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其實是不一樣的,解釋如下:
T細胞
免疫細胞可分為兩類,一負責讓「細胞性免疫」發生,另一種製造抗體,即所謂的「體液免疫」,這兩種都源自胚胎中的幹細胞,幹細胞經過幾次分裂變成負有特殊目的淋巴球,這些淋巴球最後都進入淋巴組織,擔當起抵抗入侵物質的任務,但是在這之前,它們還有一番波折,第一類細胞要達成細胞免疫功能,首先要將自身轉移到胸腺(Thymus),並在那經過一番整修後才有免疫的能力,因此被稱為T細胞或T淋巴球,另一種細胞則先在體內某處(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嬰兒期的肝臟)完成處理過程,再執行免疫功能,由於最早是在鳥類(Bird)體內發現,因此稱為B細胞或B淋巴球。B細胞和T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樞鈕,人體若可讓其不斷增生活化,將可大幅提高自身之抵抗力。
*可調節T細胞功能:T細胞共分為三種,功能也各有不同。
1. 細胞毒性T細胞:這是一種直接攻擊的細胞,有能力殺滅微生物,但有時會誤殺自己體內的細胞,因此這些細胞又被稱為殺手細胞,對於已被病毒侵入的組織細胞,由於有許多病毒被留置在細胞膜上,這些病毒的抗原性便會吸引毒性T細胞前來,並毫不留情的大開殺戒。據研究得知,毒性T細胞主要用來破壞癌細胞,心臟移植細胞及其它外來細胞。
2. 協助者T細胞:協助者T細胞是T細胞族群中為數最多的一種,此種T細胞以許多方法來「協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它們會激化已疲乏的毒性T細胞繼續征戰四處,並提供其它兩種T細胞足夠的能量,而最重要的是,協助者T細胞可以減緩病原細胞的活動及增生,以增加毒性T細胞的病原細胞狙殺率。
3. 抑制性T細胞:醫學界對抑制性T細胞之功能所知有限,但一般相信它有調節其它細胞活性之目的,以避免引起過度的免疫反應,而造成身體的嚴重損害,因此抑制細胞常被稱為調節性的T細胞。
*可促進自然殺手細胞活性:殺手細胞如前所述,便是所謂細胞毒性T細胞,其表面接受器的蛋白質常與微生物或病原緊緊結合,再趁機消滅這些有害物質。一般而言,毒性T細胞會穿過微血管壁進入組織間隙,遊進淋巴液再回到血液中,藉由此一不斷的循環,它們也就不斷的在人體中進行巡邏狩獵的工作,而一旦它們感到疲累,除可藉由協助者T細胞激化活力外,也可經外在的營養補給來促進其活性,而也唯有讓細胞毒性T細胞不斷保有旺盛的活力,方可保有人體的健康。
==================
B細胞
當B細胞表面抗原受器 (B cell antigen r eceptor; BCR) 與抗原 (antigen) 結合時會產生兩種細胞內的機制。首先是由於抗原的連結 (cross-linking) ,B細胞表面抗原受器 (BCR) 會引發訊號傳遞鏈 (signal transduction cascade) ,並使得與B細胞活化有關的基因開始活化。其次是B細胞表面抗原受器的內在化 (internalize)並把抗原傳送到processing compartments。而processing compartments是B細胞將抗原處理並放置在MHC II上的一處所在,而後藉由MHCII 把抗原呈現並讓輔助型T細胞 (helper T cell) 辨認。 B細胞表面抗原受器主要是由細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membrane immunoglobulin) 以及Ig與Ig的異形二聚物 (heterodimer) 所構成。Ig與Ig已經證實是負責當B細胞活化時的訊號傳遞,並且有許多論文指出也在抗原的內在化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作者藉由Ig與Ig在細胞內運行的路徑來研究這兩個蛋白質的在抗原內在化上的功能。實驗結果顯示在沒有抗原刺激的狀況下,少量的Ig與Ig會一直與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從B細胞的表面,經過早期胞飲體 (endosome) 而來到MHC class II peptide-loading compartment (MIIC)。而藉由抗原的連結刺激B細胞表面抗原受器並不會改變上面這種運行的路徑,然而卻會加速上面機制的運作速度。而所有的實驗結果則告訴我們Ig與Ig異形二聚物與B細胞表面抗原受器所控制的抗原運送機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