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劉大櫆<<騾說>>的語譯!!!

2009-03-28 2:37 am
我想要劉大櫆<<騾說>>的語譯!
我想要劉大櫆<<騾說>>的語譯!!
我想要劉大櫆<<騾說>>的語譯!!!

回答 (2)

✔ 最佳答案
乘騎者皆賤騾而貴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謂賤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於其心,而堅不可拔者,世之所謂貴者也,然則馬賤而騾貴矣。
雖然,今夫軼之而不善,檟楚以威之而可以入之善者,非人耶?人豈賤於騾哉?然則騾之剛愎自用,而自以為不屈也久矣。嗚呼!此騾之所以賤於馬歟?

【注釋】



(1) 煦─溫暖、溫馴。
(2) 任其然而不然─放任它這樣,它卻偏不這樣。然,如此、這樣。
(3) 迫之以威─以威勢強迫它。
(4) 行止─一動一靜。
(5) 堅不可拔─堅毅不可動搖。拔,移易。
(6) 軼─通「逸」,放任、放縱。
(7) 檟楚─用來鞭打人畜的木棍。
(8) 入之善─使它向善變好。
(9) 剛愎自用─傲慢固執,自以為是。以騾言之,則是桀傲不馴。

【語譯】


騎乘牲口的人,都不太看重騾子,卻比較寶貴馬匹。

人類運用恩情來溫馴它,放任它這樣,它卻偏不這樣;用威勢迫它這樣,因此,它不得不如此,這就是世俗所謂低賤的動物。用恩情溫馴它,放任它這樣,它就這樣;用威勢脅迫它這樣,它就愈不這樣,動靜行止,完全隨心所欲,而且意志堅定,不可動搖,這是世俗所謂高貴的動物。如此說來,那麼應該是馬低賤而騾高貴了。

話雖這麼說,不過如今放縱騾子,它卻表現不佳;拿木棍鞭打它威嚇它,卻可以使它向善變好,這不就是人(要有刑罰,才肯從善)嗎?人難道比騾子低賤嗎?不過,長久以來騾子剛愎自用,桀傲不馴,不屈不撓,還自命不凡。唉!(就世俗看來,)這就是騾子比馬低賤的原因吧!



參考: 天之心
2009-03-28 3:23 pm
騾說
乘騎者皆賤騾而貴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謂賤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於其心,而堅不可拔者,世之所謂貴者也,然則馬賤而騾貴矣。
雖然,今夫軼之而不善,檟楚以威之而可以入之善者,非人耶?人豈賤於騾哉?然則騾之剛愎自用,而自以為不屈也久矣。嗚呼!此騾之所以賤於馬歟?


(1) 煦─溫暖、溫馴。
(2) 任其然而不然─放任它這樣,它卻偏不這樣。然,如此、這樣。
(3) 迫之以威─以威勢強迫它。
(4) 行止─一動一靜。
(5) 堅不可拔─堅毅不可動搖。拔,移易。
(6) 軼─通「逸」,放任、放縱。
(7) 檟楚─用來鞭打人畜的木棍。
(8) 入之善─使它向善變好。
(9) 剛愎自用─傲慢固執,自以為是。以騾言之,則是桀傲不馴。
【語譯】騎乘牲口的人,都不太看重騾子,卻比較寶貴馬匹。人類運用恩情來溫馴它,放任它這樣,它卻偏不這樣;用威勢迫它這樣,因此,它不得不如此,這就是世俗所謂低賤的動物。用恩情溫馴它,放任它這樣,它就這樣;用威勢脅迫它這樣,它就愈不這樣,動靜行止,完全隨心所欲,而且意志堅定,不可動搖,這是世俗所謂高貴的動物。如此說來,那麼應該是馬低賤而騾高貴了。話雖這麼說,不過如今放縱騾子,它卻表現不佳;拿木棍鞭打它威嚇它,卻可以使它向善變好,這不就是人(要有刑罰,才肯從善)嗎?人難道比騾子低賤嗎?不過,長久以來騾子剛愎自用,桀傲不馴,不屈不撓,還自命不凡。唉!(就世俗看來,)這就是騾子比馬低賤的原因吧!

【深究與鑑賞】許慎《說文解字》云:「騾,驢父馬母也。」《史記‧衛青列傳》所謂「非驢非馬」者,就是指騾子來說的。《蟫史》稱:「騾不生育,性剛,善走。視馬則小,視驢則大。北方人多取以駕車,力耐遠行而不困。」由此可見,騾子跟馬有血緣關係,比馬體形略小,性格剛烈,耐力極強,能負重致遠,這些特性在本篇中多有發揮。  這是一篇討論人才性格的小品文,以寓言的方式表現;作者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形象,亦呼之欲出。寓言的結構大抵分為明筆與暗筆,或明暗交寫,本篇屬於後者。表面看來,本篇在描述騾子的脾氣和性格,實際卻是影射作者桀傲不馴的脾氣和性格,擬人的手法,有神無?。劉大櫆《論文偶記稱》:「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顯出也,故即事以寓情。」本篇正是「即物明理」之作,是劉氏文論的實際反映。  在本篇中,主要談論騾子,為避免太直接、太呆板,故聯類而敘及馬。每段論述,都拿馬跟騾子作對照,如此行文,自然文采紛披,說服力極強。「事以互勘而愈明,人以並觀而益審」,馬與騾之賓主相互映襯,亦然。首段,開門見山提出「騾賤馬貴」的傳統觀點,騾馬並提,賤貴對比,以拓展以下兩段之論說。第二段,運用翻案手法,分別從個性的馴服,甘受奴役,去斷定馬的「賤」;從性情上「行止出於其心,而堅不可拔」,去抬舉騾子的高貴,這是創新出奇的社會價值觀,完全顛覆了「騾賤馬貴」的傳統觀點。這種經由翻案所得結論,也是運用對比映襯手法經營來的。論文偶記強調「文貴去陳言」、「文貴奇」、本篇翻案生新,別出心裁處,正符合劉氏論文的要求。本段前幅寫馬之「賤」,以突顯後幅敘寫騾之「貴」,前四句語法類似,而語意相反,運用類句方便作類比,為免單調,後幅句式乃添加兩句警策之語,於是變化參差,流暢自然。論文偶記強調「文貴變」:「一篇之中,段段變;一段之中,句句變」,此段可見。  第三段文勢逆轉,字面上仍然「馬騾」相映襯、作對照;但在文章脈絡已暗渡陳倉,雙關影射到作者性情,轉化到人才個性寓意方面去了。文學本是人學,寫物正所以寫人,於此益信。本段前幅,言馬之馴服,是御馬者「檟楚以威」造成的;影射政治的威勢、刑罰的威逼、造成人才的委屈服從;人才經過這樣的雕塑,已經扭曲變形,還能夠奔軼其能,揮灑其材嗎?一句「非人也?」詰問語氣,說得極含蓄,足以發人深醒。再一句「人豈賤於騾哉?」真是醍醐灌頂,有助人才之反思內省。本段後幅,特提騾子的個性缺陷:「剛愎自用,自以為不屈」,也是騾子與作者個性雙寫,隱含雙關,虛抑實揚,貶中有褒,騾子之形象,作者之性情,可謂躍然紙上。
作者一生,懷才不遇,故多憤世嫉俗諷世之作。本篇論人才個性,有其身世之感。與韓愈《馬說》之主題與筆法雖或相近,卻是另闢蹊徑,別出心裁之作。兩者不妨參看。


收錄日期: 2021-04-15 14:36: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27000051KK011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