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秘密大乘佛教,又稱為怛特羅佛教、密宗、密乘、金剛乘,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為印度後期佛教的主流。這一系的佛教,有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而相對於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大乘、小乘,則被稱顯教。因為它許多儀軌與咒術,與印度教非常相似。因此學者認為秘密大乘佛教的興起,與印度教的復興,有密切的關係。
釋義
密宗以「怛特羅」Tantra(怛特羅,原義為線、線的延申,義譯為「續」),取代原先的「修多羅」(義譯為「經」)為教典名稱。怛特羅是印度教教典的一類,在師徒間秘密傳授,秘密大乘也採用了這一名詞,但在漢文中,還是譯作「經」或「教」。
依密教的內容,漢傳佛教分為三部,雜密、胎藏界、與金剛界。而藏傳佛教,依宗喀巴大師《密宗道次第廣論》則分為四部:1.事續(所作怛特羅)2.行續(行怛特羅)3.瑜伽續(瑜伽怛特羅)4.無上瑜伽續(無上瑜伽怛特羅)。漢傳的三部,與藏傳的前三部相當:雜密,相當於事續;胎藏界,相當於行續;金剛界,則相當於瑜伽續。
無上瑜伽續之下,又分成「父續」、「母續」(也有分「父續」、「母續」、「無二續」的),主要是在印度及西藏地區流傳,但少部份經典也已傳入中國。父續中包含「密集」、「閻曼德迦」、「無上幻網」。宋施護所譯的《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秘密大教王經》七卷,就是屬於密集部;法賢所譯的《佛說瑜伽大教王經》五卷,就是無上幻網部。母續中包括了「時輪」、「勝樂」、「喜金剛」、「幻頂座」等多個支派。
[編輯] 源流發展
[編輯] 印度密教
根據唐密的傳說,密宗最早傳承印度龍樹菩薩,關於這個龍樹是否真有其人,若有其人是否與《中論》作者為同一人,學界尚有爭議。關於密宗的傳承,亦有人推源到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參見呂建福《中國密教史》),但此論點並未得到一般的接受。從現在可得的資料分析,密宗于7世紀東印度的波羅王朝時期興起,以《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等的形成為代表,以那爛陀寺、歐丹多富梨寺、超岩寺等寺院為中心,各自活動發展。其中,早期的密教,通過開元三大士等人傳入中國形成了唐密,並進而傳入日本(詳後)。中晚期密教以秘密集會、喜金剛、時輪金剛等法門為代表則主要進入了西藏。但需要說明的是,漢傳佛教也受到無上瑜伽的影響,不空即翻譯過《秘密集會》,宋代則有大量的無上瑜伽經典譯出,但由於種種原因,中晚期密教在漢傳佛教中並不發達。同樣的,藏傳佛教也接觸過早期密教的內容,但在教判中被認為是屬於較低層次的事瑜伽與行瑜伽經典,故而沒有受到很高的重視。
[編輯] 漢傳佛教
在成體系的密宗形成之前,稱為「雜密」的一些密法已經就傳入中國,最早見於三國吳黃龍二年(西元230年)竺律炎譯出《摩登伽經》,支謙譯《華積陀羅尼神咒經》,《無量門微密持經》。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來華,史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立了稱為「密宗」的佛教宗派,現今則被稱為唐密,又稱真言陀羅尼宗、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開元宗。主要的道場包括長安的大興善寺、青龍寺和扶風縣的法門寺。傳統上,以開元三大士傳入的胎藏界《大日經》,與金剛界《金剛頂經》合稱二部大法,稱為「純密」,而稱以前所譯出的為「雜密」。
[編輯] 日本佛教
因唐朝中期中日交流的密切,唐密由日本弘法大師空海傳入日本創立真言宗,又因以東寺為發源地,故稱為東密。另有台密,為同期入唐留學僧最澄大師所創。東密體系於空海大師已大體完備,台密體系是於最澄法子法孫繼續赴唐留學而成。
[編輯] 藏傳佛教
七世紀初,西藏國王松贊干布因國力強大,產生對文化的渴望,於是同時向中國與尼泊爾請求聯姻與文化輸入,中印兩派文化的勢力在西藏最後由印度勝出,佛教亦於此同時由中印個別傳入西藏。八世紀中期,西藏境內苯教勢力一度抬頭,興起反佛聲浪。寂護大師回印之後請來那爛陀寺蓮花生大師入藏,以神通力攝服藏人,密宗就此傳入西藏。由此開始西藏所成立的密教,因與漢地的唐密和日本的東密、台密,以及印度密教均有所區別,故被稱為藏密
西藏歷史上僧人入印求法或印度僧人入藏甚多,不煩枚舉。如十世紀初,藏人馬爾巴譯師入印度求法,向印度密宗上師那洛巴學得密法回藏,並廣為傳播,其學生中包括著名的密勒日巴等,後世對此一系的傳承稱為白教(噶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