負義的人,仍然有不知廉恥的人,仍然有無盡痛苦的人......然而人世間,爭來爭去,打打殺殺,為的又是什麼呢?到頭來,還不都是一場空?努力掙來的財富,處心積慮得到的權勢地位,強求以得的情感,這些都是死後帶不走的。唯有積極地把握當下,好好珍惜如今所擁有的,才是真正的富有,真實的幸福。

看完久經思考過後,真的不懂,為什麼羅貫中可以將人物描摹得如此透徹?彷彿親眼所見。莽夫砍死人的血淋淋畫面,英雄為手足之歿悲憤所留的淚水,大丈夫因傾城女子茫然若失的憂愁,人民百姓由於有權者的不才而遭受到的苦難......有的能使人心大快,有的令人百思不解,有的讓人五體投地,甚至有的讓人足以痛心疾首。但看到最後,一切都只是虛幻的小說,何必認真?何必執著?是呀!小說是如此,那人生呢?難道人生就可以如此付諸笑談中嗎?

就是因為人生無法如故事般,總是有幸福快樂的結局,總是有多到數不完的奇蹟,才會比故事更加有趣,有意義。生命的不可逆性,警示著我們不該妄下決定,踏出的每一步路,都該仔細思考,慎重選擇。否則最後受苦的不只是你自己,還有在你身邊你愛的,愛你的,所有人的心。
參考: copy some information from it + your own opinion~
2009-04-23 6:03 am
三國演義》故事內容大綱

黃巾起義
故事背景是在東漢末年至西晉初。東漢皇朝最後幾個皇帝都是昏庸無能,親信宦官,疏遠忠臣,導致朝廷腐敗,百姓生活痛苦不堪。據說漢靈帝在位時,張角曾遇見仙人,幸得天書,學得有效的治病方法,後雲遊四方收徒,聚眾起義推翻腐敗的東漢王朝,爆發了大型農民起義——黃巾之亂。亂世必出英雄,果然出現了像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等英雄人物。

全國在大將軍何進的帶領下起兵剿滅黃巾賊,後又發生十常侍之亂。漢靈帝已故,漢少帝劉辯即位。何進欲殺皇宮裡所有禍害皇帝的宦官,不料反被宦官誘殺。眾諸侯在袁紹和曹操的帶領下,沖入皇宮,將宦官趕盡殺絕,還誤殺了不少不留鬍鬚的男人。少帝與陳留王劉協于慌亂中逃出皇宮。


[編輯] 董卓亂政
各路諸侯分頭尋找少帝與陳留王,最終由來自西涼的董卓找到。董卓護駕有功,趁機專權,掌握朝廷。董卓後來廢了漢少帝,擁護陳留王即位為漢獻帝。董卓橫行霸道,殘害忠良,引起百姓和朝中大臣的憤怒。曹操欲行刺董卓,不料失敗而逃亡。曹操假傳聖旨,召集各路諸侯結盟反董卓。18路諸侯在袁紹的率領下殺向首都洛陽,迫使董卓劫持皇帝遷都到長安。董卓後來與其義子,人稱武藝最高強的人呂布相爭美女貂蟬。呂布在王允的勸說下,殺了危害國家百姓的董卓 。


[編輯] 英雄逐鹿中原
長沙太守孫堅于洛陽一口井底中發現了傳國玉璽,欲私藏起來。袁紹聞此事,大怒,欲逼孫堅交出玉璽。孫堅不肯,逃回長沙,路途中遭荊州劉表襲擊。孫堅為此事與劉表結怨,後發兵進攻荊州,不料死於戰中。在河北,袁紹與公孫瓚正在互相爭奪土地,爆發了界橋之戰。同時,許多官位低下的諸侯如劉備等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實力。曹操廣招賢才,建立起了一支強悍的軍隊,準備霸佔中原。

[編輯] 曹操的崛起
曹操奉迎流浪的漢獻帝,擁護獻帝,于許昌建新都。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剿滅他的對手如呂布、張繡、袁術等,日漸強大,稱霸中原。後來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一決雌雄,以寡敵眾大敗袁紹。曹操繼續揮軍北上,消滅袁氏勢力、大敗烏桓、平定遼東,統一了北方。曹操所稱霸的廣闊土地後成為建立魏國的基礎。

[編輯] 孫策立業
孫策自父親孫堅戰死後,常懷意志重振家業,稱霸江東。他拿父親所留下的遺物傳國玉璽與淮南袁術交換兵馬。孫策一旦掌握兵馬,同時又有追隨先父的老將、結拜兄弟周瑜、足智多謀的謀士等扶持,發兵進攻江東,經過多年苦戰,終於稱霸江東,坐鎮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為後來建立吳國打好了根深蒂固的基礎。不料,孫策遇刺受重傷身亡,由年幼的弟弟孫權繼承基業。孫權有周瑜、張昭等能臣勇將扶持,穩坐江東,建立起一股強大的實力。

[編輯] 劉備興起
劉備與關羽、張飛曾在桃園結義時立下承諾忠心輔佐漢室,拯救天下蒼生,不料只能空懷大志。劉備討伐黃巾雖有功,卻只得一個小縣令的官職。後來劉備投奔公孫瓚,就任平原太守,曾相約討伐董卓,于虎牢關前大戰呂布。曹操的父親曹嵩被徐州陶謙的部下張闓所殺,起兵攻打徐州雪恥。陶謙求助,劉備來到徐州協助陶謙抵擋曹操大軍。曹操退兵後,陶謙去世前將徐州交於劉備,劉備就任徐州牧。呂布被曹操打敗後,逃到徐州投奔劉備。劉備慷慨收留呂布,不料呂布恩將仇報,反奪徐州。劉備同曹操結盟,消滅呂布。劉備同朝廷大臣密謀除掉專權欲篡位的曹操,不料事情暴露。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逃去投奔袁紹,後在汝南建立實力。曹操再次於汝南大敗劉備,迫使劉備逃往荊州投靠劉表。劉表讓劉備鎮守新野,以抵抗將要南征的曹操。劉備三顧茅廬,得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輔佐,如魚得水。

[編輯] 曹操南征與赤壁之戰
曹操自封丞相,統一北方後,舉兵南征荊州與江東。劉備于新野兩度殺退曹軍,不過失去城池,被迫南往荊州。劉表已故,荊州由幼子劉琮接管,長子劉琦留守江夏。劉備協民渡江,來到襄陽城外,求劉琮讓他進城,被劉琮拒絕。劉琮後來投降曹操,荊州落入曹操手中。劉備不得已南下到江夏投靠劉琦,途中遭曹軍追殺,百姓死傷無數。

為抵擋曹操兇猛的來勢,劉備派遣諸葛亮前往江東說服孫權結盟抗曹。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孫權、周瑜與曹操決一死戰。周瑜不容諸葛亮,多次想加害諸葛亮,但都沒成功。周瑜暫時放下殺諸葛亮的念頭,專心策劃對付曹操。最終,劉備與孫權的聯軍于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大獲全勝,曹操往北逃亡。


收錄日期: 2021-04-15 14:41: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417000051KK0213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