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資料

2009-03-31 5:40 am
長江三峽有那三峽????????????????????
另外再要一些長江三峽資料(建造長江三峽問題)

回答 (1)

2009-03-31 5:43 am
✔ 最佳答案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




名稱
長度(km)
起止

瞿塘峽
8
從白帝城 (奉節) 到巫山

巫峽
45
從巫山 到官渡口 (巴東)

西陵峽
66
從秭歸 到南津關 (宜昌)

2009-03-30 21:44:21 補充:
名稱 :瞿塘峽
長度 : 8 km
從白帝城 (奉節) 到巫山

名稱 : 巫峽
長度 :45 km
從巫山 到官渡口 (巴東)

名稱 : 西陵峽
長度 :66 km
從秭歸 到南津關 (宜昌)

2009-03-30 21:44:54 補充:
另外再要一些長江三峽資料(建造長江三峽問題) :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是中國長江中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分佈在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並和其下游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

2009-03-30 21:45:20 補充:
從設想到開工
在長江三峽建造大壩的設想最早可追溯至中華民國的開創者孫中山先生,他在《建國方略》(1919年發表)一書中認為長江「自宜昌以上,入峽行」的這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利」(第二計劃第四部庚)。按此設想,1940年代中期,國民政府與美國墾務局簽約,準備利用美國資金建設水電站,並邀請該局總工程師、世界知名水利專家薩凡奇(John Lucian Savage)來華考察。薩凡奇在三度實地考察三峽地區後,寫出了《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認為三峽工程可行,並安排開展前期工作,但後因中國內戰,此事無果而終。

2009-03-30 21:45:37 補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長江上游頻發洪水,屢屢威脅武漢等長江中游城市的安全,因此三峽工程被重提。毛澤東1953年初視察三峽時曾說:「三峽水利樞紐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最後下決心確定修建及何時開始修建,要待各個重要方面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之後,才能作出決定。」又作「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水調歌頭·游泳》)的詞句表示出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並指定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督辦。

2009-03-30 21:45:44 補充:
在周恩來的主持下,開始了三峽工程的勘探、設計、論證工作,並邀請了蘇聯的水利專家參與。當時水利領域內支持工程上馬的林一山等人,和反對方黃萬里、李銳等人,爭論得非常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並考慮國力、技術和國內國際形勢等其他因素,毛澤東最終決定暫緩實施三峽工程,「積極準備,充分可靠」,先修建葛洲壩水電站,作為三峽水電站的實驗工程。

2009-03-30 21:45:50 補充:
葛洲壩水電站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區,1971年開工,「邊設計、邊準備、邊施工」,但不久後就因為施工品質實在不合格而停工。在多次修改設計和施工方案後,于1974年復工,1981年實現長江截流,1988年全部建成。電站為無調節能力的徑流式水電站,共安裝19台12.5萬千瓦和2台17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一度是中國最大的發電廠。

2009-03-30 21:45:56 補充: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政府重新將重點放到建設「四個現代化」的方向上來,並決心興建一批骨幹工程以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三峽工程於是被再次提上議事日程。1983年水利電力部提交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並着手進行前期準備。1984年國務院批准了這份可行性研究報告,但是在1985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以周培源、李銳等為首的許多政協委員表示了強烈反對。於是,從1986年到1988年,國務院又召集張光斗、陸佑楣等412位專業人士,分十四個專題對三峽工程進行全面重新論證,結論認為技術方面可行、經濟方面合理,「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更為有利」。

2009-03-30 21:46:01 補充:
不過這之後爭論非但沒有平息,各方反對的聲浪更大。1989年、建設表明反對意見的書《長江,長江, 三峽工程爭論》出版,但是同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中,民主運動被鎮壓,本書的作者戴晴也被逮捕,該書被禁。這之後,反對派的意見被徹底壓制。李鵬等國務院領導將工程議案提交給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繼1955年三門峽水電站之後第二件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工程建設議案。1992年4月3日該議案獲得通過,標志著三峽工程正式進入建設期。

2009-03-30 21:46:32 補充:
工程基本情況
三峽大壩的選址最初有南津關、太平溪、三斗坪等多個候選壩址。最終選定的三斗坪壩址,位於葛洲壩水電站上游38千米處,地勢開闊,地質條件為較堅硬的花崗岩,地震烈度小[1]。江中有一沙洲中堡島,將長江一分為二,左側為寬約900米的大江和江岸邊的小山罈子嶺,右側為寬約300米的後河,可為分期施工提供便利。

關於大壩的壩高,在籌劃中曾有低壩、中壩、高壩三種方案。1950年代,在蘇聯專家的影響下,各方多支持高壩方案。到了1980年代初,「短、平、快」的思路佔了主流,因而低壩方案非常流行。但是,出於為重慶改善航運條件的考慮,各方最終同意建設中壩。

2009-03-30 21:46:52 補充:
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它壩長2335米,底部寬115米,頂部寬40米,高度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大壩壩體可抵禦萬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達每秒鐘10萬立方米。整個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約1.34億立方米,混凝土澆築量約2800萬立方米,耗用鋼材59.3萬噸。水庫全長600餘千米,水面平均寬度1.1千米,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調洪庫容約220億立方米,調節能力為季調節型。

