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打坐、靜坐、冥想 它們之間究竟有何分別

2009-04-01 11:33 am
( 1 ):禪修、打坐、靜坐、冥想 它們之間究竟有何分別

( 2 ):在家中我都有閉上雙眼靜坐 但為何挺直背部 靜坐時總會無意識地彎腰駝背 及身驅左搖右擺

( 3 ):香港有否辦學團體,教導人們禪修、打坐、靜坐、冥想的課堂若然有 閣下給我一個電話及網址 多謝


( 4 ):入定和出定是什麼東西 入定和出定時 身體會產生什麼感覺

入定和出定時身體的生理及心理會產生什麼變化

回答 (3)

2009-04-01 8:04 pm
✔ 最佳答案
( 1 ):禪修、打坐、靜坐、冥想 它們之間究竟有何分別
禪修:主要以佛教修心方法為主,禪bhavana指心的培育,也指對境不動的心理狀態。禪也指佛家的四禪,初禪,二三四禪,指心專注的不同階段。禪修的修指修行或修心,在方法上分止禪及觀禪,姿勢上有行住坐臥四種,即是坐禪,坐禪內容則按各派各宗而不同,例如禪宗參話頭,南傳禪法有觀呼吸,四界分別觀,慈心觀等或慈心禪,或生活禪,則通南北傳。佛教禪修目的是放下貪瞋痴。
打坐,靜坐專指以坐為主要姿勢的禪修,只是名稱不同,而這兩個名詞在道家修心中亦會用上,就有分佛家靜坐或道家靜坐,以入靜為主,道家有道家的入靜方法,在佛家的入靜指的也是四禪。
冥想是西方或印度常用的名詞。其內容如何,我就不清楚,但主要都是令人心靜。
( 2 ):在家中我都有閉上雙眼靜坐 但為何挺直背部 靜坐時總會無意識地彎腰駝背 及身驅左搖右擺
靜坐的姿勢有四種,雙盤,將左腳放在右大腿上先,將右腳放在左大腿上,或左腳放在右大腿上先,右腳放在左大腿上。單盤就是將其中一隻腳放在另一大腿上。散盤就只是兩腳堯著。另一種是緬甸式的,其中一隻腳向後彎。這個姿勢在香港並不常用。
除了雙盤可以自然令靜坐時背部挺直外,其他姿勢都要用點力來挺直背部。身驅左搖右擺有兩種情況,一種只是心感覺身體搖擺,而非事實上的身體搖擺,另一種是有些人曾經練習道家氣功,這些人因氣動而令身體搖擺。兩種情況,在佛家的禪修上,都無須理會。但若你曾練習道家氣功,那就去請示自己的老師。

( 3 ):香港有否辦學團體,教導人們禪修、打坐、靜坐、冥想的課堂若然有 閣下給我一個電話及網址 多謝
可以去網上的溫暖人間看。
( 4 ):入定和出定是什麼東西 入定和出定時 身體會產生什麼感覺
入定和出定時身體的生理及心理會產生什麼變化
入定與出定是技巧用語。入定和出家時,身體的感覺因人而異,怎樣的變化,要你自己去試。
2015-10-26 3:26 am
﹝禪修﹞:禪。經驗智慧之結晶及心得。透過靜坐中再往上提昇。此是比較深層及優雅之名稱。
﹝打坐﹞:同上之意。名與意境略為不同。
﹝靜坐﹞:修心養氣。並非老參者之專立。於一切初學者。或想靜心者皆可行之。只是各人修法和心境不同。
包括是否是要修出離【三界】。或﹝明心見性﹞者皆可透過靜坐而進道上昇。
﹝冥想﹞:思惟教義。及功法或一切事物之過程。反覆作此思惟動作。以達專注與心靜。
另可透過氣流動之方向。或依身上任何一部份作為思惟。此區域比較危險。須小心「走火入魔」。

。§。心法門。§。
門主 覺行居士 張老師
想詢問 網路 上的網友們
您們是否有在修持修行呢。
介紹一門修學心法。玄功。
佛學。靈修。氣功之法門。
簡單易學。並可在家自修。
亦能兼顧到家庭。和事業。
且可靈通問事。及安神位。
靈療。除煞。和調磁場等。
所有教學及咨詢完全免費。
請您有空要上去參觀一下。
相信對於提昇身。心。靈。
之層次能有莫大的幫助。
請洽:新北市三重區力行路2段130巷7號4樓
0919252145 張老師
室內電話:(02):22808857
LINE:chang696969
http://blog.sina.com.tw/chang696969/
﹝請點上方網址才能進入﹞
若您覺得不錯可自修或請幫忙弘揚及轉傳﹝功德無量﹞
2009-04-11 3:52 am
( 1 )禪修、打坐、靜坐、冥想-----都是一樣。

( 2 )靜坐-----時總會無意識地彎腰駝背, 因為心散。
身驅左搖右擺, 因為內部氣血流通。

( 3 ) http://www.thranguhk.org/first_page.html
http://www.bya.org.hk/monthly/current/activities.htm
http://www.hkbuddhist.org/
辦學團體, 教導人們禪修, 打坐、靜坐、冥想

( 4 )入定----心入定; 出定----心出定;
入定和出定時, 身體會安靜, 心寧安靜。


收錄日期: 2021-04-19 17:38: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401000051KK001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