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你是想問:
原來指民間使用的簡筆字。
還是:
現在通常指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發佈的簡化字。
簡筆字,是簡體字的別稱,與繁體字(俗稱深筆字)是相對而言的,一個漢字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形體,這幾個形體筆畫多的叫繁體字,筆畫少的叫簡體字。早期的漢字是由圖畫發展起來的,描繪事物的形象的精細和粗略就產生了簡體與繁體的區別。在甲骨文中,一些字就同時存在繁體和簡體。
由於隸變之後仍有不少字結構複雜,筆畫繁多,南北朝以來,在常用的楷體漢字中,有一部分出現了較簡便的俗字,筆畫比正字少的俗字,一般被叫做簡筆字。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就已經出現了「劉」的簡化字「刘」字的寫法。
簡筆字是流行的形體較簡易的俗字,例如「臺」寫作「台」、「鏽、繡」寫作「銹、綉」等,而簡化字是在簡筆字的基礎上整理改進後公布的法定簡體字,具有唯一性。
1935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簡體字324個。後因反對聲音太大而終止。
中華民國教育部規定正字 簡體字(俗字) 中國大陸現行標準簡化字
臺 台 台
檯 枱 台
鏽 銹 锈
繡 綉 绣
經 経 经
總 縂 总
關 関 关
風 凨 风
鳳 凤 凤
肅 粛 肃
淵 渊 渊
觀 覌/観 观
灌 潅 灌
縣 県 县
鸞 鵉 鸾
龜 亀 龟
繪 絵 绘
驕 馬乔 骄
賣 売 卖
屬 属 属
櫃 柜 柜
亞 亜 亚
啞 唖 哑
覺 覚 觉
國 囯 国
齊 斉 齐
簡化字,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大陸推行的規範漢字中經簡化過的漢字。同一漢字,簡化字通常比未簡化漢字(繁體字)的筆劃為少。簡化字是在簡體字的基礎上經整理改進由政府主管部門公佈的法定簡體字,具有唯一性。在中國大陸,現行的規範簡化字是收入《漢字簡化方案》(後發展成《簡化字總表》)中的簡化字。
不過,漢字也有很多並沒有被簡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些漢字叫作傳承字,既不屬於繁體字,也不屬於簡化字。使用簡化字和被選用的傳承字的中文常常被稱作簡體中文。
簡化字歷史
1955年10月,《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經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會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根據討論的結果作了修改,修改後的草案經國務院漢字簡化方案申請委員會審定。
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公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其中收錄的39個選用字習慣上看作簡化字。
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了國務院的《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
1964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了《簡化字總表》。
1977年12月20日,公佈《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稱為「二簡字」,試用一段時間(約八年)後,因為字形過於簡單且混亂而宣佈廢除。
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發出《國務院批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的通知》,宣布廢除「二簡字」。
1986年10月10日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刊載在10月15日的《人民日報》(共收2235個簡化字)。
2009-04-07 13:41:08 補充:
簡化的原則
以下是一些簡化字研訂時所稱的原則:
從俗從簡
規範化:
消除異體字
突出形聲特性
盡量保留表意特性
穩定性
實用性
適當的藝術性
此外,1952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確定了以「述而不作」作為漢字簡化的原則,即主要是採用通行已久的俗體字或筆畫簡單的異體字,而不另創新字。然而即使在《簡化字總表》中,也有為數不少的形體,並沒有在過去任何文獻和資料中發現。「二簡」裏更有大量新造字。
2009-04-07 13:42:18 補充:
簡化字的影響
簡化字是大陸法定漢字規範
按照大陸政府的法律規定,今天在大陸簡化字已取代繁體字成為規範漢字,而繁體字則被定為不規範漢字。日常使用漢字,字形和筆順要以《現代漢語通用字表》公布的7千個漢字為依據,而繁體字則是不在這7千個漢字之列的。一般情況下使用繁體字於法無據。只有特殊場合可以使用繁體字,例如古代漢語、古典文學、歷史、考古學、古文獻學等課程相關的書籍,書法美術作品,已經註冊的商標,老字號,歷史題材的影視劇中的涉及漢字的道具,對台港澳的宣傳等等。
2009-04-07 13:42:35 補充:
國際影響
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地位,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氣象組織等國際組織均採用了大陸的簡化字。大多數國家因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係,也接受了大陸的簡化字和普通話作為中文規範。
新加坡在1969年推出自己的《簡體字表》,到1974年採用中國大陸的簡化字頒佈《簡體字總表》正式使用簡體字。馬來西亞在1981年2月出版了《簡化漢字總表》,收錄了與大陸完全一致的2238個簡化字。
2009-04-07 13:42:50 補充:
繁體字在簡體字普及前曾經是漢字在海外華人圈中主流,唐人街上的商業招貼及中文媒體、漢語教學曾一律使用繁體字。環球時報引述,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前,美國的漢語教學一直延續着繁體字的傳統。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大陸留美博士畢業,他們開始編寫簡體字的中文教材。現在美國2300多所高中開辦中文「先修課程」,採用簡體字的比率已有一半。
由於大陸居於國際交往強勢地位,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近30年,外國人學習中文基本使用簡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