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成語喔

2009-03-28 1:40 am
人約#昏呢 答對給20點

回答 (5)

2009-03-28 2:11 am
✔ 最佳答案
人約黃昏后,來自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歐陽修[北宋]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透!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吉水(今屬江西)人。他是北宋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與晏殊較接近,但也有不同處,如他有述懷、詠史、寫民情風俗之作,題材較晏殊詞廣泛。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有《歐陽文忠公集》。

譯文:
去年元宵之夜, 花市人真多。
夜晚如同白晝, 處處是燈火。
月亮爬上柳梢, 悄悄觀看著,
切切情人有約, 晚上在等我。
今年元宵之夜, 花市人仍多。
夜晚又同白晝, 處處燈更火。
月亮爬上柳梢, 瞧孤獨的我,
薄薄的春衫袖, 怎奈淚滂沱。

詞以靈光獨運的藝術構思,使今與昔、悲與歡互相交織、前後映照,從而巧妙地抒寫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上片追憶去年元夜的歡會。“花市燈如晝”,極寫元宵燈火輝煌。自唐代起,就有元夜張燈、觀燈的習俗,至宋而其風益盛。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記燈市景象雲“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可知,“花市燈如晝”乃狀其實況,略無誇飾。但描寫燈市不過是為了展示歡會的時空背景,因而一筆帶過,不多著力。“月上柳梢頭”二句含“賓”就“主”,再現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黃昏後”,交待主人公與其情侶相會的時間。“月上柳梢頭”,既是對“黃昏後”這一時間概念的形象示現,也是對男女主人公約會的環境的補充描繪──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樣富于詩情畫意!“人約”,點出男女主人公並非邂逅燈市,而是早有密約。這表明他們即便尚未私訂終身,至少也彼此傾心。值得稱道的是,作者沒有正面涉筆他們相會前的心馳神往,見面後的歡聲笑語以及分手後時的意亂情迷,而僅用一句“人約黃昏後”提示, 深得藝術三昧。 下片抒寫今年元夜重臨故地,不見伊人的感傷。“月與燈依舊”,說明景物與去年一般無二,照樣月光普照,華燈齊放。但風景無殊,人事全異。“不見去年人”二句情緒一落千丈:去年鶯儔燕侶,對訴衷腸,今年孤身支影, 徒憶前盟, 主人公怎能不撫今思昔,淚下如注。因何“不見”,一字不及,或話有難言之隱,或許故意留下懸念。全詞的藝術構思近似于唐人崔護的《遊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卻較崔詩更見語言的回環錯綜之美,也更具民歌風味。
2009-03-28 2:34 am
人約黃昏


出自: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語譯﹕

去年元宵的十五夜,花市的燈光照耀得如同白日,圓圓的月亮高掛在柳枝樹頭的天上,這個黃昏正是我與戀人相會的時候。今年的元宵十五,花市的燈光一如去年般照耀得燦爛,但是去年的戀人已不在身旁,懷想過去,不禁令人淚下如雨。
2009-03-28 1:48 am
這是 "人約黃昏"
2009-03-28 1:47 am
人約黃昏

釋義

語出宋˙歐陽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後用以比喻情人約會。元˙無名氏˙雲窗夢˙第二折:散了客賓,早
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則怕辜負了人約黃昏,不爭我半披夜月才歸院。
2009-03-28 1:46 am
人約黃昏

全文: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牛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不見去牛人,淚滿春衫袖。


收錄日期: 2021-04-27 12:10: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27000051KK0095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