2009-03-30 21:47:02 補充:
三峽大壩設計成由多個功能模塊組成,從左至右(面向下游)依次為永久船閘、升船機、泄沙通道(臨時船閘)、左岸大壩及電站、泄洪壩段、右岸大壩及電站、山體地下電站等。大壩的永久船閘為雙線五級船閘,建於罈子嶺背對長江的一側,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

2009-03-30 21:47:09 補充:
三峽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共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還有2台5萬千瓦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遠遠超過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機組設備主要由德國伏伊特(VOITH)公司、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組成的VGS聯營體和法國阿爾斯通(ALSTOM)公司、瑞士ABB公司組成的ALSTOM聯營體提供。它們在簽訂供貨協議時,都已承諾將相關技術無償轉讓給中國國內的電機製造企業。三峽水電站的輸變電系統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建設和管理,預計共安裝15回50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連接至各區域電網。

2009-03-30 21:47:17 補充:
三峽工程在建設中全面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建設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以確保工程質量。為了實現競爭,還把主要建設項目拆成單項進行招標。三峽工程的業主是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設計單位和主要監理單位都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要施工單位有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安能建設總公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水電部隊)、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聯營體)、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聯營體)、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聯營體)等,這些企業曾經承擔了包括葛洲壩水電站、二灘水電站、引灤入津工程在內的許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設。

2009-03-30 21:47:29 補充:
三峽工程預測的靜態總投資大約為900億元人民幣(1993年5月末價格),其中工程投資500億元,移民安置400億元。預測動態總投資將可能達到2039億元,估計實際總投資約1800億元左右[2]。建設資金主要來自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及電費附加費。

2009-03-30 21:47:33 補充:
國務院1992年規定,全國人民每使用1千瓦時電能便需附加上交0.003元以投入三峽工程,此後這一數字又被多次調升,有的省份甚至達到0.0124元。1994年起,葛洲壩水電站的利潤也被直接轉為三峽建設資金。到2002年,以葛洲壩電廠為主體的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掌管葛洲壩和三峽的所有發電資產。該公司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其募集的資金和此後獲得的發電利潤也成為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此外,三峽總公司還發行了數期國內債券募集資金。

2009-03-30 21:47:53 補充:
動工直至建成
在全國人大通過興建議案後,1993年國務院設立了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為工程的最高決策機構,由國務院總理兼任委員會主任。此後,工程項目法人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成立,實行國家計劃單列,由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直接管理。1994年12月14日,各方在三峽壩址舉行了開工典禮,宣告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三峽工程的總體建設方案是「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工程共分三期進行,總計約需17年,目前已完成一期和二期,正在進行第三期,預計到2009年可全部完工。

2009-03-30 21:48:00 補充:
一期工程從1993年初開始,利用江中的中堡島,圍護住其右側後河,築起土石圍堰深挖基坑,並修建導流明渠。在此期間,大江繼續過流,同時在左側岸邊修建臨時船閘。1997年導流明渠正式通航,同年11月8日實現大江截流,標志著一期工程達到預定目標。

2009-03-30 21:48:06 補充:
二期工程從大江截流後的1998年開始,在大江河段澆築土石圍堰,開工建設泄洪壩段、左岸大壩、左岸電廠和永久船閘。在這一階段,水流通過導流明渠下泄,船舶可從導流明渠或者臨時船閘通過。到2002年中,左岸大壩上下游的圍堰先後被打破,三峽大壩開始正式擋水。2002年11月6日實現導流明渠截流,標志著三峽全線截流,江水只能通過泄洪壩段下泄。2003年6月1日起,三峽大壩開始下閘蓄水,到6月10日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閘開始通航。7月10日,第一台機組併網發電,到當年11月,首批4台機組全部併網發電,標志著三峽二期工程結束。

2009-03-30 21:48:17 補充:
三期工程在二期工程的導流明渠截流後就開始了,首先是搶修加高一期時在右岸修建的土石圍堰,並在其保護下修建右岸大壩、右岸電站和地下電站、電源電站,同時繼續安裝左岸電站,將臨時船閘改建為泄沙通道。預計整個工程將在2009年全部完工。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部分完工。最新預計將於2008年年底之前全部完工。

2009-03-30 21:48:21 補充:
截至2008年10月29日,三峽電廠累計發電量達到2700多億度,已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按每度電0.3元人民幣計,已經收回成本810億元。26台機組投產後,年發電量可達847億度,由此每年可減少煤耗4000-5000萬噸,少排放二氧化硫200萬噸、一氧化碳1萬噸和大量工業廢水,並收回成本250億元。

2009-03-30 21:48:49 補充:
因字數所限, 請往這website參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9%E5%B3%BD%E6%B0%B4%E9%9B%BB%E7%AB%99&variant=zh-hk


收錄日期: 2021-04-12 13:32: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30000051KK017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