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的存在意義?

2009-04-07 2:55 pm
多年以來, 神學一直在人類的歷史當中屹立不倒, 到底神學的存在有何意義呢?
抑或純粹是因為根值人類腦袋的宗教意識過於強烈?
註: 我希望是在大體人類的層面上探討此問題.

回答 (4)

2009-04-14 7:53 am
✔ 最佳答案
神學之所以會在人類的歷史當中屹立不倒, 是因為人類生來對未知, 無法觸及的事物存在著敬畏之心.
古人初知火, 發現火可以照明, 可以煮食, 還有在生活上幫助到很多. 但火卻不能觸碰, 還會帶來災難. 所以就奉火為神明, 祈求災難別生. 在這一點, 古人也有奉海為神明, 意義上也是一樣的.
一些想不透的問題, 例如世界是怎麼來的, 人是怎麼來的. 反正解決不了, 就說是神幹的吧. 人類想像力豐富, 一代傳一代, 只會越傳越誇張.
那時古人還未能在天空中飛翔, 還未懂得雲的結構. 就說神就住在天空的雲端.
借用聖經的話吧
1:1 起初 神創造天地。
1:2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1:3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1:5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1:6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
1:7 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
1:8 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1:9 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
1:10 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 神看著是好的。
1:11 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
1:12 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 神看著是好的。
1:1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1:14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
1:15 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
1:16 於是 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1:17 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1:18 管理晝夜,分別明暗。 神看著是好的。
1:19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1:20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1:21 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 神看著是好的。
1:22 神就賜福給這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
1:2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
1:24 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
1:25 於是 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 神看著是好的。
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1:27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1: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1:29 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1:30 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牠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
1:31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那叫一個白痴. 誰都知道地球是圓的, 只是眾星裡的一顆.
更不會是第一顆星
月亮跟太陽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不只聖經, 其實所有宗教的理論亦不斷比人類自身的發現所推翻. 這個是一定會的, 因為問題總會有答案.

但神學卻不會因此而滅, 因為它有的不只是答案, 它還給人帶來了依靠, 信念, 絕望中的明燈.
說白了就是人類希望受到保護, 照顧, 原諒.

宗教會一直存在, 但教廷, 經書, 理論等, 要不就跟著時代去改變,就像梵蒂岡前一陣子接受進化論一般. 要不就等著被淘汰

2009-04-13 23:55:17 補充:
第一個回答的那個.... 很

2009-04-13 23:55:48 補充:
有趣=))))))))
參考: 我, bible
2009-04-11 3:36 am
神觀思想在人類歷史屹立不倒 ,
確實是植根於人類遺傳因子的宗教意識過度強烈 ,
要歸功於我們的祖先 ,

神的起源 :

遠古年代 ,
我們的祖先對科學的認知極微 ,
對於自然現象 , 人事際遇等 , 產生恐懼 ,
人類的恐懼 , 來自無知 ,

為了克服此等恐懼心理 , 使得生活得著安全感 ,
人 , 必須要設法解決一切不能解決的問題 ,
因此 , 儘管明知是假 , 仍要安作一個假道理 ,
意圖填補人類心象的殘缺部分 ,
當人將無知的事理歸咎於天命 , 主宰 , 神 ,
人仿佛自己是認清真理 ,
問題得著圓滿解決 , 人就可以安心生活下去 ,

人類是一種自我欺騙 , 自我催眠的動物 ,

神的意義 :

人類漸漸將恐懼無知的心理 , 轉移到恐懼神靈 ,
恐懼無知跟恐懼神靈 , 有很大的分別 ,
無知是不可求的 , 而神靈是可求的 ,
我們的祖先相信 , 求問於神靈 ,
有助轉變自然災禍 , 與及人事的不幸 ,
因此 , 神靈被高舉成為大能者 ,
宗教的各種各樣崇拜偶像儀式 , 亦隨之衍生 ,

