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鄭和

2009-03-31 10:18 pm
哥倫布的航程多遠?
鄭和的航程又多遠?

回答 (2)

2009-03-31 10:44 pm
✔ 最佳答案
哥倫布相信大地球形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 。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先後4次出海遠航(1492~1493, 1493~1496,1498~1500,1502~1504) 1493~1496,1498~1500,1502~1504) 。 開闢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 古巴 、 海 地 、 多米尼加 、 特立尼達等島。 在帕里亞灣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陸。 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認識了巴 拿马地峡 ; 發現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緯度吹東風, 較高緯度吹西風的風向變化。 證明了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
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27000人以上。約明朝軍隊5個衛,每個衛5000-5500人;從現在看到的《武職簿》,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當時西方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海的人數:分別在90-1500人之間;170多;265人。我這裡不是單純地談數量,而是說明一個科學道理,航海人數的多少,反映了一種實力,尤其是在古代社會,它需要各方面物質保障,很不容易。
每次出使都在200多艘。大船“寶船”數量都在40以上——60多之間,而西方航海時哥倫布3—17艘;達加馬4艘;麥哲倫5艘。
鄭和下西洋具有歷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到達南端的好望角,也就是說抵達了大西洋,涉及三大洋,為此前的中國航海史上所沒有,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居於領先地位。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要早83年和107年,在當時靠木船、僅憑藉自然的風力航行,克服海上種種困難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僅要有航海技術、造船技術、航海經驗,掌握海洋知識,而且也需要勇氣和探險精神。
鄭和下西洋,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劉家港集結,沿海南下,在福建長樂太平港停泊,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風,11—12月,季風來了,便穿過台灣海峽和南海,第一站到達佔城,再到東南亞各國,進入印度洋。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東,最遠到達古裏。它是古代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第四次開始到達西亞、東非地區。有學者對航線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為鄭和重要航線有56條,航線總長15000英里。 如開闢了古裏到溜山到東非索馬裏摩加迪沙(木骨都束)、卜喇瓦、肯尼亞的麻林地。並向南航行到比剌(莫桑比克港)、孫剌(今索法拉港)。分船隊進入了德拉戈阿港附近附近的南非風暴區,遠遠超過了季風航行的要求。鄭和下西洋的航線從航海發展史角度看,比較成熟,具有創新性的突破,為以後的航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 various
2009-04-01 6:01 am
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派遺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序幕。
寶船最大者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九桅十二帆,十六櫓至二十櫓,舵重4810公斤。

1957年5月在南京下關三叉河明寶船廠遺址發現巨型舵杆,鐵力木制成,全長11.07米。經測算這支舵的高度應在6.25米左右,可作為上述寶船大小記載的實物証明。
鄭和船隊有寶船六十二艘,滿載絲綢、瓷器、金銀、銅鐵、布匹等物從今江蘇太倉瀏河鎮(古稱劉家港)出發,
經福建--廣東到達占城(今越南中部)-爪哇-舊港(今蘇門答臘島東南部巨港)-南巫里(今蘇門答臘班達牙齊)-錫蘭(今斯里蘭卡)-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等地。
鄭和前三次下西洋到達的主要為今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及南亞的印度等國沿海地區。每到一個國家鄭和都以中國使者的身份登上海岸進行訪問,向他們頒賜錦綺紗羅、瓷器、金銀等禮品。
鄭和的船隊航行至暹羅(今泰國)曼谷灣時,曼谷海濱高大蒼翠的椰子樹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旭日升起,火紅的朝霞洒遍鄭和的龐大的船隊。鄭和在其助手的簇擁下走下舷梯。碼頭上人群熱情地向他致意。僧侶們向他膜拜。人群中來自中國福建、廣東的中國商人跪迎鄭和的光臨。鄭和向當地官員贈送禮品。



收錄日期: 2021-04-11 17:02: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31000051KK006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