起初 ,
神存在的意義 , 並無道德成分 ,
更不是為著教化世人 ,
祂 , 純粹是一種單純的理念 ,
目的是消除人類對自然災難 , 人事不幸的無知困惑 ,

及後 ,
人類社會結構變得複雜化 , 不得示制定道德律法 ,
律法要有效執行 , 必須倚仗無上權威的神靈 ,
神靈 , 漸漸被人確定了形相模式 ,
人格化神的概念 , 亦能清晰描繪 ,
我們的祖先喜歡這種轉變 ,
因為把神靈描得越是清晰可見 ,
人對神靈的無知恐懼 , 越是得以心靈平伏 ,

如此 ,
我們的祖先就塑造了喜怒無常 , 善惡能分的人格化神 ,
祂 , 是道德律法的主宰者 ,
人在祂的律下 , 就能有秩序的生活下去 ,

如此 ,
神存在的意義 ,
就變成管治人類的思想行為的一種手段 ,

今天 ,
我們是繼承我們歷代祖先的遺傳基因 ,
不過 , 由於科學的進步 ,
我們很大程度上 , 可以依賴科學知識 , 發現人類未知的領域 ,
神學思想 , 其實己經褪色不少 , 再不像我們祖先那樣 ,

2009-04-11 14:12:52 補充:
另見 :

2009-04-11 14:13:23 補充: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9041002261
2009-04-08 6:19 pm
宗教信仰與人類文明是不可分割的,宗教在某程度上就是人類心靈需要得以慰藉之結果——產物。至於是什麼程度上呢?若果我們的信仰是基於人性孤獨而作出依戀行為,顯然這就反映出人性之特質。從宗教發展史,可觀察到人類學之現象——不同進化階段有不同程度之宗教信仰。

人類宗教歷史之演變——正如人格成長一樣——從最初如對母親的愛(依戀並渴望被愛),接著是如對父親的愛(順從會賞罰的依戀對象),最後到成熟階段(此時神不再是外在的力量,此時人已把愛及正義的原則納入自己的生命之內,他已經同神合而為一)。



無可否認,在極權倫理下的宗教是對人類有害。一神論或多神論者之盲目信仰,都有礙了人性(人格)之完整成長。神只是人類由於心理之困苦而「造」出來的,其發展史也如人格成長一般(1)。尤其是排他性強的宗教,以及借宗教以箝制思想、政治用途等的情況下,「宗教」——實際上這些不是宗教——就是鴉片,有害人心,不利於文明進步。為了易於辨認什麼才是有害的宗教,我需要解釋何謂迷信,這就是:「相信一些沒有理據、事實支持,或自己不了解、不認識的事物。」所謂「不要問,只是信」,這些都是不成熟之宗教。正如釋迦的教導,我們應該經過思索、驗證、體驗才決定相信(或不相信)什麼,也就是要具備科學精神。

真正的宗教,是人類所不能缺少的。心理分析大師佛洛姆(Erich Fromm)指出人性的「隔離感」,事實上它就是我們一切焦慮不安的根源。因此,人類進行狂歡迷亂、創造、結合、一體化(一致化)等活動,也有了宗教。對於人之生存問題,宗教是一個應該走的方向。在以「經濟」為本的現今社會上,我們更應該發展人性與心靈的力量,但向宗教的方向進發並不能只是口口聲聲的,也不能只是一種依戀之心態。



如果以宗教為探究的方向,用來發展人性、心靈的力量,並且如實觀照世間,不以「神」為依戀之對象,反而行出宗教於生活之中,這樣就是有利於我們人類文明發展的宗教,也解除了一些「有批評眼光的觀察者」所說的「精神危機」。是故,成熟的宗教絕不是鴉片,相反是我們內心的靈丹妙藥。


在我的觀念上,神只是人類由於心理之困苦而「造」出來的,否則怎會如人格之發展呢?不過,如果對神有成熟的愛,而行出於生活之中,這樣的神才是最適合於我們的。




歡迎參閱在下兩篇網誌....以上是根據在下劣文而答的.....
http://hk.myblog.yahoo.com/woodreus18/article?mid=1356
http://hk.myblog.yahoo.com/woodreus18/article?mid=1492

2009-04-08 10:22:22 補充:
宗者,宗旨也;教者,教育也。
2009-04-08 4:46 am
我們要信主,不要信其他神
參考: 冇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33: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407000051KK002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